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景公,他為寵臣要走弟弟的馬,結果弟弟流亡反叛成為宋國的禍患

作者:伯山學曆史

#文化曆史解析#

孔子帶着弟子周遊列國時,離開了衛國後途徑宋國國都,休息的時候孔子就帶着弟子們在一棵樹下演習周禮。

這件事被宋國的桓魋知曉了,于是他就派人來砍掉了孔子他們身處的那棵樹。他的弟子勸他快逃,不過孔子不在乎,還說出了“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然後孔子就帶着弟子走了,本來是前往陳國的,現在就調轉了方向前往鄭國去了,主打就是一個口嫌體正。

其實這也不是孔子多麼害怕他,主要是桓魋此人在宋國太受國君的寵愛了。

1.為桓魋要弟弟的馬

此時宋國的國君是宋景公,他非常寵愛桓魋,兩個人對外就像是一個人一樣。

宋景公,他為寵臣要走弟弟的馬,結果弟弟流亡反叛成為宋國的禍患

宋景公有兩個患難與共的弟弟,其中一個是公子地。公子地也和宋景公有一樣的毛病,他也非常寵愛一個人,就是蘧富獵。

要知道公子地的寵愛可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真的把自己的家産分成了十一份,其中五份分給了蘧富獵。

事情的起因在于公子地有四匹好馬,都是白色,于是常常在公開場合炫耀。

一般人都知道這種炫耀要不得,公子地的這一番炫耀,就讓桓魋看中了他的這四匹白馬。

不過公子地畢竟是國君的弟弟,桓魋不敢直接去找公子地要,于是就找機會求宋景公為自己弄來。

宋景公對桓魋主打的就是一個言聽計從,再說公子地自己的家産都能分給自己寵愛的人那麼多,自己能連四匹馬都要不過來嘛。

宋景公,他為寵臣要走弟弟的馬,結果弟弟流亡反叛成為宋國的禍患

另外這就是四匹馬,也比不上那麼多家産,宋景公就派人以自己的名義去向公子地要了這四匹馬。

公子地一聽是國君要的,這下就算再喜歡也不得不給宋景公送了過去。

因為宋景公是以自己的名義拿到的馬,為了掩飾自己是為桓魋要的,就命人将馬脖子和馬尾上都染成紅色,然後才送給桓魋。

2.公子地揍桓魋

桓魋拿到了這四匹馬非常得意,一方面是因為這四匹馬被自己拿到手了,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在國君心裡的地位,然後就用這四匹馬駕車出去炫耀了。

就在桓魋還是四處炫耀自己得到了公子地的馬時,也有人将這件事告訴了公子地。

宋景公,他為寵臣要走弟弟的馬,結果弟弟流亡反叛成為宋國的禍患

公子地有自己寵愛的人,是以對桓魋非常看不上,這下知道原來是桓魋利用國君的名義将自己的馬搶走了,就非常生氣。

于是公子地就帶着人出去,正好在街上碰到桓魋,就将桓魋拉下馬車揍了一頓,把四匹馬又搶了回去。

這下桓魋挨了一頓揍,馬又被搶走了,關鍵是又在大街上被揍的,面子裡子這下都沒有了,桓魋隻好去找自己的大佬哭訴了。

桓魋見到宋景公就是一番哭訴,還說自己實在是沒法在宋國混了,不如去其他國家好了。

宋景公一聽也慌了,拉着桓魋不讓走。然後又看到桓魋身上被揍的青一塊紫一塊的,兩個人抱頭痛哭,甚至把眼睛都哭腫了。

3.公子辰太年輕

上面說過宋景公有兩個弟弟,他還有一個是同母弟,稱為公子辰。他看到宋景公哭成這個樣子也太沒有威嚴了,就想找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宋景公,他為寵臣要走弟弟的馬,結果弟弟流亡反叛成為宋國的禍患

于是公子辰就找到公子地勸告他,你既然連家産都能分出去,這四匹馬卻不願意給。

另外國君以他的名義要走的,他再送給誰,你就當時送給國君了不就行了,現在你讓國君太沒面子了。

公子地聽完公子辰的話,仔細想想确實如此,自己做的确實有點過分,于是就表态問公子辰有什麼建議。

公子辰就說,不如你就宣告自己出國流亡,估計不等你走多遠,國君就會派人來挽留你,這樣你們雙方的面子都有了。

公子地看公子辰既然這麼說了,那麼肯定是安排好了,于是就宣告流亡陳國,然後就慢慢往前走,等着國君使者的到來。

公子辰還是太年輕,那邊沒有和宋景公協商好,這邊就出主意讓走。宋景公聽到公子流亡出國的消息沒有想挽留他,公子辰隻好去求他挽留,結果宋景公怎樣都不肯。

宋景公,他為寵臣要走弟弟的馬,結果弟弟流亡反叛成為宋國的禍患

公子地一直等不到國君使者,就知道了公子辰在忽悠自己,這邊正在痛罵公子辰呢,結果發現公子辰來到了面前。

原來公子辰見勸不成宋景公,為了不讓公子地誤會自己騙他,就主動來和公子地一起流亡。

于是公子地與公子辰一起流亡到陳國,并在陳國的支援下拿下了宋國的蕭地,然後以此為根據地與宋國作對。

4.結束

後來宋國的宰相樂大心也發動了叛變,與公子地聯合在一起,成為宋國的禍患。

這樣的一個寵臣,要說孔子想躲開他那就太正常不過,再加上孔子是前往陳國那邊,那就更加要小心了。

對于宋景公來說,公子地還曾經與他一起作為人質,此時卻為了寵臣不願意挽留,結果為宋國帶來了一個惡果,不知道宋景公後不後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