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改變幼兒的授課方式!我不得不給孩子報“幼小銜接”

作者:有倆兒子的馮師傅

#暑期創作大賽#“學前教育法草案:幼稚園不得教授國小階段的課程内容,不得采用國小化的教育方式。

“利幼利民”的好政策,為什麼家長會反對?大多數家長都是帶着疑問來讨論關于幼稚園不教學前知識的通知,批判的意見占據一半以上,關鍵有家長質疑,教育部的政策隻針對“公立”,那“私立”幼稚園你們不限制,這個政策的釋出有何意義?擠破腦袋也要把孩子送到公立幼稚園的我們,最後敗給了教育部的一紙公文,那樣的話我們不得不在暑假給孩子報一個幼小銜接的“補課”班。

改變幼兒的授課方式!我不得不給孩子報“幼小銜接”

圖檔來源于網絡

有網友指出,除非把“私立幼稚園”和幼小銜接“補課”取締,要不然這政策就是一地雞毛,而且還要關閉所有的私立學校以及違規教育訓練班,這樣不僅解決了家長的經濟壓力,而且還可以提高二胎的生育能力,這才是現在需要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

如果幼稚園不教授一些國小知識的話,到了國小那真心跟不上,現在的國小老師講課進度特别快,一天一課都是保守估計,孩子心智還沒完全成熟,有些時候根本聽不懂也跟不上,反而那些提前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都能跟上,這種情況就導緻跟不上的孩子會失去信心,長此以往積壓的越來越多,孩子着急,家長也着急,最後老師就會找家長,家長呢沒辦法就得給孩子報班,惡性循環。

改變幼兒的授課方式!我不得不給孩子報“幼小銜接”

圖檔來源于網絡

“要想讓幼稚園不提前教育,請把國小教學進度放慢,讓孩子跟上”。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又很複雜,它的兩面性有可能改變整個國小時期的教育政策。

希望專家們可以看看一年級的課本,如果幼稚園沒學識字,請問孩子怎麼讀?還有拼音,現在學拼音更是一帶而過,幼稚園老師如果在不教,那是跟不上一年級老師講課的程序,如果真要想改變,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從國小尤其是一年級開始,對課本上的内容,上課老師要優化方案,不能是為了進度趕進度的模式,不希望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那也要八九不離十。

改變幼兒的授課方式!我不得不給孩子報“幼小銜接”

圖檔來源于網絡

我們都知道,幼兒時期正是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最強烈的時候,每天恨不得問十萬個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稍加引導的學習一些一年級課本知識,合理利用,不能一味地死闆的教育模式,什麼時候把課堂交給老師來掌握教學,那樣才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如果想要改善目前的教育環境,我在這裡提幾點建議。

第一:查處取締全國所有的課外補習班和學前教育班,一經查到,上征信,永久踢出教師隊伍,經營者重罰,永久拉黑教培機構。

第二:取消全國公立國小的非重點和重點排行,有等級,就意味着有分化,孩子的三六九等不應該出現在他們那個年紀。

第三:考核國小國中甚至高中的教師隊伍,綜合評測他們對于孩子的教學,對教師應該有完善的獎罰制度,教得好的加分,晉升進階職稱,實際點多發獎金,教的不好,扣獎金或者直接淘汰。

改變幼兒的授課方式!我不得不給孩子報“幼小銜接”

圖檔來源于網絡

誰不想讓自己孩子在幼稚園能輕松度過沒有壓力的童年,都知道過早教育後期會有影響,主要還是鍛煉孩童的思維模式,開發智力,但是一年級的學科壓力,突然倍增,再加上老師授課的方式,很難不讓家長着急,最後就變成老師白天教,孩子雲裡霧裡的聽了一天的天書,晚上家長還要在鞏固的教一遍,然後還得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拍視訊背聲母韻母。

我親身經曆的體驗,我家老大剛上一年級的時候,一到晚上就是孩子的噩夢,往往一個視訊要拍十幾遍,甚至更多,不是這錯就是那忘記了,家長着急,孩子更着急,一開始挺耐心的各種鼓勵和加油,最後都會變成一場哭戲收場,每天都告誡自己要控制情緒,畢竟孩子太小,誰都是從那個階段走過來的,可是每一次都是不歡而散。

我家老二馬上就要上幼稚園了,這一次不會讓他跟老大一樣,三年之後我會選擇讓他上幼小銜接,不為别的,隻為自己不會發火吵孩子。

改變幼兒的授課方式!我不得不給孩子報“幼小銜接”

最後我們來看看其中有位網友獨特的看法,他認為幼稚園階段沒有必要提前學國小階段知識,原因如下:

1.隻要孩子智力正常,國小知識沒有學不會的。

2.培養習慣、個性、思維、情感比學習知識更重要,如果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思維能力,孩子即使在國小階段領跑,過幾年也會後勁不足。

學習知識真不缺那一年的時間。

怎麼說呢!有點類似于西方國家的教育方式,我相信在國内好多貴族學校已經實行的政策,聽說根本不用考試,不知道那種模式和老傳統模式那個更合理呢?

不同意見的友友可以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