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撰文 / 梁衛平

編輯 / 孟 為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Bloomberg;作者/Tom Randall;題圖/Nic Coury

S形曲線是一種經濟學術語,用來描述某種現象在起初時增長緩慢,然後逐漸加速增長,最後趨于平緩的過程,整個過程就像字母“S”形的曲線。S形曲線通常用于分析市場、産品銷售、企業發展等領域。

說服所有人都采用一項新技術,一開始的确會很艱難。

1955年家用微波爐在西歐誕生,經過二十年的冷淡銷售,美國僅十分之一的家庭擁有這個烹饪竈具。但到了1980年代,微波爐幾乎普及到了每家每戶的廚房,速度比用微波爐加熱食物還快。

根據Bloomberg Green對全球電動汽車采用率的分析,S形曲線的快速增長部分正在電動汽車行業發生。2022年首次完成這項分析時,有19個國家超過了電動汽車的門檻值:5%的新車銷量由純電動汽車驅動。當技術偏好迅速轉變時,這一臨界點标志着大規模普及電動汽車的開始。2023年,又有5個國家實作了這一飛躍。

這些早期采用者的發展軌迹表明,電動汽車的銷量如何在短短四年内從占新車的5%激增到25%。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為什麼5%如此重要?

大多數成功的新技術,電視、手機、LED 燈泡等都遵循一條S型的采用曲線規律。在早期采用階段,銷量緩慢增長,一旦成為主流,銷量就會迅速增長。

就純電動汽車市場而言,5%似乎是一個拐點。達到這一水準所需的時間因國家而異,但隻要有少數國家解決了汽車成本、充電供應和駕駛者懷疑等普遍難題,客戶很快就會跟上來購買電動汽車。

23個國家的電動汽車市場佔有率已達到5%的關鍵臨界點,一切将會改變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财經;彭博資訊;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挪威公路聯合會;紐西蘭交通部

跨越臨界點的國家電動汽車采用率增長很快,一季度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5%。

在美國,電動汽車的臨界點直到2021年底才到來,這對于一個消費能力如此強大的國家來說相對較晚。這種延遲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美國人花在汽車上的時間比其他任何國家的人都要多,消費者需要更長的續航裡程。另一方面,皮卡和大型SUV占美國市場的一半以上,由于需要大量電池,是以電動化程序也很緩慢。

如今,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正在快速增長。2023年第二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2%,但還沒有走上其他國家的爆炸式增長軌迹。随着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準備推出皮卡Cybertruck,其他最具标志性的美國品牌都在推出大型電動汽車,比如雪佛蘭Blazer和Silverado、福特Explorer和F-150、吉普Wrangler和Ram 1500等,美國電動汽車的爆炸式增長沒有出現的情況可能會改變。大型電動汽車采用者越來越多。

各國電動汽車在新車銷量中所占的份額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資料來源:BloombergNEF, BI, ACEA, CATARC, OFV, Experian,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Transport

注:匈牙利的市場佔有率在上一季度達到6.2%,第二季度有所下降

意大利在2021年的兩個反常季度中,電動汽車銷量超過了5%,之後在2022年和2023年又回到了臨界點以下。在獲得更多資料之前,已将其從臨界點清單中移除。

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汽車過渡是否不可避免?

到目前為止,全球90%的電動汽車銷量來自美國、中國和歐洲。這意味着占全球汽車銷量約三分之一的國家尚未達到臨界點。在人口最多的20個國家中,僅有4個國家實作了轉折。即使需求圈繼續擴大,采礦者能否跟上關鍵電池材料的步伐也是個未知數。

不過,内燃機汽車的全球銷量在2017年達到頂峰,汽車銷量的淨增長目前完全由電動汽車驅動。彭博新能源财經(BloombergNEF)預測,這一趨勢将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汽油動力汽車成為博物館裡的奇珍異寶,無論這還需要五年還是十年。

評估電動汽車臨界點國家,追蹤過去12個月純電動汽車銷量和市場佔有率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财經;彭博資訊;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挪威公路聯合會;紐西蘭交通部

注:臨界點為第一季度純電動汽車份額超過5%,而銷量和份額百分比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12個月。不包括挪威:9.75年,81%的電動汽車市場佔有率,14萬輛銷量

在美國,拜登政府要求到2030年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占新車的一半,2021年《兩黨基礎設施法》和2022年《通脹削減法》将數千億的公共和私人資金投入到從高速公路充電網絡到電池回收廠等各個方面。

印度是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汽車市場,它的轉折點可能即将到來。2023年第一季度,電動汽車占印度新車銷量的3%,在短短六個月内就翻了一番。印度本土汽車制造商一直在大力投資電氣化領域,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6月份會見了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馬斯克表示,他計劃盡快進入印度市場。

與任何新技術一樣,随着市場接近飽和(即S形曲線的頂點),增長率最終會放緩。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混合動力汽車10%的臨界點更高一些

上述分析針對的是僅依靠電池驅動的車輛。有一些歐洲國家,較快地采用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種汽車的電池較小,由汽油發動機支援。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内的其他國家則大多不采用混合動力汽車,而是直接采用純電動汽車。根據彭博新能源财經的預測,如果将混合動力汽車計算在内,去年全球插電式汽車銷量超過1000萬輛,到2027年這一數字将增加兩倍。

由于混合動力汽車不需要像純電動汽車那樣高水準的基礎設施和消費者的完全信任,是以在早期應用階段更加不穩定,這個開始充滿了錯誤。一款流行汽車的新型混合動力車型可能會将插電式汽車的比例提高幾個百分點,但這并不意味着消費者的偏好發生了的轉變。

直到10%的新車采用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時,廣義上的電動汽車才達到一個穩定的臨界點。達到這個點,任何一個國家的主要銷量都會是電動汽車。美國主要得益于今年開始實施的激勵措施,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可能會回升。

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内,19個國家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已超過10%的臨界點。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财經;彭博資訊;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挪威公路聯合會;紐西蘭交通部

注:至2023年第二季度,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純電動汽車(BEV)

臨界點的概念經常被用來描述引發大範圍采用的價格門檻值。例如,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早期,安裝新的太陽能發電場比建造新的煤電廠更便宜,達到某個臨界點後,公用事業企業對太陽能的需求就會加快。

有時,銷量本身就是一個轉折點。2017年,特斯拉開始銷售Model 3之後,由于無法以足夠快的速度生産汽車來降低機關成本,公司差點陷入破産境地。特斯拉的高管們決定,把每周的産量提高到5000輛以上,這樣就能啟動成本降低和産量增加的良性循環,這就是後來發生的事情。

電動汽車的持續增長取決于傳統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商,是否有能力在需求完全顯現之前進行類似特斯拉這樣盲目自信的投資。這意味着工廠必須重新裝備,供應鍊必須重新搭建。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必須在重新設計時考慮到整車電氣化。在電動汽車銷量成為主體之前,過渡成本可能會令人窒息。

那麼,汽車制造商也有一個臨界點:電動汽車的銷量在臨界點之後會自我強化。根據歐洲的經驗,一旦一家汽車制造商的季度銷量中有10%采用了插電式電動車,那麼平均用不到兩年的時間,這一份額就會增加兩倍。

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飙升,這是意料之外還是情理之中?

資料來源:BloombergNEF;Automakers

注:直至2022年第四季度,包括PHEV和BEV,豐田是歐洲尚未達到10%臨界值的最大汽車制造商

采用預測技術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即使是最謹慎的展望,也可能因供應鍊中斷、經濟變化、政治、破産和流行文化而偏離方向。臨界點方法的優勢在于,它揭示了一條至少是已知可能的S形曲線,因為這條采用率曲線已經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