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披荊斬棘》第三季歸來,依舊能打。

初舞台水準參差不齊。

有賣情懷劃水的,也有不走尋常路的顯眼包。

還有開口就自帶“十六年歸來”質感讓人淚目的。

來,我們從頭說。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一,大型顯眼包合集

顯眼包王耀慶,以一己之力,把這檔節目從披荊斬棘的哥哥“拖累”成了披荊斬棘的舅舅(bushi)。

初舞台絲滑喜慶跳廣場舞,把油膩跳成褒義詞。

有一種“霸總不想花錢請舞者,公司年會自己上台跳、越跳越開心”的不顧他人死活的快樂。

(王耀慶初舞台此前已寫過,不多贅述)

重點聊聊他和大家把“老人家”蔡國慶整去《無數》組這件事。

每一秒都有好多顯眼包,過于好笑。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王耀慶、信接連選擇《飄移》,兩把老骨頭不走尋常路,畫風好笑、氣氛熱烈。

然後是“全員八百個心眼子+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盤絲洞畫風。

陳楚生選好曲目之後,張遠、俞灏明依次入座,看起來是四人組毫無意外再聚的節奏,突然,打中間來了個蔡國慶。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他一進場,莫名有一種唐僧進盤絲洞的錯覺。

隻不過他不是被搶的那個香饽饽,他是快被忽悠瘸的。

王耀慶嫌棄他,“不希望有個老人家在那邊閑晃,很危險”,多功利的小心思啊,但他這麼明晃晃表達出來就很好笑。

胡彥斌、陸毅、彈殼都在一旁煽風點火,分分鐘開啟大型傳銷詐騙試驗,人均一句“你去《無數》那組就炸了”。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一片混亂中,蔡國慶還很有科研精神,用口型問了王耀慶一句“為什麼”。

嗯?您老人家認真的嗎?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利害關系優劣條件他心中一把明鏡,他就是想選排名第一的團隊,不好意思拆開人家小四位、是以順勢借用大家的撺掇。

但這段的呈現,他莫名有種“中老年誤入10後網絡用語現場”的慢半拍懵圈感。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此前他跳mojito,怎麼扭都覺得他依舊自帶無形的“送你365個祝福”框框,人扭了魂沒扭,get不到他的綜藝感。

但這段的觀感,是他适合當那個“被綜藝的”。

不一樣的主動被動切入視角、效果很難得。

原本張遠一直在愉快看熱鬧,突然之間吃瓜吃到自己家,還是生拆自己CP的那種,眼珠子快瞪出螢幕。

俞灏明不知道是哪頭的,明明是當事人,但好像比煽風點火的吃瓜群衆更顯眼包更吃瓜。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徒留名次緊随蔡國慶老師、落後一步便入組無門的王栎鑫,在風中淩亂。

這四位是1+1+1+1大于4的效果,對王栎鑫來說很不讨巧。

對不起雖然你很慘但是好好笑哈哈哈。

這種級别的好笑程度,對真人秀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吧,但還是希望以後能多來點。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二,荊棘玫瑰

信穿着兩百多斤的玫瑰荊棘杵在台上,把耳熟能詳的勁歌熱舞,跳出了殺人放火、鬼哭狼嚎、愛而不得的新鮮和滾燙。

很喜歡。

先說兩層反差感。

第一層是信登場之前,節目組拍了他素顔窩在地鐵角落裡的樣子,高高瘦瘦一根竹竿,和台上這個又勁又野又妖又神經(褒義)的形象,着實判若兩人。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第二層是《對你愛不完》的改編。

曲目太經典,版本也太多,但信這版改編很颠覆。

超出正常預期,同時又很有他個人的特色。

很有畫面感,仿佛看見他身上的荊棘在無限延展、瘋狂生長,豔麗玫瑰和堅硬荊棘漫山遍野糾纏,塗着濃郁黑色眼影的哥特風癡男怨女糾纏不休、愛恨不清。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這是一個很完整的舞台作品。

有情緒,有創新,有表達,有風格。

導緻我莫名很想看信和二手玫瑰梁龍合作,不僅想看他們合作舞台,還想看他們一起擺攤整點燒烤。

(是表情包完全不夠用的程度)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信的備采也很有意思,來長沙住兩個月、人情壓力給到節目組等等,他說是因為這個節目中可以有表達,這是歌手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披哥浪姐這樣火,真金白銀的商業價值飙升,更好更多的業務邀約,都是實打實的利益,信倒是講得很“虛”。

他說要表達。

但他唱完《對你愛不完》,我真信了。

(真做好了是物質的精神的都可以有,二者并不總是沖突)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沒想到的是選曲階段,信一個拐彎,和王耀慶一起飄移去了,就很瘋。

很不順拐,有意思。

馬伯骞那一團上台表演,信胡說“按年紀我應該和他們一組”,他這做派,勇氣方面還真是很少年。

閑散時是地鐵裡不起眼的尋常大爺,點火以後又是能穿着兩百多斤衣服上台歇斯底裡的荊棘本荊、玫瑰本瑰,真是不虛此行。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三,幾句碎碎念

這一集中林志穎很耀眼。

此前看他,無論宣傳語加多少神顔童顔的形容,都無感。

都是一句“哦”。

但這回不一樣,從前都是我看淺了。

他輕描淡寫講“經曆了一些風雨”,在台上呈現出很光鮮的狀态。

很了不起。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隔壁藍正龍很帥,是那種不用好好珍惜自己的臉、戳在那就有中很帥的氛圍感的帥。

胡兵狀态也很棒,這倆站一起應該很養眼吧。

順便可以帶一下隔壁的羅傑夫小朋友?仨戳一起對眼睛應該挺好。

(我可沒說一家三口哈)

馬伯骞、羅傑夫、伯遠這一組,最接近現役男團的标準模樣。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顔值線上,單拉出來也有能打的單項,還有門很新鮮的樂器。

他們分高好了解。

但比舞蹈組高出那麼多,有點難懂。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舞蹈組的馬曉龍,開口唱歌,我:這是哪個ktv裡臨時随便拉來的?不能因為舞蹈分數太高就先唱歌減一減吧。

他開始跳舞,我:哇!

對綜藝而言,這種有絕佳技能的“新面孔”(此前長期是幕後),如果用好了會是一張奇兵牌。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隻是,此前披哥浪姐系中,不乏鋼琴舞蹈等專業er,專業身份毫無用武之地、雙向消耗的負面例子。

期待這一次他的編舞能力,能解鎖對人對己對團隊對舞台都有效的加分項吧。

初舞台讓人失望的哥哥也很多。

一種是止步舒适區的,雖則原本能力不錯,但一切都在預期之内,無波無瀾;

另一種是打情懷牌(甚至劃水)的,比如陸毅、藍正龍等等。

再比如許紹洋在若幹節目裡一模一樣唱“陣陣花香”,挺沒意思的。

陸毅作為演員、初舞台呈現其實還算不錯,但這古早影視金曲,除了懷舊情懷分,也無甚特色優點。

反而是他當顯眼包熱情忽悠人,有點可愛子。

至于他說尬舞等詞語,總感覺他和5G網絡之間還隔着幾個G。

後續他“嘴皮子慢”的rap,是否能有意外笑點,觀望中。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四,歸來十六年

俞灏明陳楚生他們唱完,我才有實感,一轉眼居然十六年了啊。

啊居然給我整感動了。

當年我壓根不是粉絲,純屬随意看一眼的路人。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這兩年他們“再就業”很會整活,但整活和唱歌畢竟又很不同。

着實沒想到16年後合體唱歌,四兩撥千斤般生猛。

從台下“我沒有想挑戰”、導演回“其實我也沒有想看”的大實話嬉笑老友局,到台上的走心局,無縫銜接。

選曲聰明,舞台契合,情緒氛圍的遞進層次也全在節奏上。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起初我挺嫌棄披哥的初舞台(實體意義上的舞台,不包括歌舞表演),過于簡單潦草。

小小一個台子淹沒人海中,一旦表演者的掌控能力不佳,分分鐘就像縣城商場開業走穴。

很容易掉價。

你看隔壁浪姐,浪4初舞台的水和月,理念扣題、畫面好看。

雖則呈現并不均衡,雖則并非每個舞台舞美都線上,但初舞台(重點強調是初舞台)着實讓人眼前一亮,美、有格調。

披哥這個“啥都沒”的舞台,就很一言難盡。

但0713上場,“啥都沒”反而又成了優勢。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簡簡單單幾張椅子、兩把吉他,就夠了。

裝備越簡單、舞美越沒存在感雕琢感、舞台越小越貼近觀衆,老友歸來、娘家人知心夜話一般的傾訴感,就越切近、越同頻。

幾位的選曲,看似隻是個人代表作+古早金曲的尋常路數,但銜接在一起效果挺好。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陳楚生款款唱起“我還是原來的我”,曲如人,歌如水。

時光如鏡如河流。

往日少年臉上多了許多皺紋(是以生哥都不打個針啥的麼),一句“我還是原來的我”,歌聲款款時光悠悠。

王栎鑫選了《最好的我們》裡的歌,這部青春劇中他的男二是他最有濾鏡的角色,巧的是,歌和這幾位歸來的情境同樣也很契合。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披荊斬棘》:爆笑哥哥變舅舅,十六年又很好哭

俞灏明開口“讓晚風輕輕吹過”。

唱《紅日》,越唱節奏越歡快越奮進。

從低吟淺唱、把盞對流光的依依耳語,到隻争朝夕、歌舞縱青春的铮铮鼓樂,都動聽都有代入感。

幾位唱完之後齊思鈞串場,我腦補了如果是何炅會說什麼,這不是主持能力差異的問題(沒有任何質疑小齊的意思,他水準線上表現穩定),而是何炅這些年見證了很多,他有故事可以講、有時光曾陪伴。

你看這幾位,兜兜轉轉少年歸來,浴火重生。

人生有憾,時光有淚,青春不悔。

唱的不僅僅是歌,是響亮的青春和縱橫的人生,是回望的十六年,光陰成詩歲月如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