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如何支撐中國工業的騰飛?

作者:孤舟小蟲

20世紀80年代,整個中國都在發生着巨變。

經過近30年的工業化建設,計劃經濟的優缺點已經暴露在了中國人民面前。

計劃經濟的優點是能夠快速的集中全國力量,将中國從一窮二白的境地上解救出來。

缺點就是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因為時代和技術,體制的影響隻能集中在城市。

農村如何支撐中國工業的騰飛?

擁有巨大的資源和人口的農村并沒有在工業化中吃到發展的紅利。相反,因為當時中國面臨着美蘇兩大強國的圍攻,中國重點發展當時并不能帶來經濟收益,給人民生活帶來改善的重工業,軍事工業。

這是,當時中國面臨巨大威脅時的必然結果。

後來随着中美關系的緩和,中國終于擺脫了被美蘇兩國同時敵對的困境。

1972年2月5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準許國家計委《關于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裝置的報告》。随後,國家計委進一步提出從國外進口43億美元成套工業裝置和單機的引進方案。

這套裝置于1975年建成,并于1976年正式投産。

這個情況标志着國家已經以應付戰争為主轉變為解決人民生活為主了。與這個情況相符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972年小平同志傳回北京,開始主導經濟工作。

在當時中國的廣大農村中已經出現了社隊企業(後改名為鄉鎮企業)。

農村如何支撐中國工業的騰飛?

鄉鎮企業出現時間比大多數人認為的80年代早的多。

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勝利實作後,大陸呈現出經濟繁榮、人們生活有所改善的良好局面。

但是,由于副業和多種經營發展緩慢,雖然糧食連年增産,農民的收入卻增長緩慢。

在此之後開展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辦鋼鐵的運動中,許多人民公社又組織了數千萬農民投入了小型煉鐵、小礦山、小煤窯、小農機修造、小水泥、食品加工、交通運輸等企業。

同時,把原來農業合作社已建立的許多副業小廠都無償地轉為公社工業。

但是,在當時因為國内外的種種壓力,鄉鎮企業并沒有獲得大的發展。當時,鄉鎮企業的從業人事隻占農業人口的9%。

随着中國國内外形勢的明顯好轉。尤其是在1983年中國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促進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雖然,1983年人民公社被取消了,但是,在幾十年的建設過程中,農民被組織了起來。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由于中央執行嚴格的城鄉二進制政策。農民不允許随意進入城市。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

一個又一個鄉鎮企業,在中國的廣大農村上誕生了。

鄉鎮企業沒有依靠中央提供大量資金,在當時給并不富裕的中國,節省了一大筆資金。

這些企業大到數百人,小則幾個人,固定資産多數不過幾萬元或幾十萬元,這些資金是新中國農村幾十年的微薄積累。

有的企業雖然沒有資金,但是依賴自己公社的資源和人力資源也開始了大發展。

在改革開放之後,這些鄉鎮企業大舉進攻,以低廉的價格、品質欠佳的産品快速占領了消費品的部分市場佔有率。

農村如何支撐中國工業的騰飛?

在當時鄉鎮企業沒有人才,他們就去城裡請國企退休的人才。沒有裝置,他們就去城裡找一些國企淘汰的二手裝置。

雖然鄉鎮企業素質低,裝備差,資金弱,人數少,更缺乏銀行貸款的“空軍支援”,但是,那些企業卻以螞蟻行軍的姿态。一步步的占據了市場佔有率。

在市場需求旺盛的建材、冶金、釀酒、服裝、紡織、化工等行業全面開花,逐漸形成了中國經濟闆塊中不可忽視的一大力量。

在1980—1996%年的大約16年中,農村工業化創造了規模驚人的1.3億個工作機會,占到農業就業的1/3,農業富餘勞動力的一半,實作出口6008億元,總産值高達1.8萬億元!

在1980~1988年間,全國輕工業産品市場供給能力增加的份額中,鄉鎮企業的貢獻占32%,1988年主要消費品産量中,鄉鎮企業提供的電風扇占全國的45.5%,絲織品占68.7%,尼絨占52.1%。

到1997年,鄉鎮企業繳納稅金占全國财政總收入的17.7%,占全國地方财政收入的35.8%。

除了對财政收入的貢獻外,鄉鎮企業也承擔反哺農村的作用。尤其是在當時農業稅還在,農村的福利建設幾乎沒有建立。這種,反哺的方式對于日益幹涸的農村,無異于久旱逢甘霖。

在農村工業化的高速發展階段,農民收入中約1/3來源于鄉鎮企業。在這個階段中,農民收入幾乎每5年翻一番,對國内生産總值的貢獻度最高曾超過50%,一度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農村如何支撐中國工業的騰飛?

可以說,從20世紀80年代初直到90年代中期,農村工業化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推動力量,農村的富裕和新增購買力,為城市經濟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以家用電器和日用消費品為中心,爆發了一場持續10餘年的消費革命。

農村工業化的順利推進,加大了農民的儲蓄。當農民用這些儲蓄和城市的工業品進行交換時。中國的經濟被盤活了。

這種前所未有的工業化現象,是改革開放的上司人和外國的觀察者們都沒有想到的。

這就像是一個輪回。幾十年前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依靠農村而取得的。這也是幾乎所有人都沒預料到的。因為。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以農民為主的農業國家,如果沒有農民的支援,中國革命根本就不可能勝利。

在20世紀80年代,農民又一次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将中國推向了工業建設的高潮。

農村的工業化是一個恒久的問題。因為如果工業化所帶來的利潤不觸及到農民,中國的底層面貌就不會發生改善。就一定會産生貧富差距,農村人口外流,留守兒童等一系列問題。

但是随着社會的發展鄉鎮企業在改革開放前期的優勢己經失去。曾經靈活機動的鄉鎮企業,在中國已經失去了回旋的餘地。

因為當時的鄉鎮企業大部分從事的是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利潤薄,門檻低。當中國的城市工業化程序日益加快,同時鄉鎮企業就無法避免的陷入惡性競争中。

尤其是1998年亞州金融危機過後。中國的外貿發生了嚴重的生産過剩危機。大量的鄉鎮企業沒有渡過這個難關。

随着鄉鎮企業的沒落。曾經為中國經濟提供巨大儲蓄的農民團體開始萎縮。使得當中國的消費市場開始快速冷卻,企業利潤出現萎縮。商品交易的疲軟,導緻了貨币供應的疲軟。

歸根結底,中國當時的工業是太過于依靠外部。而中國的商品在國外市場上又沒有競争力。隻依賴殘酷的内卷,最後傷害的隻能是本國人民自己。

但是,實際上當時陷入危機的,豈止是隻是鄉鎮企業。整個中國都陷入了通縮的危機之中。

社會的勞動生産率無法進一步提高。使得中國人民的消費水準停滞甚至降低。從1997年10月起,中國零售物價總指數開始了連續27個月的下降,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從1998年3月起持續下降22個月。

撐着中國工業化行走的鄉鎮企業已經後勁不足了。中國迫切的要找到另一個能夠幫助中國實作第二次騰飛的契機。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終于給中國帶來了這個契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