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立秋 | 養生好時節

作者:康亦健
今日立秋 | 養生好時節

立秋節氣

農曆六月廿二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從立秋開始,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

立秋已至,但處暑未過,三伏天仍在繼續。此時“秋已立,暑難消”導緻秋燥症、肺系疾病等頻繁發生。是以,夏秋更替之際,換季養生顯得尤為重要。

今日立秋 | 養生好時節

立秋養生方法

01祛暑滋陰

醫學專家認為,夏秋之交,燥氣上升,易傷津液。是以,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适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鳳梨、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辛辣油膩之物。

02艾灸理療

中醫上,秋季養生以“養收”為原則。立秋後陽氣減弱,禦外能力減弱,身體易受寒涼。人會出現體虛、感冒流涕、過敏發燒、失眠多夢等症狀。此時合理地進行艾灸可以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陽氣、調和氣血的目的,可抵禦即将到來的冬季寒氣。

03調理脾胃,養陰補虛

立秋後,氣溫依舊很高,空氣濕度也較大,容易給人體帶來陰陽失調、氣血不足、濕寒入體等問題。脾胃在這種冷熱刺激中容易發生不适。這時應盡量少吃寒涼食物。調理脾胃應側重于清熱、健脾,多吃開胃、易消化食物,可食用芡實、山藥等養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複。

04防燥養肺,調節心情

秋天空氣中水分減少,口渴咽幹、聲啞幹咳、皮膚幹燥等現象随之而來,即使喝一大杯水,也不解渴,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應多吃養陰潤肺防燥的食物,如蓮子、百合、銀耳、南瓜、枇把等。如出現口幹舌燥等情況,可以加用麥冬、石斛、太子參等。

05及時補水

秋燥耗傷陰津,導緻皮膚幹燥和體液大量丢失。按照醫學要求,正常人體除三餐外,一天還需要另外補充水分。

這對中老年人來說更為重要,如果中老年人能堅持一天主動飲用适量的水,對改善血液循環、防治心血管病大有裨益。

今日立秋 | 養生好時節

健康之路,健康坊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