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家漢庭,五星酒店看了都害怕

作者:海報新聞

暑假來北京旅遊的人們可能已經發現,景點附近的快捷酒店價格奇高。

以即将到來的周末(8月12日-13日)為例,在攜程平台搜尋“快捷連鎖酒店”,如家酒店neo(前門大街店)要950元/晚,漢庭酒店(天安門廣場前門店)要812元/晚,速8酒店(前門大栅欄店)要775元/晚。

如果把“中端連鎖酒店”也納入考量,價格可以到達四位數左右。麗楓酒店(天安門廣場前門地鐵站店)要1122元/晚,全季酒店(西單店)要1079元/晚,桔子酒店(東單店)要982元/晚。

如家漢庭,五星酒店看了都害怕

攜程平台截圖

那麼如果把價格設定在“100-300元”的區間,在北京能住在哪兒?除了部分私人經營的小型家庭“旅館”、“招待所”之外,要麼是距市中心60公裡的八達嶺長城,要麼是距市中心120公裡的古北水鎮,甚至都沒有地鐵可直達。

快捷酒店,賺快錢?

7月去北京出差的李旺發現,已經很難找到一家能既滿足公司報帳額度,又符合商旅要求的快捷經濟酒店了。

“3月來北京出差時,500元還能住在東二三環附近。”李旺不死心,直接搜尋如家、漢庭、速八等快捷經濟酒店,把距離框定在四環内緊鄰地鐵站的地方,結果發現北京三環附近如家等經濟酒店均價在800元至千元不等。

他終于接受了這個事實:北京快捷酒店漲價了,需要向公司财務申請更高的報帳額度了。

即将來北京旅遊的箫鵬對于水漲船高的酒店價格早有耳聞,他有個訂酒店三步走法則,第一步多平台全網比價,第二步找當地人打聽一些不為人知的捷徑,尋找價格低但交通極其友善的寶藏住處。

但即便下功夫找到了“價格窪地”,一晚的價格也要超過400元。于是他不得不邁出了第三步:發了“北京的親友們,有人有協定酒店嗎”的朋友圈。

得益于豐富的人脈資源,箫鵬最終以400元/晚的員工價拿到了市價超過1600元的五星級酒店。

“在北京訂酒店,唯一的捷徑就是走捷徑”,這是他得出的方法論。

像箫鵬這樣的幸運兒屈指可數,更多還是如同正在為報帳發愁的李旺這樣的人。除北京等大都市,旅遊城市的快捷酒店同樣給了消費者當頭一棒。

暑期去青島旅遊的盧女士同樣在酒店價格上犯難。7月下旬帶全家去青島泡海澡的她,準備在八大關、五四廣場和青島站等景點集中區訂兩間快捷酒店。而她發現五四廣場等景點附近的漢庭大約在800元左右,兩間三晚加起來光房費就要花4000元。

“好容易看到有個如家420元,趕緊點進去準備搶,結果發現是8平米的單人間。”

最終盧女士選擇了住在離景點20公裡外的李滄區的漢庭酒店,每間600元的價格還算勉強可以接受。而一共省下的1000元房費,盧女士用來租了車,在各大景點間穿梭。

一二線城市的快捷型、經濟型酒店價格集體上漲并不是新鮮事。今年疫情防控放開之後,“酒店貴”的話題就一直挂在了熱榜上,前有#速8酒店五一價格漲超2000元#,後有#月薪2萬住不起如家漢庭#。

春節先複蘇了個人和家庭出遊,緊接着掀起了商務差旅的浪潮,随後又緊鑼密鼓先後逢上清明、五一、端午,過了6月直接奔暑假,人們出遊的熱情一路高漲,酒店的價格也立馬跟上了腳步。

熱門地段的低端連鎖突破500元,中端連鎖600元往上,高端連鎖逼近千元大關。

經濟酒店不經濟,快捷酒店賺快錢。到底是誰給的底氣?

誰推高了快捷酒店的價格?

不僅是快捷酒店在變貴,自從今年以來,酒店業整體的價格就是一路上揚的趨勢。

酒店業早就預判到了。首旅集團在2022Q4電話會議中就已經表明,未來三年“平均房價在2019年的水準上會有15%左右的上升”。錦江也預計今年單客房實際營業收入有望達到兩位數增長。

而其中快捷連鎖酒店上漲趨勢最猛也是事實。據錦江、華住2023Q1财報顯示,中高端房間價格相比去年同期分别隻漲了13%和17.9%,但經濟型酒店卻分别大漲16.7%和21.6%。

早在五一漲價排行榜中,如家、漢庭、錦江之星等經濟型酒店就已經突破了700元一晚。

漲價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供求缺口所緻。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告訴有意思報告,需求端的商務旅行及旅遊度假出現了強勁的複蘇。然而在供給端,經曆了疫情三年,國内酒店供給量大幅減少。按照中國飯店協會的統計,截止2022年年初,國内酒店數量較疫情前減少了約8.6萬家,降幅約25%,客房總數較疫情前減少了約47萬間,降幅約24.7%。

與需求端的快速反彈相比,供給端的修複則需要相對較長的周期,是以價格上漲是一個必然結果。

與此同時,華住等幾家大型的酒店集團顯示,集團旗下的酒店結構都在進行廣泛的調整。

簡單說,就是華住、錦江和大集團紛紛在提升旗下中高端檔酒店的占比。

原本以漢庭這種經濟型酒店為主的華住集團,先後推出了中端品牌“全季”和高端品牌“禧玥”和“漫心”,後來又收購了桔子水晶、花間堂等品牌。在第一季度華住新開業的262家門店裡,中高端酒店占比也在穩步提升。

而擁有鉑濤集團和維也納酒店的錦江集團,已經是全國第一大酒店集團。其财報顯示,新增中端酒店的客房數量占比超六成。

在提高中高端酒店占比的同時,大酒店集團們在減少經濟型酒店的數量。

如今年一季度裡,華住主動關閉了低品質和表現欠佳的經濟型軟品牌酒店和漢庭1.0的産品共計122家。

據業内人士,盈利資料是酒店集團們調整的根本原因。高端酒店産品盈利更高,由于閱聽人穩定,也更少受到經濟形勢不好的沖擊。

除了供需關系之外,經濟酒店的“更新成本”,自然也需要消費者來負擔。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告訴有意思報告,以前的快捷酒店往往在兩極中的低極,價格低同時品質也差,但是近些年快捷酒店都在做明顯的更新,衛生條件改善、品質提升,這些成本的投入,最終會展現在價格上。

比如東呈酒店集團旗下的快捷酒店“城市便捷”,自2006年誕生起就曆經了四次疊代,提出“房間大一點”、“服務好一點”、“地段好一點”、“早餐多一點”等更新的方向。細節上,比如走廊上的12mm加厚吸音地毯、客房中55mm加厚門身以及房間内16mm三層中空玻璃等新更新的細節,這些最終就會指向“價格高一點”。

快捷酒店“昂貴”還有感官上的錯覺。疫情期間供大于求,不少酒店價格都“打骨折”,但事實上在疫情前的2019年,酒店普遍的價格就已經較高。

在咨詢公司工作的侯陽曾需要頻繁出差,他清楚地記得2019年的時候公司差旅費中“住宿”一項,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标準就已經漲到了800元/晚。

“800元其實也不算誇張,北京二環位置的桔子水晶酒店有時候一晚800元都摟不住”,侯陽說。

程超功分析認為,年初以來國内各星級酒店平均房價同比漲幅較高,主要是受2022年同期低基數效應影響。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酒店的平均房價基本可以被認為是回歸正常價格水準。

以經濟型酒店為例,截至7月31日,2023年國内經濟型酒店的平均房價較2019年全年的平均房價相比僅上漲7.1%。

想住成本效益高的酒店,還有可能嗎?

曾經除了酒店集團旗下的經濟酒店,消費者們還能搜到不少小企業的連鎖快捷酒店品牌,如“某某驿站/商旅酒店”等。

但在酒店發展黃金期,酒店集團們跑馬圈地,快速發展。如今酒店連鎖化的程序越來越快,分到的蛋糕也越來越多。中國酒店行業2022年的整體連鎖化率已經達到了35%,也正是這不到四成的連鎖酒店貢獻了全行業近七成的營收。

酒店集團們的連鎖率越來越高,單打獨鬥的散戶商家們則“更難生存。”

當景點、交通樞紐等核心好地段都已經被酒店集團們的旗下品牌占據,而這些酒店又價格不菲時,給消費者的直覺感受就是“便宜的酒店不好找”。

那麼想住成本效益高的酒店,還有可能嗎?

像盧女士這樣“以距離換低價”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在遠離市中心和景點的位置找酒店,會發現其價格也在呈斷崖式下滑。

即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隻要把理想距離設定稍微遠一點點,花快捷酒店的錢住星級酒店,也能實作。

以即将到來的周末(8月12日-13日)為例,在攜程平台上,位于豪華型酒店如北京銀保建國酒店僅需575元/晚,五星級酒店如北京中航泊悅酒店為699元/晚、北京英協萬達嘉華酒店為758元/晚。它們都不在知名景點附近,距離天安門有大概10公裡左右的距離。

消費者自然想住更便宜的酒店無可厚非,但也有業内人士表示,輿論導向全部“站在”消費者這邊也并非合理。

一方面,酒店的價格随着需求量增強而提高,是市場規律在發揮作用。另一方面,用輿論“綁架”價格可能會擾亂市場正常的調節機制發出噪音。如果因為暑假消費者多、酒店價格貴就要呼籲“限價”,那麼商家賺不到錢,投資積極性也減弱,整個酒店市場就會萎縮,甚至會挫傷整個旅遊行業的積極性。

經濟酒店不經濟,或許隻是現階段的問題。放長遠看,程超功表示,酒店供給也在快速恢複中,各大酒管集團也在開足馬力搶占優質物業,開店數量均在增長。預計下半年國内住宿業将基本恢複到供求平衡的狀态,價格基本回歸正常水準。

作者:屈博洋 郭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