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作者:道爾頓筆記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文 | 道爾頓筆記

編輯 | 道爾頓筆記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未來叙事的想象

現代性時間使我們對更美好的世界的那種向往具體化一一這個世界或許能夠在未來到達。于是我們在對未來的渴望中,阻織過去、現在的紀念。

一些叙事形式要優于其他形式。

一方面,美國科幻電影對未來叙事的想象所反映的末世恐慌叙事主題中,創作者是如何通過機器人與人關系的沖突處理推動文化隐喻和科技倫理的自覺表達?

另一方面,創作者又是如何通過機器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關系,反映救贖與彌補、激勵與互助的主題,使科幻電影叙事達到烏托邦效果的?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美好的烏托邦

柏拉圖的《理想國》、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為我們勾畫出了理想化的未來世界藍圖,表現出人類探求未來的好奇心與對未來世界樂觀美好的幻想。

在這樣一個烏托邦的美好未來中,社會趨于完善,政治和科技設施健全,世界不再有混亂、戰争和饑餓,人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自由與民主得到尊重。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這類機器人電影往往展現一個未來時空,營造出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背景與環境,機器人成為社會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作為人類的奴隸或夥伴與人和諧共處,進而打造出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

烏托邦為觀衆展現了一個完美的世界,但在完美世界下卻暗藏危機。

這類電影關于未來叙事的想象遵循了電影美學傳統:即由平衡到平衡被打破最後回歸平衡的模式。

但不管怎樣都是以機器人作為為導火線,推動叙事情節的展開。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同時人機也保持着互助關系,最終使整個世界重回相對美好的烏托邦,表現出創作者希望人類與機器人能夠通過救贖與彌補達到激勵與互助的美好願望。

恐慌的末日

科幻電影用逼真形象的末日恐慌想象為人類敲響了警鐘,過度的開發,濫用生物實驗和化學實驗,帶來了世界的危機。

比如資源枯竭、環境破壞、專制統治、精神迷失、互相殘殺等,正如英國實體學家霍金看來所說地球上的人類文明遲早會毀于氣候變化、核災難或緻命病菌,随着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尤其是軍事技術的突飛猛進,現代人正積累着越來越強大的自我毀滅力量。在美國科幻電影中,受到美國文化生存語境的轉變,使得展現末世恐慌的主題比比皆是。

除上述幾種原因導緻的世界末日外,表現在機器人形象的電影中,則是通過人機沖突展現的核心對立,科技的過度濫用所導緻的人類滅亡或逃離等叙事模式來表達末日的恐慌這一主題。

大體上,這類反映末世的恐慌,在人機對立中又通過機器人來展現人性的叙事模式。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不僅展現了創作者的對人機的沖突心理,也展現了影片所表達的生态史觀,人類被制造的機器所滅亡,到頭來又被機器所拯敦,在循環往複中回到地球最初的原點,而一抹綠色象征着人性新的複蘇。

在與機器人統治的鬥争中,必然也會出現一個不同于統治階級的機器人,推動整個叙事的發展,發揮着協助或直接成為救世主拯救人類世界的作用。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綜上,在表達末日的恐慌主題中,總是突出的展現了人機關系的二進制對立或此消彼長,往往是未來人類或因為各種原因導緻世界末日。

在與自己制造的機器鬥争中最終獲勝的主線,機器人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着統治者或者幫助者的角色推動承接叙事的發展,傳達了末日中殘存的人性和人類文明的生生不息。

科技迷思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科學技術也是如此,一方面極大的友善了人類的生活,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重視科技發展背後所帶來的人類異化。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以及科技過度濫用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盡管電影的誕生就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幾乎件随着工業革命的産生而發展。随着曆史的前進,現實生活中的人開始逐漸依賴智能化的機器。

由此造成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人的功能性喪失、因大量使用自動化機器人緻人失業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給人帶來一種對未來擔憂。

那麼,科技的進步,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利還是無利呢?

正如科幻電影中作為高科技産物的機器人,通過機器人形象給人帶來的便利或威脅的兩種想象,呈現出了“唯技術化”和“技術反思”兩種觀點。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術化”的發展

早在默片時代,美國對大機器、大工業、新技術的崇拜就在電影中展現了出來,随着科幻電影的發展更是展現的淋漓盡緻。

科技與人性始終存在一種互相制約的關系:科技提供的物質基礎決定着人性的發展,更決定若人對自己所生存世界的了解,人類可以通過科技來創造一個完美機器人抵制人類文明,甚至從根本上推翻所創造的現實世界。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科幻電影中創造的世界,把這種“唯技術化”所創造的人類社會通過影像表達出來,但卻對技術極端崇拜下的人類情感做出了諷刺。

如《人工智能》中展現的未來世界,不僅有各種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源浮的汽車、能把患病的人冷凍起來等待醫療技術的更新。

這些技術的進步,無一不在改變着人類社會的生活,但在技術極端發展的背後卻展現了人類人性的缺失,人類母親可以為了自己兒子安全考慮而抛棄機器人小孩大衛,大衛卻由始至終都對愛進行着執着的追尋。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同樣在“唯技術化”的觀點下,代表人性的機器人形象,它不僅是人類理想的化身,而且還被創作者賦予了人性所有的美好。

在叙事過程中拯救并幫助人類最終戰勝自我與邪惡。

如《超能查派》中的查派原本是一個維護治安的機器人警察,在被壞人襲擊後身受重傷成為了有缺陷的機器人,卻被安上了具有人工智能的程式,擁有人類的思維和情感。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在同人類的接觸和沖突過程中實作了自我的成長,在影片結局人類意識被全部上傳到查派的系統中,使得技術成為了拯救人類的唯一法寶。

該片通過查派這類比人更具有人性的機器人形象對比放大了人性的自私、狂妄、貪婪的弱點,展現了“唯技術化”極端發展下,人類對科技的極端崇拜導緻人性的缺失,而機器人則成為了展現人性的完美形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最初的科學隻是一種極少數人為滿足好奇心以及特殊興趣的社會精神活動。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是人類衆多認知類型、思想形态和思考方式當中的一種而已它并不比其它的認知類型、思想形态和思考方式高明,在科學的發展的早期,其更傾向于一種屬于少數人的思辨樂趣和審美欣賞。

然而,從工業革命開始,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其進步不再是屬于少數人的樂趣及審美需要。随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被視為人類的最高智慧,逐漸被制度化了。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而現在,科技在西方世界中已經被宗教化,神聖化了。也就是西方世界信奉的“科技至上”和“科技崇拜”理念。但是這一理念太過極端,終究是批判性的。

電影将這種批判性直覺的展現出來,通過機器人與人類形象的對比,機器人比人類還更加具有人性的反諷,展現出電影對科技極端發展造成人性喪失的批判。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技術反思”下的生态批評

與“唯技術化”極端發展下的“科技至上”和“科技崇拜”理念相反,從技術發展反思的視阙下産生的生态批評開始對科技、工業等對環境造成的破壞進行反思與批評。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現代化浪潮的助推,人口的大量增長,人類的過分欲望等,使大自然不堪重負,日益嚴峻的生存環境、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使人類的生存前景不明。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人類也開始審視與反思自己與環境的關系,并由此産生了批評現代文明的生态批判。

機器人作為現代文明的産物,便成為了生态批判視角下反思與批判人類行為造成環境破壞的表現對象。

在機器人電影中,把人工智能的颠覆與作為工具的機器人理性反思也歸為生态批評的次元,在這一次元影響下的電影主題,往往透過影片向觀衆呈現一個由人類創造的技術所造成的生态環境的惡化,人類文明受到嚴重破壞的未來圖景。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通過由人類技術所創造的機器人擔任人類的“救世主”來展開叙事。一方面,人類生存的地球家園在科技(機器)的颠覆下變得幹百孔。

另外一方面,又是科技所創造的代表人性的機器人拯救了人類,這一悖論的展現正如一把批判的雙刃劍,表現出創作者對技術反思下的生态批評。

《機器人瓦力》中所展現的2805年地球環境:黃沙彌漫的空氣、堆成山丘的破銅爛鐵、比廢棄的摩天大樓還要高聳的垃圾山,人類曾經的交通工具、道路到處鏽迹斑斑,充滿着末世之感。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這段關于地球生态環境的現狀,放在影片的開頭,随着鏡頭的移動向觀衆進行全景展現,呈現出末世之感,随後批判性展現了抛棄地球的人類在宇宙飛船上的生活,過度依賴機器,衣食住行全靠機器照顧,進而導緻身體的肥胖不能自理。

在這一對比中,唯一留下來的象征着人性的機器人瓦力反而成為了人類文明的救世主,他和夫妻伊娃共同打敗了企圖控制人類的人工智能系統。

保護好生命得以重新在地球延續的綠葉,帶領被科技控制的人類重返地球。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無論是“唯技術化”還是“技術反思”兩種觀點,都同樣塑造了這一類象征人性的機器人形象背後反映的文化内涵,如同救世主一樣,對技術帶來的進步與危害代表人類進行自我救贖。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而機器人則代表若科技進步發展的産物,一方面可以社會、經濟、生活上給人帶來極大的便利。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科技發展的背後是以人和自然為代價的,不僅對人類生存環境産生威脅,而且對人的生存都會産生災難性的破壞。

如果人類無力承擔科技進步産生的後果,而需要依靠自己創造的機器人來拯救,最終導緻人的主體性地位缺失,這将會是多麼諷刺的一刻,這也正是這兩種觀點下産生的機器人形象給人帶來的思考。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參考文獻:

美國科幻電影中,機器人形象蘊含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