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西問·中外對話丨當中西文明相遇,如何避免“非黑即白”?

作者:光明網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當中西文明相遇,如何避免“非黑即白”?

作者 李金磊 宮宏宇

連接配接東西方文明的古絲綢之路,是一個被廣為傳頌的曆史傳奇。新時代,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弘揚絲路精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顯得更為重要。

圍繞絲路文化、文明交流和傳承等話題,劍橋大學東亞系教授高亦睿(Imre Galambos),英國李約瑟研究所研究員、劍橋大學東亞系附屬研究員程思麗(Sally K. Church),山東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英國李約瑟研究所通路學者孫繼成近日做客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展開對話。

高亦睿認為,絲綢之路并不簡單指一條實際意義上的路,而是一種互聯互通的現象。我們要再現絲綢之路,并不想要戰争、沖突或宗教鬥争,而是要打通商品流通和思想交流的管道。程思麗表示,絲綢之路是一座“橋梁”。絲綢之路的精神,意味着開放地看待新事物,倡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孫繼成認為,古絲綢之路是中國早期全球化的一種嘗試。如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使沿途各國重新得到了連接配接。

對話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古絲綢之路對沿線國家繁榮和世界發展有何意義?

高亦睿:絲綢之路并不是簡單地指一條實際意義上的路,而是一種互聯互通的現象。不同國家間的商品流通,顯然會促進所涉及國家的發展和繁榮,不同文化間的互動交流,也推動了文化交流發展和創意的産生。

中國是古絲綢之路的一端,絲路上的資訊和技術傳播是雙向的。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推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沿線國家和地區已經受益、或将要受益于這一倡議。

中新社記者:史稱“華戎所交一都會”的敦煌,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東西方文化的交彙地。不同民族、宗教是如何在那裡持續交流交往的?

高亦睿:敦煌地理位置特殊,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該位置得天獨厚,既是一個分界線,又是文化交流、交融之地。

幾個世紀以來,河西走廊一直作為西方元素進入中國中原地區,乃至向東部地區傳播的入口。同時,中國科技等元素也經此向西方傳播。中西交流是雙向的。

中新社記者:有文化交流就會有碰撞,更何況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東西方文化。怎樣看待東西方文明間的差異與共生?

程思麗:人類發生沖突是很正常的。沖突出現然後消失,生活回歸正常。我更想關注的是人們之間的關系。

中國明朝使者陳誠行至中亞遇到了穆罕默德·汗(東察合台汗國的統治者1408年-1415年)。穆罕默德·汗是一個強大的、尚武好戰的人,但他友好地接待了陳誠,為陳誠和其随從隊伍提供了食物和酒。他們在帳篷裡共度了愉快的時光。

我認為,在人與人交流的層面,即使存在沖突,個體也仍然可以對彼此友好,可以向對方傳遞友誼。隻要沖突沒有達到最嚴重的程度,我們就可以互相幫助,幫助的形式也許不拘一格。在交流中,互助比沖突更常見。

孫繼成:沖突是一種常态。在物質極端缺乏的時候,由于生存壓力,可能會出現沖突的狀态。随着文明的發展,文明在沖突中可能會走向并存、交流。沖突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對待沖突的态度。

中新社記者:有研究稱,中國絲綢傳到古羅馬時,也曾遭遇一些保守人士的抵制。該怎樣看待絲綢之路上這些反對聲?

高亦睿:這些反對的思潮是經濟因素導緻的,也可能受政治因素影響。同時,歐亞大陸上的東西方(國家)都有厚重的文化,有時沖突難以避免。

但是,絲路之是以成為今日我們所知道的絲路,是因為即使可能存在反對意見,但雙方都存在需求,且這種需求足夠大,是以才産生了某種持續的動力。如果沒有這些交流,東西方沖突情況會更加嚴重,可能發生激烈的戰争或停止交流。

程思麗:絲綢之路是一座“橋梁”,因為進行貿易的人可以借機遊覽沿線各地,順便帶回思想和科學知識。絲綢之路的精神意味着開放地看待新事物,倡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隻要這種接觸是和平友好的,是能造福衆生的。

視訊:【東西問·中外對話】劍橋大學研究員:絲路精神意味着開放地看待新事物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記者:在亞歐大陸局勢多變,全球環境日趨複雜的時代,昔日沿絲綢之路展開的友好交流與合作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如何推動絲路精神的傳承和絲路的繁榮?

高亦睿:當我們說要再現絲綢之路時,我們并不想要戰争、沖突或宗教鬥争,而是要打通商品流通和思想交流的管道。目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現代貿易正在進行,且正在改變世界經濟的格局。

程思麗:我們可以從友好交流與合作中學到東西。作為個體,我們需要尊重彼此,也要尊重其他國家和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同時,想要傳承絲綢之路的精神,我們不僅要堅守人道,還要守護自然世界。大自然對我們的生存和幸福至關重要。

孫繼成:一方面,技術的進步使絲綢之路上原有的困難被解決。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越來越多不同行業的中國人開始重走絲綢之路,不僅使沿途各國重新加強了與中國的聯系,也讓當地人重新看到了中國人的身影,把中國重新拉入他們的生活圈裡。

另一方面,我認為,古絲綢之路是中國早期全球化的一種嘗試。它蹚出了一條“小路”,如今我們沿着這條“小路”再重新走一遍,經過古今對比、内外對比,汲取更多值得關注的人文資訊,使事物原來的樣子得到新的解讀,這就是文化傳承的推陳出新。

中新社記者:發揚絲路文化,離不開學者的研究和努力。李約瑟、費正清等漢學家為促進中西方文明互相了解作出了傑出貢獻,如何了解漢學家這一職業在當今世界的意義?

高亦睿:李約瑟想告訴人們,不僅在中世紀時期,而是在整個曆史上,中國都在技術發明和使用方面成就斐然。我認為他的研究非常重要,因為他是最早開始大規模研究技術或文化元素如何跨越遙遠距離的人。

視訊:【東西問·中外對話】劍橋大學教授:應避免以“歐洲中心論”看待文明發展來源:中國新聞網

程思麗:今天漢學家的責任是盡可能多地了解中國的過去,并将獲得的知識教給其他人,這樣人們會對中國有更細緻的了解,而不是用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事情,不要因為膚淺的原因将某些和平夥伴當作敵人。

我們應該試着不将别人看作是“他者”,而應該試着把他們看作和我們相似的人。我們需要認識到我們共同的人性和共同的弱點。孔子也告訴我們,人們應該善待彼此,遵循“仁義道德”的美德。

孫繼成:漢學家,有時終其一生,就專門研究中國很專業的一個領域,并成為專家。在我看來,他們“比中國人還中國人”,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中華文化征服了他們。比如美國漢學家李克,他用了60年的時間翻譯《管子》。

中新社記者:目前,中國強調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什麼中國如此重視文化傳承?

高亦睿:從本質上說,在任何一種文化裡,過去都是現在的一部分。我們現在的身份實際上不是由過去定義,而是由我們對過去的認知定義。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傳承的都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以及一個民族和國家希望一直保持下去的東西。

程思麗:中國的曆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全球範圍内并不多見。讓全世界了解和發展中國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價值,非常重要。

孫繼成:中國有厚重的曆史,這是我們強調文化傳承的必要性,也是可能性。傳承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是人為選擇的過程。是以,現在學界、政府倡導文化傳承,是非常好的現象。(完)

東西問·中外對話丨當中西文明相遇,如何避免“非黑即白”?

來源: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