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北洪水,蔡英文、賴清德以簡體字文章慰問,是否是一種善意?

作者:千年曆史千面遊

2023年的七八月份間,超級台風“杜蘇芮”襲擊華北,造成了某些地區的曆史最大降雨。京津冀地區的巨大降水量,引發了洪水。如今,這場天災還在肆虐東北、山西等地區,情況仍然不容樂觀。而十分罕見的是,台灣地區的上司人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參選代表賴清德,都以簡體字發文,對災區表示了慰問。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就在不久之前,台灣當局因為簡體字而引發的一次大型“雙标”事件。

華北洪水,蔡英文、賴清德以台灣字文章慰問,是否是一種善意?

那是在2023年的3月30日,就在中國大陸的“毒教材”事件發酵一年多以後,台灣民進黨當局,也将打擊目标鎖定在了教材上。他們舉行記者會,批評新北市政府,在給一群裡長教育訓練風力發電知識的時候,使用的教材是從大陸這邊的某大型電商平台上購買的,而教材裡的文字,是大陸通行多年的簡體字。他們諷刺新北市長侯友宜“連繁體字都守護不了”,并進一步上綱上線,将風力發電課程與“統戰”聯系了起來。

作為對這種批評的回應,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江怡臻對外宣稱,民進黨政府首腦蔡英文,在此前的公開信中曾經使用過簡體字;作為民進黨根據地之一的高雄市,其文化局釋出的官方刊物《文化高雄》中,也是用的簡體字;民進黨僑委會的教材中,也曾使用過簡體字。據此,她批評民進黨對人對己永遠是兩套标準,是不折不扣的“雙标黨”。

華北洪水,蔡英文、賴清德以台灣字文章慰問,是否是一種善意?

另外,台灣還曾有過其他針對簡體字的案件。3月14日,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在應對質詢時,曾經在簡報中使用過簡體字,結果同樣引來了民進黨的批評。

對于這些無聊的指控,台灣網友的話很有見地。他們紛紛說道:“看到簡體字就認為是‘統戰’,是不是民進黨已經被吓到看見黑影就以為見鬼?”,“台灣群眾時常會寫簡體字,是不是他們也被‘統戰’了?綠營的很多人,家具、衣服都是大陸制造,是不是也都被‘統戰’了?”,“做點兒對群眾有益的事吧,每天都在雞蛋裡挑骨頭,不累嗎?都很閑。”

華北洪水,蔡英文、賴清德以台灣字文章慰問,是否是一種善意?

簡體字和繁體字,是各有千秋的。簡體字筆畫簡單,易學易記,便于文化推廣;繁體字,文化符号更多,更能展現文字的真正含義。作為非文化研究者來說,簡體字用起來更加友善,自然推廣範圍更大;而繁體字則有着衆多的文化學者在用,而且古書上比比皆是,遠沒有到消亡的地步,也不需要什麼“守護”,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有一點毫無疑問,不管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中國的文字。給簡體字扣上政治帽子,确實是既沒有必要,也确實很無聊。

那麼,這次蔡英文和賴清德,又為何不再顧忌“雙标”,而在慰問文章中使用了簡體字呢?這是否是一種善意的表達呢?

華北洪水,蔡英文、賴清德以台灣字文章慰問,是否是一種善意?

應該說,善意肯定是有的。畢竟面對天災,面對生命和财産的巨大損失,如果民進黨當局仍然揪着政治對抗不放,就不隻是不顧是非的問題了,而是不近人情、沒有良知了。況且,在台灣爆發天災之時,大陸人民也曾積極捐款捐物,送去了一份愛心。作為台灣地區的上司人,用簡體字發一篇慰問文章,可以說是他們的本分。而既然是給大陸水災的慰問文章,自然要用大陸的官方文字簡體字,這是最起碼的常識。如果這次他們還使用繁體字,就顯得有些清高了。

但同時,他們這樣做的政治意義也很大。如今,2024年的台灣選舉正在推進,誰能争取更多的群眾支援,就可以在選舉中占據主動。在大災面前,利用群眾的善良,以一篇簡體字寫的文章來給自己加些分數,這對蔡英文和賴清德來講,都是惠而不費的。既然能給自己加分,不顧别人“雙标”的指責,用一下簡體字,又有何妨呢?

華北洪水,蔡英文、賴清德以台灣字文章慰問,是否是一種善意?

但是作為我們來講,絕不能因為蔡英文和賴清德釋放的所謂“善意”,就以為他們能集體“轉性”,開始正視“九二共識”,甚至是和平統一問題了。就在今年四月,蔡英文還曾經前往美國,宣揚自己的“獨”派論調。至于賴清德,更是“獨”得徹底,“獨”得明顯,“獨”得不加掩飾,甚至在大陸同胞的面前,都不避諱談“獨”。雖然在水災之前,已經進入執政末期的蔡英文雖然态度有所收斂,但是賴清德的“獨”派嘴臉卻仍然非常明顯。他們這樣的人,是不會因為一次祖國的水災,而改惡從善的。

而且,不管是台灣當局,還是其背後的美國大佬,最近都有加劇兩岸沖突的趨勢。美國最近加大了軍援力度,甚至有呼聲說,他們準備放棄已經千瘡百孔的烏克蘭,将對烏的援助轉向台灣。而這對蔡英文、賴清德這樣的“獨”派人物來說,這是個天大的喜訊,可以讓他們在不歸路上越走越遠。但是,這對台灣的人民來說,卻隻能說是一個噩夢,因為軍援來了,也就意味着債務來了。搞不好,未來的三十多年,他們将會不得不去為軍援買單。

華北洪水,蔡英文、賴清德以台灣字文章慰問,是否是一種善意?

明年,台灣的選舉将會有一個結果。但是,不管最終上台的是賴清德,還是國民黨的代表侯友宜,恐怕對和平統一都不會有實質性的促進,因為侯友宜也發表過“獨”派演說,個人立場已經非常明顯。而且,美國一定會在背後上下其手,影響中國的統一程序。這條路,仍然任重道遠。不過,改善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不在戰場上,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這個立場仍然是兩岸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國家的統一是大勢所趨,這一點,還是希望未來的台灣當局,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