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明明一把火可以燒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

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則徐将一封奏折呈到了道光皇帝的手中,奏折中,林則徐表明鴉片嚴重損害了群眾的健康,如果再不禁,将會國貧民弱,道光帝看後,沉思良久,下定決心要禁煙。

1838年11月15日,道光帝正式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明明一把火可以燒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

到達廣州後,林則徐立即采取行動,聯合兩廣總督,加強海防,并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之内将所存的鴉片全部繳出,同時扣留可疑的英國商船,收繳大量鴉片。

經過堅決的鬥争,林則徐成功挫敗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鴉片販子,在1839年5月18日,收繳全部鴉片接近2萬箱,最終鴉片達到折合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的資料。

鴉片盡數呈繳了以後,林則徐給道光帝上了一道折子,道光帝看後,龍顔大悅,說道:“兩萬餘箱盡數呈繳,真是大快人心,甚慰朕心!”

鴉片是全部繳上來了,可接下來,怎麼處理這些鴉片呢?

按照林則徐的最初預想,收繳的鴉片是要運回京城的,然而,當林則徐請示道光皇帝如何處理這些鴉片時,道光皇帝的回複是不用運回京城,直接就地銷毀就可以。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明明一把火可以燒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

道光皇帝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很周到的,畢竟從廣州到京城,路途遙遠,難保路上不出點岔子,與其這樣,還不如就地銷毀了省事。

林則徐接到道光的旨意後,便開始思考就地銷毀鴉片,但是對于銷毀鴉片的方式,他陷入了沉思,要怎麼樣銷毀呢?

關于銷毀鴉片的方式,林則徐曾經走過彎路,早在幾個月前,林則徐曾将一小部分收繳的鴉片拌上桐油用火焚燒,但是結果非常不理想,因為當時煙瘾很重的人還是能從焚燒過的鴉片泥土中去淘滲漏下去的殘膏,還有的吸食鴉片者在焚燒的地點掘地取土,然後再熬出來十分之一二的鴉片。

為了永絕後患,這次,林則徐決定不再用火燒鴉片的方式了,畢竟如果繼續用火燒來銷毀兩百多萬斤的鴉片,是非常不徹底的。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明明一把火可以燒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

既然火燒的方式行不通,林則徐又聽聞别人說鴉片最害怕石灰和鹽鹵,他最終想出了在海邊挖水池浸泡鴉片,然後再投入鹽和石灰來攪拌,大規模銷毀鴉片的方法。

于是,林則徐布置民工,利用虎門沿海的天然優勢,在虎門鎮口村的海灘高地上挖掘兩個長、寬各十五餘丈的方形大池,池底鋪上石闆,在池子底灑上一層層厚厚的石灰,水池後面開一條溝用于引水進池,前面也開一條涵洞用于排洩鴉片殘渣入海。

1839年6月3日上午,林則徐帶領廣東各官員在虎門海灘上首次銷煙,把每一片鴉片抛到銷煙池浸泡一段時間後,再倒入石灰來焚化。

這樣的話,鴉片的殘渣無論如何也不能吸食了,接着,林則徐再命人打開池子,讓海水沖走池中的一切,用清水洗刷水池,不留一點痕迹。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明明一把火可以燒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

銷煙的過程很慢,就這樣經過二十多天的緊張工作,一直到6月25日,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的鴉片在林則徐的監督下全部銷毀完畢。

林則徐虎門銷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人們也對鴉片的危害性有了更清醒的認識,林則徐也被尊為民族英雄。

然而,虎門銷煙過了一年,形勢便開始惡化了。

但虎門銷煙的舉動嚴重影響了英帝國主義在華的利益,他們遂于1840年5月發動鴉片戰争,更是一直揮軍北上達到了天津。

這時候,各種誣陷、打擊和指責連續降臨到了林則徐的頭上,道光帝昏庸無能,為了讨好英國,以林則徐禁煙不力為名将其革職,另外派了琦善前往廣州向英國投降。

林則徐虎門銷煙時,明明一把火可以燒掉鴉片,為何要用海水浸泡?

1841年7月14日,林則徐被發配新疆伊犁,在前往的途中,他仍然為大清的命運而擔憂,當他和兒女妻子告别時,他奮筆疾書,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這既是他愛國情感的抒發,也是他高尚人格的寫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