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孫偉
編輯:Chizu Nom
有的人辭掉官铠回家,有的人星夜去考場。
"戶外運動第一"探路者(300005。SZ)原實際控制員盛發強和王晶在1990年代打造了戶外運動民族品牌"探路者托瑞德",然而,随着公司業績的惡化,盛發強和王晶選擇退出。探路者新任實際控制人李明擁有內建電路(晶片)行業背景,從新管理層改組的角度來看,李明有意打造晶片行業投資孵化平台。
探路者計劃以2.6億元人民币收購北京芯能60%的股份,跨境進入LED晶片行業。
在過去兩年中,晶片一直是資本市場的一個點,但投資者正在等待探路者能否成功轉型。自跨境收購的消息傳出以來,Pathfinder的股價已連續第三天下跌,下跌了14%。
<h3>不要超前思考</h3>
根據2021年上半年的财務資料,Pathfinder超過80%的收入來自戶外服裝,其餘來自戶外鞋類。公司産品線分為戶外探險家、戶外旅行者、戶外藝術家、小型探險、TOREAD。X。
Pathfinder于2009年上市,是創業闆上首批上市公司之一。上市頭幾年,公司主營業務營收一直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之後随着國内戶外用品行業整體放緩、市場競争激烈等因素,公司主營業務銷售業績一直疲軟。根據COCA的《中國戶外用品2019年度市場調查》,自2015年以來,中國戶外用品市場規模大幅放緩,2019年零售總額從221.9億元增長到250.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1%,戶外品牌數量從507個下降到492個。
來自A股戶外用品上市公司,三福戶外(002780.SZ),Mugao Di(603908。SH),探路者近三年的營業收入,淨利潤複合增長不理想;SH)受益于與Di Cannon等國際品牌的合同,并且業績繼續增長。

探路者圍繞戶外主營業務開展的其他業務也沒有回升。2021年上半年,周邊行業大部分子公司資不抵債或虧損,其中經營戶外風格的北京表綠道公司的淨資産,淨資産-2121萬元,是天津經營投資的新起點,是經營滑雪的北京探路者控股公司,經營體育投資的鷹潭, 和經營體育投資的英潭分别虧損139萬元、24萬元和0.02萬元。
此外,探路者近年來一直在縮減其主要業務投資。2016年,探路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12.7億元,主要融資項目包括探路者雲項目5.17億元、綠地戶外旅遊O2O項目1.99億元、戶外用品垂直電商項目1.87億元、戶外安全平台項目1.78億元。2017年,探路者改變了籌款項目的用途,終止了部分對該項目的投資(共募捐5.6億元)。截至2021年6月底,探路者在五年前籌集的資金中共使用了7.1億元,5.4億元尚未使用。
從财務報表來看,探路者閑置資金大。2021年6月底,公司貨币資本達7.21億元,貨币資金基本為未經教育訓練的免費資金,限額在100萬元以下;換句話說,Pathfinder的賬面上有超過12億美元的閑置資金。此外,該公司的财務杠杆率非常低,過去三年的資産負債率低于15%,截至2021年6月底僅為12%,而資本投資(包括固定資産,長期股權投資)繼續萎縮。
<h3>扭轉晶片投資會成功嗎?</h3>
以前财務總監盛發強、王靜為核心的管理團隊最終于2021年初退出。2021年2月,盛發強、王晶與北京通源集團技術開發中心簽署股份轉讓協定,向京源集團轉讓5169萬股股份,向通遠聯合行動人英凱企業轉讓4418萬股,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共域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李明。
天眼資料顯示,一般領域是一個半導體投資平台,股東向上滲透主要為北京內建電路前沿晶片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主要集中在高端內建電路和專用晶片設計方向投資。李明曾擔任紫光國華和郭某研究技術董事長,探路者的新高管團隊也主要來自兩家公司。紫光國益是紫光集團半導體行業的上市公司,專注于內建電路晶片設計與開發領域。
顯然,李先生持有Pathfinder的控股權并重組管理層,旨在為晶片行業的投資和孵化創造一個平台。收購北京核心能源60%的股份是第一步。
內建電路(晶片)行業主要分為設計、生産、封裝三個環節,北京核心能源(包括子公司SI)目前的業務主要為LED晶片研發企業提供設計和技術服務,未來主營業務轉型為LED晶片自主研發和封裝。
根據Pathfinder披露的資料,北京核心能源目前的設計和技術服務業務正處于萎縮狀态。北京核心能源的淨資産由2019年的人民币3,418萬元減少至2021年5月的人民币1,540萬元,營業收入由2019年的人民币719萬元降至2020年的人民币209萬元。此外,北京核心能源自去年以來一直在虧損,今年前五個月虧損513萬元。
北京核心能源未來轉型的兩類業務也處于早期階段。迷你LED驅動晶片及封裝模組産品完成研發,在産品流水和驗證環節,驗證客戶包括三星、LG、中國TCL、海信、聚纖科技,微LED晶片進展較慢,目前仍在研發中。
事實上,Mini LED、Micro LED晶片行業有很多上市公司參與其中,尤其是Mini LED晶片技術趨于成熟,應用瓶頸主要展現在成本方面。來自三安光電(600703。SH)、華燦光電(300323.SZ),幹光光電(300102。SZ)三家上市公司,LED晶片設計、生産、密封業務近年來增長大多不理想,盈利能力也在下降。三安光電LED業務收入從2018年的67.3億元縮水至2020年的59.7億元,毛利率從44.7%降至24.5%。華燦光電的收入規模和毛利率也有所萎縮。
此外,LED晶片設計封裝與探路者原有的戶外用品在管道、客戶、供應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難以發揮協同效應。而探路者全現金收購,需要依靠業績補償條款來限制交易對手,而薪酬條款較為寬松,觸發的補償義務僅為1.09億元購買探路者股份,并作為最高賠償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收購動議的投票中,Pathfinder的獨立董事王偉以"未來收益的可實作性無法準确判斷"為由投了棄權票。
在某種程度上,探路者的股價在過去三個交易日下跌,表明市場投資者也"無法确定地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