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作者:無風卻起念V

#暑期創作大賽#

自新中國成立後,大陸将國内民族劃分為56個,除了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漢族外,其他民族都稱為少數民族,而“漢族”這個稱呼,實際上是從漢朝開始的。漢朝建立之後,漢族的稱呼沿用了2000多年。那麼,在漢朝之前,我們的祖先是如何自稱的呢?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答案是:華夏。這兩個字,不僅充滿了曆史的沉澱,更蘊含着一種超級霸氣的自信。在漢朝之前的夏、商、周三個大時代,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們自稱為“華夏”。

“華夏”這個稱呼,最早被記載于《尚書》中,其中描述了“華夏蠻夷,罔不率俾”,意味着無論是中原的華夏民族還是四方的蠻夷之族,都要效忠于周朝的天子。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已經出現了所謂的“華夷之辯”,也有了相對明确的“華夏族”的概念。那麼,“華夏”這一稱呼的起源又是怎樣的呢?據傳,夏朝的建立者禹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是以,當時的夏朝人形成了一個模糊的“夏族”概念,也被稱為“華族”或“華夏族”。從字源上來看,《說文解字》中提到,“華”字最初的意思是“花”。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在甲骨文時期,“華”字形似一株盛開的花朵,後來逐漸演變簡化為“華”。花,通常都是生機勃勃、璀璨奪目的,古人認為花是樹的精華,是以“華”也有了代表光輝、精華的意思。

“夏”字的原意,是指“雄壯英武的人”,其甲骨文形态是一個張開雙手,看起來十分神勇的人物形象。是以,“華夏”二字連起來的意思,便是“光輝而偉大的人”。孔子曾認為“夏”和“華”是同義詞,兩者可以互換使用。是以,中原地區被稱為“中華”或“中夏”。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中原地區既稱“中華”,也稱“中夏”,到了春秋時期,直接合并為“華夏”,成為中原民族的統一自稱。這兩個字一語雙關,既代表光明磊落,也顯示出強大的民族自信。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到了春秋時代,這兩個字甚至被直接合并,統稱為“華夏”。回顧曆史,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漢族”的稱呼已經沿用了兩千多年,但在此之前,我們的祖先已經有了自己驕傲的稱呼——華夏。

漢朝之後,這個民族集團正式被稱為“漢族”,其源流可追溯到古代華夏。“華夏”兩字承載的文化基因,融入漢族血脈,成為漢族的根與魂。如今,“華夏”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同義詞和别稱,引領着海内外子孫守望同一精神家園。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

“華夏”這兩個字,不僅代表了一個民族,更代表了一個文明、一個曆史、一個傳統。在今天,當我們提及“華夏”,不僅僅是在回憶曆史,更是在為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曆史感到驕傲。

漢朝之後才叫“漢族”,之前叫什麼?隻有2個字,聽起來非常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