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作者:爽爽地倚桑

#中國式浪漫##倚桑軒詞##古籍中的曆史#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門外孜然香味撲鼻,一列紅燈籠下,有大大的一個紅字招牌「」(biáng)。

【滿庭芳·七夕面面香】

仙鵲于飛,星漢微微,探古尋訪 。

香江秋雨,風露又相逢。

七夕幽情浪漫,訪文彙、再臨佐敦。

小燈籠,孜然辣子,未食也情鐘。

半首滿庭芳為食詞上阕,伴朕尋訪源于古關中之手擀拉麵。亦乞巧節之浪漫乎?

西九龍高鐵站近佐敦文彙街那邊,有一間挂了一列令人發思古幽情的中國紅燈籠,一個筆畫特繁的紅色招牌大字「 」就挂在入門的當眼處,大部分香港人讀不出,也解不透這是個什麼字。但每經過這家店,遠遠就嗅得一陣油潑辣子和孜然的香氣,令人垂涎。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店内餐牌的黑色封面,也大大的印住這讀音biáng的「」字。

根據大陸陝西師範大學學者熊建軍、張志春及郭芹納三人的考證及整理,這個基于有音無字的陝西方言而臆造的新字,本字應該是「餅」字。原來自古以來,用擀面餅的手法壓制出薄片再放入滾湯之中的食法,叫「湯餅」,這也是滾湯煮面的雛型。陝西人将面條叫作biáng 的源頭在此。

至于這一間開在佐敦的隐世小店,所賣的是一種南方人很少吃得到的,用關中古法制成的手擀拉面。那面條的形狀就像古人的褲頭帶那麼寬,一條過又寬又長地放入碗中,幾乎讓你要擔張梯才吃得成的一碗麵,就叫做biáng biáng面。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一碗褲帶那麼寬,要擔梯才吃到那麼長的麵。

這一個「」字,當中的筆畫幾乎寫盡了上天下地,河、川、心、月,也暗諷了世态炎涼。這個讀作「biáng」的臆造方言字「 」,火遍關中後,終于來到南方的香港。

據倚桑訪尋所得,要寫出這個字,是有口訣的:「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挂麻糖;推了車車走鹹陽。」

原來一切就從古代鹹陽的一家手擀麵館談起。

未談典故,肚困咕咕,饑腸辘辘下,還是即時;馬上;立刻把餐牌打開,先點幾個吃的再談。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涼拌面筋及蓮藕。

涼菜方面,素的我特别鐘情那一味鮮西芹拌腐竹,其次是貓耳朵(陳醋雲耳)。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西芹中拌有中芹菜,應該稱為雙芹腐竹。

葷的方面,五香驢肉是冷盤中的特色。所謂:「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陝西人提起這一味,聲音都震揚起來。但身在香港,為食大㕑不會點牠。還是等待人到關中,再試此名物吧。

要吃葷的,我選孜然花椒羊架,更為靠譜。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五香驢肉,一看便知是真空包裝由産地直送的。

香煎羊架賣相像香港大排檔的椒鹽焗制法。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香煎羊架,我會改用孜孜花椒焗。

辣子雞這一味,被辣子蝦取代了。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辣子蝦

辣子蝦當脫胎自辣子雞,這是相當聰明的改動。香港的冰鮮雞肉不鮮味又寡,換作蝦子,一定更加鮮嫰可口的。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麻辣大盤雞

孜然羊肉絲,适合喜歡吃小炒的食客。要大口吃肉,就選羊架為上。

下面這道片片魚鍋泛滿紅油,當是道地煮法。對關中人來說是不辣的,但南方一般食客就未必受得住這滿鍋紅油的調味了。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泛滿紅油的片片魚鍋

說到南方人口味,為食大㕑留意到餐牌中那道地軟炒蛋。應該特别适合廣府人吃。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地軟,又稱地蕨皮,俗名地皮菜,是陝北蕭縣道地特色小吃。這一道類似粵菜桂花炒蛋的菜式,由地蕨皮、雞蛋、蔥等快炒而成。

地軟含豐富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特别是當中有一種成分可以抑制大腦中的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故能對老年癡呆症産生療效。是以成為了近年比較火紅的健康食品。

此外, 地軟有降脂明目;清熱降火;并對燒傷、燙傷及瘡瘍腫毒有輔助治療作用;同時更具有補虛益氣,滋養肝腎的功效。是以這碟炒蛋賣得比從前貴,是可以了解的。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餃子,我選茴香餡兒的。

主食方面,茴香餃子和炸餃子都不錯。餡料有韭菜及芹菜配豬肉、牛肉和羊肉。可按個人喜好下單即制。當然比吃冰凍了不知多久的預制品好吃。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炸餃子也是即叫即包即炸的

但最道地的,還是先來個臘汁肉夾馍,加一碗「biáng biáng面」,最為靠譜。

倚桑當然不會錯過,将菜單浏覽一遍後,當機立斷,下單。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未經拌勻的面上加了辣子,再潑下滾油才上桌。

下單後,玻璃櫥窗内傳來「biáng biáng」的撻面條聲,由此可知這條有若褲頭帶般又寬又長的面條也是即叫即制的。面團先擀至光滑,切成厚條後以雙手手指扣緊向兩邊拉扯成褲帶一般寬而長的一條闊面條,拉的過程中不時把面條向桌面摔撻,撞擊出「biáng biáng」的聲音。陝西八大怪中:「面條像褲帶」,指的就是這樣拉扯摔成的「biáng biáng」麵。這褲帶般的闊面條拉成後,比較講究意頭的會把整條丢進滾水中渌熟,寓意長壽,也因樣子而俗稱褲帶麵。在今日的鹹陽老店,窦家麵,面條是先被撕成面片再下鍋煮的,這樣就不易黏在一起而且快熟。面片熟後,加入綠色蔬菜,白聲蒜頭紅色辣子,最後潑上黃色的滾油,登是香氣四溢,趁熱上桌。

至于這個「」字的來源,有兩個典故。

比較古老的可追溯到秦朝,傳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定都鹹陽,吃厭了宮中山珍海味,食欲不振,一位内侍臣到鹹陽市上買了碗風靡關中,百姓百吃不厭,色香味俱全的麵食回來,始皇一吃登時胃口大開,問道:「這是什麼,竟然如此美味。」侍臣回答:「民間都稱biángbiáng面,但不知如何寫法。」始皇覺得既然這碗面已為「禦用」,就禦賜一個新造的字給它,于是造了字形複雜的「」字,以示高貴,而讀音依舊。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biáng biáng面的「」字寫法

另一個典故與落難秀才有關。相傳古鹹陽有一窮秀才,流落街頭之際,途經麵館,聽見裡面傳來陣陣撻擊面條聲音,夾住陣陣油潑辣子的香味。他餓得沒法子了,就不顧一切進去叫了一碗麵吃了。之後才發覺自己囊空如洗,惟有哀求老闆,願替他的麵店寫個招牌,替代麵錢。誰知老闆有意為難秀才,說這碗麵隻有音無字,諒書生寫不出來。秀才急中智生,硬把這biángbiáng面的biáng字杜撰成這個「」字,還煞有介事配上造字口訣,說得頭頭是道,果然說服了老闆,不單不收他麵錢,更把這個寫盡了上天下地,河川心月,也暗諷了世态炎涼的臆造出來的「 」字,用作招牌。這就是門外那個不知字義和發音的紅色招牌大字的來曆。

這個字,直至今天,仍樹立在古都鹹陽的面食街頭,成為陝西人咥面的圖騰标誌。

兩個典故,倚桑比較喜歡後者,同是書生,相憐故。

說時遲,那時快,一客臘汁肉夾馍及麵配乳香雞翼已經呈現眼前。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臘汁肉夾馍

如果是素食者,可以點洋芋絲夾馍或以白馍夾素菜吃。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未經拌勻的麵。

瞧碗内面條,果如褲帶般又寬又長,用筷子将碗底醬料與面條上的油潑辣子拌均勻,隻見面前紅黃綠白、色香俱全的褲帶寬面條,紅油赤醬,煞是饞人。碗旁是一小碟随麵奉上的乳香雞翼。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外面咯嘣脆裡面嫰滑帶腐乳香的炸雞翼

咦,不是說香港的雞不好吃嗎?為何還叫雞呢?

各位有所不知,我之前說的是整隻的冰鮮雞。但這道乳香雞翼,用的是急凍雞中翼。用南乳醬腌好的雞翼用脆漿裹好再炸,外脆内嫰帶南乳香,比号稱加了十多種香料的肯德基炸雞不知好吃多少倍!而且成本效益特别高,正是「抵食夾大件」,是此店比較受歡迎的麵食配料,與其他澆頭不同,是用小碟裝盛另上的。

這是香港的店家吸收了外國炸雞做法自創出的特色澆頭。正宗的做法,應該是加上肉臊子或炸醬和大量辣子、紅椒粉作澆頭,再潑入大匙滾油就上桌的。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把炸雞翼放進拌勻了的面條中,登時食欲大增。

南乳,又叫紅曲腐乳。外表棗紅色,裡面黃色,帶濃郁脂香及微微酒味。傳到沖繩島後,有個更典雅豔麗的名字曰:唐芙蓉。這塊由紅曲發酵釀制成的赤紅小方磚,是這家店的特色乳香雞翼的靈魂所在。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乳香雞翼的靈魂腐乳:筆者購自疏球的唐芙蓉。

一客袖珍版的肉夾馍,一碗外配三隻南乳炸雞翅的褲帶油辣子拌麵,管飽!

大口咥面之際,覺得有點幹,可以請㕑娘給你盛碗免費的面湯。年輕人會喜好加一罐西安産的冰峯汽水或酸梅湯。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冰峯是西安人的可樂。

無酒不歡的陝西老鄉則來幾瓶稠酒,大口咥面,再喝一大啖稠酒,以解鄉愁。

當此乞巧佳期,倚桑選擇慢嚥輕嘗這隻以唐芙蓉調制之雞翅膀,再一邊吃上可能傳自先秦古法的油潑辣子擀拉麵條;一邊發思古之幽情。想當年統一六國的始皇帝,和我吃的雖然是同一款麵,但他也吃不到跟我面前一樣的特色乳香炸雞翅哦!在七夕有這般的享受,可否算得上中國式的浪漫呢?

結賬時,才猛然發現自己忘記了帶現金,居然也是囊空如洗。如果不是身上還有一張八達通,就登時陷入那位鹹陽落難秀才之窘境矣。何浪漫之有?

吃貨的浪漫?尋訪古關中biáng biáng面

在香港,這張八達通付款卡,有備無患。

@爽爽地倚桑#中國式浪漫##倚桑軒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