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作者:李瑩瑩小史

前言

在亞洲,中國與其周邊國家關系密不可分,越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兩千多年來,越南與中國有着榮辱與共的曆史,它曾是中國南方的藩屬,也曾在獨立後轉為殖民其他國家。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越南的國号“越南”,正是來源于它一度想與中國“易位”的私心,卻被大陸的嘉慶帝警覺地識破,将其國名倒置了過來。如今“越南”這一國号,已沿用了200多年,見證了這個國家從藩屬到殖民的曆史變遷。

秦漢年間,越南為中國屬地

早在秦朝時期,越南地區就已經進入了中國的版圖。當時這裡仍是落後的蠻荒之地,被稱為“駱越”,屬于秦朝轄下的“百越”地區。秦始皇為了擴大疆土,派兵南下,用武力占領了這一地區。

為了加強對越南的控制,秦始皇在這裡設立了“象郡”,并派官員直接管理。漢武帝滅南越國後,也在越南設立了“交趾郡”、“九真郡”與“日南郡”三郡管轄。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可惜離中原太遠,漢朝對越南的統治并不牢固。東漢末年,交趾地區就爆發了反抗中原王朝的起義,建立起了地方割據政權。不過到了隋朝,這些地方政權都被隋炀帝所滅,隋朝重新在越南設定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将其重新納入版圖。

唐代越南複國與内亂

唐朝時期,越南局勢動蕩,反抗與内亂此起彼伏。公元541年,李貴起義軍攻下龍編(今越南河内),建立萬春國,自立為王。不久萬春國被李朝剿滅,越南再次成為唐朝轄地。

然而唐玄宗天寶年間,交趾節度使發動叛亂,占領日南、九真兩郡,建立南甯國,并戰勝唐将,維持南甯國的獨立。779年,南甯國被唐軍攻滅,越南再度回到唐朝統治。

820年,南甯國宗室丁部領率軍起義,建立藩鎮,越南第三次獨立。丁朝内亂頻繁,875年被當地農民起義軍所滅。907年,部将建立吳朝,定都螺城(今越南華甯)。自此,越南徹底脫離唐朝統治,開始長期維持獨立。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宋遼年間,越南臣服中原王朝

五代十國期間,越南吳朝不斷發兵騷擾中原,宋太祖為了穩定南方邊境,多次出兵讨伐。973年,宋軍攻陷越南都城,吳朝滅亡。次年,宋朝在越南設定崇山饒海軍節度使,控制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

980年,越南丁朝建立,定都華闾(今河内),統一全國。丁朝君主丁先皇向宋太祖朝貢,宋太祖封丁先皇為“交趾郡王”。從此,越南成為宋朝的藩屬國。

北方的遼朝也介入争奪越南的控制權。1075年,丁先皇遣使向遼朝朝貢,遼聖宗封其為“南海郡王”。從此到12世紀中葉,越南長期同時向宋遼兩國朝貢。

12世紀下半葉,越南由李朝統治,李朝君主李高宗向宋朝稱臣,獲得“保定軍節度使”的頭銜。此後百年間,越南仍維持向北屬國的關系。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蒙古入侵與脫離中國統治

13世紀初,蒙古帝國崛起,多次侵略越南。1251年,蒙古軍攻陷越南首都昇龍(河内),李朝覆亡。1257年,蒙古人在越南設定順化路總管府,直接統治該地達二十年。

越南爆發反抗蒙古的起義,蒙古無法有效統治,隻得于1279年廢除了順化路總管府。1282年,陳朝建立,蒙古被驅逐出境,越南再次獨立。

陳朝君主陳日煚遣使向元朝朝貢,獲得元世祖冊封,稱“安南國王”,元朝也不再幹涉越南内政,越南由此真正擺脫中國王朝的直接控制。

明朝時期的征服與丢失

到了明朝時期,越南又一次被納入中國版圖。1407年,明成祖親征,攻占越南首都昇龍。明軍在越南設定承宣布政使司,劃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及五大營衛所管轄,實行直接統治。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可惜好景不長,明朝對越南的統治也存在管理困難。1418年,黎利發動蘭陽兵變,殺死明朝官員,建立後黎朝。1427年,黎利稱帝,年号“順天”,建都西都清化(今越南河内)。

明宣宗多次派兵攻打黎朝,但均告失敗。1430年,明朝被迫承認黎利統治,賜其“安南國王”之位,黎朝成為明朝的屬國。從此,越南再次脫離明朝統治,獲得獨立地位。

黎朝内亂與向清朝求援

公元15世紀中葉,後黎朝發生皇位繼承糾紛,各藩鎮又互相攻伐,國力銳減。各地農民起義 遍地,其中以西山朝(1771-1802年)最為強大。1786年,西山朝滅亡後黎朝,統治整個越南。

後黎朝宗室黎維祗逃往清朝乞援。乾隆帝派軍支援黎維祗複位。789年,清軍攻入昇龍,扶持黎維祗即位,是為節義帝,西山朝遭到嚴重打擊。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清軍撤退後,西山朝重新占領昇龍,1801年滅亡了後黎朝。1802年,西山朝内亂,阮福映起兵,最終于1802年統一全國,建立阮朝。

借“南越”國号謀取領土,遭嘉慶倒置“越南”

阮朝建立後,阮福映多次遣使向清朝通好,要求恢複“南越國”的國号。乾隆帝考慮到“南越”一名涵蓋大陸廣東、廣西等省,擔心稱霸一方的阮氏會謀取這些領土,是以拒絕了這一要求。

嘉慶二年(1817年),阮朝再次請求清帝恢複“南越國”之名。當時嘉慶帝正在應對林清起義和海盜問題,アイルランド急需越南的支援,于是準許了阮朝的請求,封阮福映為“南越國王”。

但很快嘉慶帝就意識到,阮朝此舉是想以“南越國”之名謀取大陸屬地。于是在1821年,嘉慶帝下诏改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并下令國号為“越南”。

阮朝使者得知嘉慶帝的決定後大為震驚,多次求情要求恢複“南越國”之名,但最終未能如願。就這樣,“越南”這個國号被正式确立,一直沿用至今。

小國向嘉慶請求改名,嘉慶聽後怒道:将國名倒置,國名沿用至今

殖民高棉與寮國,最終淪為法國殖民地

19世紀初,越南頻繁發動對外戰争,向高棉和寮國擴張,逐漸将兩國變為自己的“保護國”。1813年,阮朝入侵高棉,1827年攻占寮國部分領土。兩國被迫向越南朝貢,成為其藩屬。

與此同時,法國殖民者也虎視眈眈,意圖侵占印度支那地區。1858年,法國以保護教士為名,進攻南圻(西貢)。1862年,法國奪取了整個南圻地區。

1873年,法國出兵占領河内;1883年占領統治北圻(海防)。1884年,法國攻陷越南主要城市,阮朝求助于清朝。同年,中法爆發清法戰争,但清軍失利,1885年簽訂《中法新約》,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從此,越南完全淪為法國殖民地。

結語

從秦漢到近代,越南與中國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它由中國南方的邊遠蠻荒之地,逐漸發展成一個有着自己語言文化的民族國家,其間經曆了多次對中國朝貢和反抗,也曾一度稱王稱帝、對外擴張。

“越南”這一國名,正是承載了它由藩屬到殖民的曆史印記。也許未來有一天,當越南人民回顧自己的曆史時,能夠跳出民族主義的局限,以更寬廣的視野審視這段與中國交織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