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作者:新湖南

新湖南用戶端通訊員:“湘江北去”見習營 尹詩 陳諾凡 劉瑞 任卓迪 陳彥彤

指導老師:朱玉文 龍強

八月的天鵝山郁郁蔥蔥,一條平坦秀美的旅遊公路起于湘陰縣金龍鎮人民政府,止于該鎮天鵝社群,首尾與G240相連。道路中間的紅黃藍三色線遠遠望去,似是彩虹,如夢如幻。

“我是第一次來天鵝山,騎行下來果然很爽,山上美景數不勝數。”騎行愛好者曹先生談起腳下的公路贊不絕口。然而,這樣一條讓來往遊客步履輕快、流連忘返的道路,早些年前卻因其崎岖狹窄,成為阻擋當地群眾邁向幸福生活的絆腳石。

8月29日,“湘江北去”見習營的同學們來到天鵝山旅遊公路探訪周邊村戶,感受民生之變。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八月的天鵝山旅遊公路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遊客曹先生在向記者分享山頂美景

齊心

夏波湧回鄉擔任鵝形村書記已經2年了,說起剛擔任書記時村裡的情況,夏波湧有些無奈。

“鵝形村作為之前全縣28個貧困村之一,别說進賬盈利,還欠着200餘萬的外債。”

發展家鄉經濟的大山壓在這位退伍老兵的身上,日複一日困擾着夏波湧。 “要是沒有這條路,山上山下的發展起碼要相差十年。”

山中村的發展之路在哪裡?怎麼吸引外來務勞工員回來建設家鄉?兩個臨近的村落為什麼不能相通?

夏波湧暗暗下了決心。“要想富,先修路!路一刻沒修好,發展就一刻不會前進。”

2021年,湘陰縣委縣政府開始大力推進天鵝山旅遊公路項目。項目一經通過,夏波湧立馬沖在了協助建設的第一線,以實際行動響應政策支援。

群衆不了解怎麼辦?鎮村幹部多次上門,協調修路事宜。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村裡的百姓紛紛轉變自己對于修路的态度,堵路的蠻橫變成了招待的熱情。炎熱的夏季,當地村民還為勞工們送上了自家的茶水和瓜果。

看着幹部們為了腳下的土地晝夜奔波,村民夏衛華也回鄉加入到這條公路的修建過程中。對于他來說,出門在外,是老闆,是商人。但回家,自己隻是一個老百姓,希望自己家鄉好的老百姓。

“賺再多的錢,外面再多的房子,也隻有家鄉這個才算家”。夏衛華輕歎一口氣,“原來回家走山路,兩年就得換四個輪胎”。現在村裡修路,政府支援力度大,村書記全力配合,夏衛華自然也是積極響應。

因為害怕公路是豆腐渣工程,原本就從事建築行業的夏衛華積極參與施工,與施工隊一道挑選材料,成了施工隊裡的“義務工”。“這不僅是我要走的路,更是子子孫孫要走的路,做就得做好”,夏衛華這樣說。

天鵝山旅遊公路的修建終于在各方努力下順利進行。2021年、2022年,湘陰縣還分兩次對其進行提質改造。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村民夏衛華在向記者講述建設天鵝山旅行公路的故事

安心

“現在路邊都有路燈,這放之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夏家山上的夏爺爺對着公路感歎。從前路還沒修好,山上隻有零星幾段水泥路,更多是崎岖不平的泥巴路。一到晚上别說出行了,黑燈瞎火的環境使左鄰右舍交流都成了難題。

村裡老人下山去購買農藥化肥,靠腳力走,往返至少需兩個小時。現在路修到了家門口,上山下山都能省去一大半的時間,也不用再自己挑着扁擔出行,拖拉機就能從山下把需要的東西送上山。更加重要的是,對于在縣城上學的孩子來說,往返學校更讓人安心。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夏爺爺向記者講述天鵝山旅行公路修建好之後生活的便利

通車之後道路最窄的地方五米寬,最寬能有十餘米,靠山崖一側都安裝了護欄。前些年屢屢發生的車輛側翻事故,在道路加寬之後大幅減少。

阻隔在原華光村與鵝形村之間的消防通道不再作為森林防火的最後防線,僅供消防車輛在非常時刻使用,而是成為了天鵝山AB環型路的一部分,道路的寬度足以同時支援居民正常出行和消防安全功用。

居民安心,遊客亦安心。

前來遊玩的劉女士(化名)對此很有發言權,“過去也來過,山上風景是好,但是路不好開,上山下山都比較危險。”類似想法一次又一次勸退了山下觀望的人們,天鵝山美景被束縛在高山之上。

如今的天鵝山旅遊公路寬敞舒适,風景秀麗,安全保障系數高,吸引遊客衆多。劉女士幾乎每周都會和家人來天鵝山旅遊公路放松。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遊客劉女士(化名)分享天鵝山遊玩經曆

信心

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都是天鵝山旅遊公路的旅遊旺季。

2022年前後,“老屋場土菜館”火熱開店了,店主楊威和周圍鄰居一樣,借着旅遊公路的開發,做起了農家樂的生意。

原本一直從事養殖行業的楊威沒有相關經驗,就依靠政府的業務指導、無息貸款等多重幫助,将自家的兩層小樓農家樂經營得有聲有色。

樓下是餐飲,窗外是荷塘流水,從二樓正在打造的茶室向下望去,草木青翠,曲徑通幽,美景意趣盡收眼底。

公路通車後,農家樂的發展風生水起,其所經營的養豬場運輸成本也大大降低,楊威從經濟困難狀态一躍成為村裡的緻富帶頭人。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緻富帶頭人楊威接受記者采訪

夏衛華也成了旅遊公路的受益者。他将老屋改造成民宿,入住率達90%以上,年收入20餘萬元,目前正籌劃第二家古風式民宿,預計元旦前投入使用。

建築、養殖、旅遊,夏衛華依靠公路三手齊抓。對于從前的經營情況,夏衛華搖頭,“原本上山下山運輸成本高昂,一次運輸的木頭都抵不了運費和工資”。而如今,大貨車也能上山運輸,對于豬這樣的牲口,單次運輸量從原來的40頭升至80頭左右。

山上發展勢頭銳不可擋,銷售的路子村民們也走得越來越順。

在天鵝山的半山腰上,今年8月開設了鵝形山土特産展銷中心,“黃金筍”等更多的鵝形山美食從這裡走出湘陰,銷往全國。如果說外出務工曾是很多鵝形村村民不得已的選擇,那麼如今天鵝山旅遊公路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村民有了留在家鄉,建設家鄉的機會。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展銷中心楊女士接受記者采訪

11.75公裡的公路,九轉回旋,盤雲而上。每至清晨,升起的不隻是太陽,還有鵝形村家家戶戶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

如今,天鵝山旅遊公路沿線已打造景點10餘個、農家樂42家,民宿8家、觀景台1個,帶動周邊152名群衆增收緻富,切實修築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民生之路。

青春合夥人丨湘江北去⑦:道路之上“心”相連

天鵝山旅遊公路部分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