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安又選了華為,不在乎“靈魂論”?

長安又選了華為,不在乎“靈魂論”?

“幫車企造好車”,是華為在智能汽車市場給自己的定位。

那麼,華為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幫手?至少對長安來說是的。

近些天,華為要再次“幫助”長安。

8月16日,長安汽車旗下獨立品牌深藍汽車官方通過社交平台發文宣布與華為簽署合作架構協定。深藍汽車官方向記者表示:雙方雙方将聚焦汽車智能化領域,共同推進新技術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研發與應用。

雖然雙方對此次合作細節并未做過多披露,但外界早已推測出一二,且更為緊要的是,業内似乎更關心的是,長安第二次“牽手”華為,是否對後者的智能化能力太過依賴?

長安不在乎“靈魂論”?

對于“華為到底造不造車”這個問題,自網際網路企業下場造車熱潮掀起至今,業内仍然議論紛紛。

今年年初,華為再次釋出了關于汽車業務的公告,明确表示:華為不造車,有效期為5年。

然而,即使華為方面不斷強調該公司“不單獨造車,而是和車企一起造車,造好車,造最好的車。”可由于華為與車企合作太過頻繁,合作深淺難評,車市處處可見華為的身影,便依然引起衆多遐想。

早前,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曾在股東大會上明确表示:“上汽不能接受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否則它就成了靈魂,上汽就成了軀體。上汽要把靈魂掌控在自己手中。”

于此,“靈魂論”在車企間流傳開來,一時間車企開始“謹慎”起來,但長安似乎并不為此感到焦慮。

長安又選了華為,不在乎“靈魂論”?

圖源:長安汽車

華為和長安此前早有合作,兩者聯合甯德時代共同打造了阿維塔。阿維塔相關車型采用的是華為HI模式,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并且雙方已在智駕系統上達成深度合作,華為最新智駕技術也将在阿維塔車型上率先應用。

據悉,阿維塔不僅搭載了華為提供的電機和電控,同時還使用了華為 ADS 高階智能輔助駕駛,以及不斷更新的鴻蒙車機系統,“含華量 ”很大。

此次深藍落實與華為合作,表明長安旗下的整車品牌将再次牽手華為,足見長安對華為的信任和依賴。

“智能平權”要靠華為“幫忙”?

今年6月底,深藍公布了全新的品牌定位、願景使命,也将品牌價值和戰略規劃做了進一步的闡釋。

彼時,深藍表示,其将通過“超級增程”和“深藍智能”兩張王牌來推進電動平權和智能平權,這也是深藍第一次明晰了自己的定位。

換言之,深藍主打的是成本效益,要讓15萬-20萬元價格級别的新能源汽車,同時具備更好的電動化和智能化配置。

目前業内多數認為,此次長安接力華為,無疑是要加強其“智能平權”的能力。在今年7月“深藍品牌戰略釋出會暨深藍第二款車型S7全國萬人傳遞活動”上,深藍方面曾表示:在發力智能化,提升智駕體驗上,深藍選擇業内知名的供應鍊企業開放協作,來加速自身産品與功能的推出,搶占市場。

長安又選了華為,不在乎“靈魂論”?

圖源:長安汽車

對于深藍和華為此次合作的“深淺”,業内已有較多猜想。

有猜測認為:“就力度和深度而言,如果将華為深入阿維塔功力比作100%,那麼深藍或許僅能達到七成左右。主要原因在于,以目前深藍的發展勢頭來看,有沒有華為加持對于自身影響并不是很大,或将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認為,長安汽車與華為有良好的合作與信任基礎,主機廠近年也對于如何在智能化領域與優勢企業展開合作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但深藍品牌的價格體系或許無法支援其應用華為最先進的智駕系統,雙方合作可能在合作研發或智能座艙等領域展開。

章弘提到,深藍品牌在三電技術和生産制造硬實力方面有着很強的積累,但在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領域仍有一定提升空間。華為目前在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方面都有不錯的積累,或許深藍汽車可以通過合作更好地參與到競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