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往最深處想,沿着故事發展說,麻煩各位看官點選“關注”,更友善地和作者溝通、和讀者分享,一起體味人間百态。

文、編輯✎往史裡說

恺撒是羅馬共和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公元前58年率領羅馬軍隊發動了高盧戰争,持續了8年的征戰最終征服了整個山北高盧地區。

高盧戰争是恺撒政治事業的重要轉折點,也是羅馬曆史上的一次重要軍事征服。

在高盧戰争開始前,高盧地區的各個部落之間存在内部鬥争,并對羅馬展開入侵。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恺撒利用這些内外交錯的戰争局勢,以打擊對羅馬構成威脅的部落為借口,發動了高盧戰争。

恺撒先後征服了高盧北部的部落,并将這一地區納入羅馬帝國的統治。

高盧戰争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公元前52年的阿列西亞戰鬥。在這場戰鬥中,恺撒擊敗了上司高盧部落聯盟的韋吉納,并徹底鎮壓了高盧地區的抵抗。

之後,恺撒用了一年的時間平定了各地的零星叛亂,最終完全征服了整個高盧地區。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高盧戰争的勝利奠定了恺撒政治事業的基礎。恺撒在戰争中展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和上司能力,增加了他在羅馬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和聲望。

此後,他逐漸擴大了自己的權力,并最終成為羅馬帝國的獨裁者。

恺撒的獨裁統治對羅馬帝國的演變産生了重要影響。他的獨裁統治為日後奧古斯都建立起始于的元首制創造了條件,奠定了羅馬帝國從共和制向帝制過渡的重要一步。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依靠同盟城鎮供應

結盟是古代世界各個國家保持自身實力并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羅馬人在發展過程中采取了結盟的政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法國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鸠分析了羅馬的各種同盟者,得出結論稱羅馬之是以逐漸發展和強大起來,正是依靠了這些同盟者的幫助。

他說:“羅馬征服的每一個民族都被他們利用來制服另外一些民族。”在山北高盧地區,部分城鎮早就與羅馬建立了同盟關系。公元前121年,高盧的愛杜依人與羅馬結盟。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在羅馬将軍恺撒的《高盧戰記》中,他提及了愛杜依人在戰争期間為羅馬軍隊提供糧草的事實。

特别是在戰争的開始階段,羅馬軍隊的糧草供應主要依靠各個同盟城鎮,比如在對厄爾維幾人作戰時,愛杜依人就為羅馬軍隊提供糧草。

恺撒還提到,愛杜依人中的杜諾列克斯在糧食運送上耍滑頭,故意拖延,導緻羅馬軍隊面臨缺乏糧草的困境。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為解決糧食供應問題,恺撒迅速轉向最大、庫存最充足的愛杜依邦市鎮畢布拉克德補給軍隊。

而在日耳曼王公阿裡奧維司都斯作戰之前,羅馬軍隊先在塞廣尼人最大的市鎮維松幾阿準備了糧食和其他供給物資。

當時,日耳曼人高大勇敢,讓羅馬軍隊普遍感到恐慌。恺撒在鼓舞士氣的演講中坦言:“我們有塞廣尼人、呂契人和林恭内斯人供應的糧食,田地裡的莊稼也已經成熟。”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公元前57年,恺撒主動出兵壓制比爾人及其它部落時,比爾人中的雷米人率先投降恺撒,并願意他進入他們自己的市鎮,為他提供糧食和其他物資的支援。

戰争越深入,這些同盟城鎮就持續不斷地向恺撒輸送糧食和戰略物資。綜上所述,羅馬的發展和實力壯大離不開與各種同盟者的合作。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強迫屈服城鎮繳納

在恺撒多次成功的軍事行動之後,他在高盧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許多高盧城鎮在羅馬軍隊的武力壓迫下,沒有進行抵抗,承認了羅馬的霸權。

當恺撒接受這些城鎮的投降時,他不僅索取了人質和武器,還迫使他們交納糧食,并且随時向他們征取糧食。

例如,在公元前56年,恺撒解釋了對文内幾個人部落發動戰争的原因時說:“因為那個地區缺乏谷物,小克拉蘇派出一些騎兵指揮官和軍團指揮官前往鄰近的各個部落征收谷物和給養。”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文内幾個人為了換取将小克拉蘇派來征收糧草的使者釋放,扣押了使者,結果導緻了戰争的爆發。

此外,在恺撒接受得裡諾旁得斯人投降時,他向他們索取了40名人質和供給軍團使用的糧食,并将門杜布拉久斯(一位得裡諾旁得斯人)遣返國内。

得裡諾旁得斯人迅速執行了他的指令,按照要求交出了人質和糧食。這些例子說明,當羅馬軍團在戰鬥中供給不足時,可以向屈服的城鎮征收糧食來應對困境。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除了在戰時向城鎮征繳糧食,羅馬軍團還依賴這些城鎮負擔非戰時所需的糧草和日常用品。公元前54年冬天,高盧發生了旱災,導緻糧食短缺。

恺撒将軍團分散開來,派遣他們到不同的地方度過冬天,這樣可以将軍隊的供應分攤給許多城鎮,避免由于軍隊集中在一處而導緻的糧食短缺問題。

然而,恺撒在高盧也遭受了一次重大的挫敗,他的副将薩賓弩斯和考達率領的一個半軍團被厄勃隆尼斯人圍攻并全軍覆沒。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厄勃隆尼斯人進攻之前,他們曾将谷物送到羅馬軍營。

此外,在高盧,恺撒還設立了負責收取這些城鎮供應的糧食的官員。

在欽那布姆對羅馬人的屠殺中,負責糧食供應的羅馬騎士該猶斯·富非烏斯·契坦遭到了殺害。恺撒也利用這次戰争期間積累了大量的糧食和其他供給品。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在愛杜依人的市鎮諾維奧洞納姆,恺撒将所有高盧的人質、糧食、公款以及他和士兵的行李都集中在那裡。

在公元前52年全高盧大起義時,愛杜依人背叛了恺撒,當恺撒占領了這個市鎮時,他發現了大量的糧食和其他供給品。

他們将能立即運走的物資全部搬上船,而剩下的物資則被投入河中或放火燒毀。可見,從屈服的城鎮擷取糧食也是恺撒擷取軍糧的一個重要途徑。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臨時搜集糧食和給養

羅馬軍團在高盧各城鎮下屬的盟友面前使用武力威脅,強迫他們向軍團供應糧食和其他給養。

然而,即使是最忠實的盟友愛杜依人也會故意拖延提供糧食給羅馬軍團,更不用說那些被迫屈服的城鎮了。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是以,在戰場上,恺撒經常采取其他手段臨時搜集糧食。這些手段的最大特點是直接掠奪,恺撒認為這是在供應匮乏時最有效且最頻繁使用的方法。

以這種方式索取糧食雖然具有侵略性,但對恺撒來說,這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手段,可以在他面臨糧食短缺時解決供應問題。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恺撒在《高盧戰記》的第三卷及之後的章節多次提到了他使用的這種采糧手段。

他經常派遣士兵去敵對部族的村莊和城鎮直接搶奪糧食,他們的目标是平民和羅馬的敵人。羅馬人還經常搶收敵人的莊稼,将其當作自己的物資庫存。

舉例來說,當恺撒第一次渡過萊茵河進入蘇剛布裡人的領土時,在燒毀了所有的村莊和房屋、收割了谷物之後,才進軍烏皮人的境内。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這些描述揭示了恺撒在軍事行動中使用掠奪手段來解決糧食供應問題的政策。

他認為這種直接掠奪的方式是最有效的,因為它能夠快速地為軍隊提供必要的糧食和其他物資,并削弱敵對部族的實力。

恺撒故意使用這種手段來讓敵人感受到他的軍事威脅,并同時為自己的軍隊提供充足的供給。這種掠奪行為展現了恺撒在高盧征服過程中的軍事能力和戰略手段。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在不列颠作戰期間,恺撒也派遣軍隊收割谷物,并将其運送到自己的營寨中。

公元前52年,高盧爆發了大規模起義,中部阿弗爾尼部落的青年族長韋欽和托列克斯與其他部落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羅馬人的侵略和暴政。

他們實施了焦土政策,即燒毀那些防禦工事不足以保障自身安全的市鎮和村莊,目的是割斷恺撒的直接搶奪糧食的途徑,防止羅馬人從這些地方擷取糧食和供給。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焦土政策确實給羅馬軍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使其糧食供應陷入危機。

這一事件反面證明了恺撒在高盧實施搶奪糧食的政策。圍攻阿凡曆古姆時,恺撒的軍隊正是因為這種政策而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

“恺撒在這個地方停留了一段時間,對他的軍隊進行了休整,并補充了其他供給,使他們得到充實,但也造成了損耗”。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在高盧戰争期間,供應軍隊糧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恺撒在每次戰鬥之前,都會先準備好足夠的糧食供應,然後再帶領車隊進入戰鬥。

在戰争進行期間,他也采取各種方式征集糧食,以確定軍隊的供應。當糧食短缺時,他甯願放棄有利的作戰時機。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正如之前提到的,當糧食供應不足時,恺撒甯願放棄對厄爾維幾人的追擊,而是去解決糧食供應的問題。

在圍攻阿凡曆古姆時,羅馬軍隊面臨着嚴重的糧食困難,士兵們多天沒有食物,隻能用從遠處驅來的家畜勉強度日。

恺撒看到士兵們饑餓和虛弱的狀況,決定停止對阿凡曆古姆的圍攻,隻是在士兵們的要求下才繼續前進。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恺撒非常重視軍隊的糧食供應,并采取了就地取糧的政策來解決糧草匮乏的問題。

盡管在高盧戰場上也遇到了糧草短缺的情況,但總體來說,他成功地保證了羅馬軍隊的糧食供應,使戰争程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就地取糧政策是恺撒在高盧戰争中的一個重要經濟政策。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他鼓勵軍隊在征戰的過程中尋找當地的糧食資源,并盡量避免完全依賴後勤供應線,這樣可以減少對糧草運輸的依賴,并解決了供應問題。

這種政策有效地保證了軍隊的糧食供應,使他們能夠繼續戰鬥,避免因為糧食的缺乏而影響戰争程序。

恺撒的就地取糧和以戰養戰的政策為高盧戰争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通過有效地解決糧食供應問題,他確定了軍隊的持續作戰能力,同時減輕了對後勤補給的壓力,使軍隊能夠更加自主地行動。

這種經濟政策的成功實施對于整個戰争的結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恺撒率領羅馬軍隊發動高盧戰争,持續8年,征服了整個山北地區

——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