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果新貴”蜂糖李何以走紅?

作者:陝西觀察
“水果新貴”蜂糖李何以走紅?

成熟期的蜂糖李青中帶黃,挂着果霜,看起來非常誘人。

今夏,一種号稱“李子中的愛馬仕”的水果——蜂糖李在各大電商平台迅速走紅。随之而來的是線上線下蜂糖李的熱銷。

在所有的李子當中,蜂糖李都是很特别的存在。這種原産于貴州省安順市鎮甯縣的李子,青中帶黃的外皮挂着粉白色的果霜,看着十厘清爽。因為又脆又甜的口感,上市後備受青睐,平均三四十元一斤,熱度堪比幾年前的網紅水果“陽光玫瑰”。

那麼,蜂糖李為何火熱“出圈”?其超高人氣還将維持多久?陝西省的蜂糖李市場潛力如何?

“水果新貴”市場熱度高

“水果新貴”蜂糖李何以走紅?

在西安市一家大型水果超市,蜂糖李零賣價達到38.5一斤。

8月16日,西安市民王慧從電商平台購買的蜂糖李到貨。打開一看,個頭統一的蜂糖李很是新鮮,咬一口汁水豐盈、脆爽甜蜜。

“昨天才下單,今天就到了。都是優質大果,不光顔值高,味道也不錯,就是價格有些貴。”王慧告訴記者,她買的是正宗的貴州蜂糖李,1.5公斤裝原價108元,用了優惠券後花了88元。

25歲的王慧是蜂糖李的忠實“粉絲”。今年夏季蜂糖李上市後,她隔三差五就要買上幾斤。最近,蜂糖李剛下市,各大商超已難尋其蹤影。于是,被“種草”的她改從線上購買,“再過一段時間,網上也買不到了,想吃得等到一年之後。”

品相好、價格高、口感佳,蜂糖李的潛力消費群體與日俱增。對此,在西北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從事果品批發的蔡建奇深有體會。

“今年,不管是貴州、四川,還是陝西、新疆等地的蜂糖李都賣得比較好。散裝批發價一斤最低20多元,禮盒裝算下來均價30元。就這,來晚了都買不到。”蔡建奇稱,這幾天,不斷有人來店裡咨詢,一聽下市都唉聲歎氣,“這種李子糖度高,不耐儲存,除了冷庫外,市場上現在幾乎沒有現貨。”

在雨潤西安農副産品全球采購中心,做了多年水果生意的商戶李文峰今年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蜂糖李的火熱。“6月,貴州的蜂糖李剛上市時,單價高達五六十元一斤,随後穩定在35元左右。這種高端水果我原以為賣不動,沒想到根本不用愁,不管批發還是零售,每天的走貨量都不少。”瞅準這一商機,一個多月前,李文峰又開始賣起了其他産地的蜂糖李。

相較大型水果批發市場和商超,一些小型水果店的蜂糖李也呈熱銷态勢。“我們是上個月開始賣的,價格在28元至35元不等。”西安市未央路一家水果店店員表示,店裡的蜂糖李每天都能銷售一空,單日銷售額達1000餘元。

作為一種小衆時令水果,蜂糖李雖然自帶“網紅體質”,但其市場占比較小,普通消費群體消費力不夠。多位經營戶表示,從體量上來看,蜂糖李在目前李子的整體銷量中占比不到十分之一,其市場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陝西蜂糖李獨具優勢

“水果新貴”蜂糖李何以走紅?

每年蜂糖李成熟季,楊興剛都會仔細挑選每一顆李子。

初秋,石泉縣城關鎮雙橋村的李子園郁郁蔥蔥。剛卸完果子的樹上,還能聞到豐收後的甜蜜氣息。園子裡,勞工們正忙着清園、施肥,歡聲笑語遍布山坡。

“大家都精心點,得嚴格按照我的要求來。”在一棵蜂糖李樹下,楊興剛帶着一夥人開溝撒肥,忙得不亦樂乎,“這可是咱的‘搖錢樹’,管得好了,明年産量還會更高。”

作為陝南地區最早從事蜂糖李種植的農戶之一,38歲的楊興剛這幾年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家門口的這片坡地上。引種栽培蜂糖李、成立蜂糖李休閑觀光公司、培育苗木帶動農戶共同種植……2016年,他從貴州引進蜂糖李種苗在當地進行試種。經過多年經營,如今已發展到3000畝。

“今年我們的挂果面積達100畝,7月中旬上市後,每天光線上銷量就有2000公斤,一個月就賣完了。”說起今年的蜂糖李銷售,楊興剛滿臉帶笑,“零售的話,根據大小及品相,每斤30元至50元。論個賣的話,好一點的能賣到10元。”

為了避免蜂糖李在運輸過程中因磕碰造成爛果現象,楊興剛在包裝上采用“一坑一果”的方式,每個蜂糖李都有屬于自己的“小單間”。“我們的蜂糖李糖度在17度至23度之間,經過采摘、篩選、稱重、裝箱等流程後銷往全國各地。”楊興剛稱,寄出去的果子,每顆都經過仔細挑選,個頭大小均勻,果面光滑整潔。

好品質讓蜂糖李邁入“高端水果”行列,而高效益則讓這一産業的熱度持續不下。記者調查發現,這幾年,從關中到陝南,蜂糖李已在陝西省多地“生根發芽”,種植規模也在逐年擴增。除了原産地貴州外,四川、山東、河北等地的蜂糖李也是異軍突起。

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李子,陝西蜂糖李仍能穩占一席之地,原因何在?在楊興剛看來,相比之下,陝西省蜂糖李不論是個頭還是口感,都和貴州蜂糖李差别不大,但最大的優勢是成熟期晚,錯峰上市。

“咱們的蜂糖李比貴州晚一個月成熟,大概在7月10日上市,8月10日下市,正好處于市場空檔期,既不會擠占早熟李子的市場,也不影響中晚熟品種的銷售,優勢比較明顯。”楊興剛說。

李子雖好擴種需謹慎

“水果新貴”蜂糖李何以走紅?

楊興剛的果園裡,幾名勞工正忙着給剛采摘的蜂糖李篩選、包裝。

通過走訪調查,記者發現,由于定位高端,目前市場上的蜂糖李相對稀缺,其市場前景和商業潛力廣闊。與此同時,雖然電商平台炒得火熱,但因其價格是其他李子的幾倍,普通群體的消費度和接受度不是很高。

“我們這兒的蜂糖李剛開始賣到39.8元一斤,有些人一看價格就放棄了。”盒馬鮮生西安盛龍廣場店一店員告訴記者,自打蜂糖李上市後,每天都有不少市民被其出衆的品相所吸引,但也因标價而大感驚訝。

陝西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馮煜雯表示,和“陽光玫瑰”一樣,蜂糖李也是以高糖度走紅市場的高端時令水果,才火了兩三年,很多人沒有吃過,有一個市場認知的過程。

“就蜂糖李而言,其最大的優勢在于時令性和稀缺性,消費者大多是為了嘗鮮才購買。”馮煜雯告訴記者,目前,國内大部分蜂糖李市場還處于成長期,在做好品質的同時,需要提升市場認知,讓更多的消費群體所接受。而且随着目前水果消費市場綠色化、零食化、國潮化等新趨勢,還需注入更多的營養價值和文化潮流價值,進一步豐富産品屬性。

那麼,蜂糖李為何能火速“出圈”?馮煜雯認為,蜂糖李因其獨特的離核品種、肉厚多汁的優良品質、高顔值的品相及香甜如蜜的口感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與此同時,随着蜂糖李持續“走紅”,其每畝幾萬元的收益也讓很多種植戶躍躍欲試。拿石泉縣來說,近幾年在楊興剛的帶動下,城關鎮的蜂糖李種植面積已超過5000畝。不僅如此,周邊的漢陰、甯陝、旬陽、紫陽等地也在大力發展這一産業。

價高又好賣,對于種植戶來說,蜂糖李似乎是“天選”新品種。其實,未必如此。長期關注農村發展,馮煜雯也注意到了這一點:“蜂糖李投入成本較高,極易受氣候影響,需要好幾年才能開始盈利。進入豐産期需要五六年時間,即便是今年引種,豐産後仍會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可能。同時,由于蜂糖李儲存期較短,因而對銷售、運輸、存儲、加工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在發展時應慎重考慮,不能盲目引種、擴種。”(記者 賴雅芬)

來源:陝西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