天天看點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作者:自由亞曆克斯5l2t

為了友善您及時看到更多精彩内容,辛苦動動發财小手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本人所創作的文章,隻做今日頭條首發創作,未經本人允許私自搬運使用,定追究責任,感謝您的支援。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釋出,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文丨清河叙

編輯丨清河叙

引言

近幾年, 喜劇界可謂是人才輩出,各有其特點。遼甯民間藝術團的宋小寶,出生于肥沃的黑土地,潑辣幽默的藝術細胞深植于骨血,作妖耍寶,令人捧腹。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開心麻花團隊中的一衆演員們,故事精彩,内容深刻,通俗又不媚俗。在剛出現于人前的時候,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但喜劇演員是最容易被固定戲路的一類人,他們的特點也成為了束縛他們風格的繩索。直到賈冰的出現,讓人耳目一新。賈冰到底有多牛賈冰最紅的時候到底有多厲害?

三上春晚,獎項拿到手軟,和蔡明等喜劇大師同台演出。喜劇大咖程野曾經點名誇獎賈冰,稱他是大師級的喜劇演員。郭德綱也曾誇贊過,賈冰是可以開創一個新喜劇時代的獨幕喜劇演員。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就連網友們都評價:終于有一人能接趙本山的班了。

然而賈冰掀起的“喜劇風暴”卻并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歸于平靜,直到不久前,他才因為飾演電視劇《狂飙》中的徐江一角,而再度掀起了浪花。當初賈冰的獨幕喜劇熱度退卻之後,有網友說自己是高估了賈冰,什麼喜劇大王?什麼趙本山的接班人?都是名不副實的誇大其詞!

從全網稱贊落到群嘲的地步,賈冰到底做了什麼?其實這和他的“戲路”不無關系。

據說趙本山當年退出春晚,是因為自己準備的兩個獨幕喜劇劇本都沒能通過春晚導演的稽核。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據他所說,導演覺得獨幕喜劇不能隻是搞笑,要具有教育意義,要能引發人們的思考,讓他把劇本拿回去再改改。而趙本山則認為,觀衆們辛苦熬了一年,好容易全家湊在一起看個春晚,喝喝茶聊聊天,再哈哈笑着放松一下,誰願意在這種時候看到别人教育自己?再說獨幕喜劇這東西,本不就是要逗觀衆樂的嗎?搞得這麼複雜有什麼意思!

趙本山不認可“喜頭悲尾”的獨幕喜劇,也不能認可導演的理念,于是帶着自己的兩個劇本回了家,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春晚的舞台上。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對于這種教育形式的獨幕喜劇,不僅趙本山本人不喜歡,他的徒弟小沈陽對這樣的獨幕喜劇也十分排斥。小沈陽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說過,自己是一名喜劇演員,自己的職責就是把觀衆逗笑。他不喜歡,也不願意在獨幕喜劇結尾處制造一個淚點,讓觀衆本來笑的好好,又突然收住。是以決定放棄獨幕喜劇這條路,不再演了。

不知從哪裡吹出的風氣,如今的喜劇總喜歡在結尾處加上一些煽情内容。在博得觀衆笑臉的同時還想要拿走觀衆的眼淚,把衆人的情緒弄得像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的。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好的煽情喜劇也有,但更多還是虎頭蛇尾,不倫不類。

趙本山和小沈陽無法改變這種表演套路向着“喜頭悲尾”而去的大形勢,也不願随波逐流,隻能選擇退出,将喜劇的未來交給下一批人。

而賈冰正是瞅準了這個機會,在獨幕喜劇正青黃不接的時候,帶着自己的作品登上各大舞台。很快,憑借劇本的新穎立意,以及創新的表現形式,賈冰很快成為了喜劇舞台上新的寵兒。而他的表演風格,正是趙本山和小沈陽最讨厭,甚至因

其而不再表演的“喜頭悲尾”。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賈冰演過很多作品,大部分作品的結局都是以“煽情”收尾,可能在賈冰看來,隻有賺到了觀衆的眼淚,這個獨幕喜劇才是擁有内涵的獨幕喜劇,才是成功的獨幕喜劇。結果舞台上下出現了這樣一幕,台上的賈冰正包含感情的念着台詞,眼中滿含淚水,台下的觀衆看着賈冰的表演,眼角也掉了幾滴眼淚下來。這樣的現象才更像是獨幕喜劇,飽含了諷刺。

一開始大家覺得新奇,看着這樣的獨幕喜劇也會被其中的正能量所感動,認為具有教育意義的獨幕喜劇很有意義。在認可賈冰演技的同時,也對他的内涵有了一些欣賞。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但時間久了,總是在欣賞節目的同時受到賈冰的“教育”,觀衆的心裡也不禁出現了厭煩,這個人到底是來演獨幕喜劇的還是來說教的?我看這個獨幕喜劇到底是為了開心還是為了受教育?

如果賈冰在聽到觀衆的聲音後能夠轉換風格,改變表演方式,或許他的節目觀衆們還能繼續看下去,但賈冰并沒有。他的獨幕喜劇再也沒有了令人發笑的能力,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包袱,每一處伏筆,仿佛都成了最後“淚目”的鋪墊,以至于有網友諷刺,隻要看到賈冰出場,就知道要拿出紙巾準備掉眼淚了。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一成不變的套路導緻觀衆對賈冰産生了審美疲勞,但賈冰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風格已經不再吃香,甚至愈演愈烈,表演的時候越發誇張了起來。本來還在好好的說着詞,突然就大喊一聲,将觀衆們吓一大跳。再加上不合時宜,不管前後劇情是否能銜接上就冒出來的方言,令觀衆總沒有辦法沉浸到賈冰帶來的故事中。

如果是賈冰剛剛登上舞台的那段時間,觀衆們可能會拍手叫好。但在出演了多次節目之後,觀衆比他都清楚他會怎麼演了。這怎麼能獲得觀衆的好評呢?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成為“爛片之王”在賈冰的喜劇之路“走偏”之前,他的作品還是不錯的。《笑傲江湖》節目,就是賈冰爆火的第一站。但當時他的演技和劇本并沒有得到觀衆的青睐,很快就被淘汰出局。

但他并沒有放棄,重新振作,走向了《笑聲傳奇》的舞台。這一次,他不僅獲得了冠軍,還獲得了觀衆的喜愛。趁着這股熱度,賈冰又登上了《歡樂喜劇人》,并一舉成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和蔡明、潘長江在春晚中合作出演了獨幕喜劇《學車》。在兩名獨幕喜劇大咖的光芒照耀下,賈冰顯得毫不遜色,這部獨幕喜劇也成為了當年春晚的一大風景。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此時已經爆火的賈冰,選擇繼續在《歡樂喜劇人》中沉澱自己,向其他喜劇人學習喜劇表演。但這時他的作品風格已經向着“喜頭悲尾”走去。

有人猜測他是受到了春晚獨幕喜劇的影響,也有人猜測是他看到了春晚上“喜頭悲尾”的觀衆反向更好一些。

賈冰的作品越來越傾向群衆,越來越傾向于描寫生活中的“小人物”。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将衆人的目光從大事、明星身上轉向了生活,關注生活中的“大多數”。

但時間久了,好像沒什麼可寫了一樣,賈冰的作品越來越沒有内涵,越來越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賈冰的失利:好牌打稀爛,他為何不再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