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出台《未來研究與創新戰略》

作者:全球技術地圖
德國出台《未來研究與創新戰略》

2023年2月,德國朔爾茨政府出台《未來研究與創新戰略》,取代默克爾政府于2018年出台的《高技術戰略2025》(以下簡稱《戰略》),作為德國聯邦政府最新的科技創新頂層戰略規劃。通過《戰略》,德國将研究與創新視為政府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交叉議題,一方面将大力推動科學研究的發展,并注重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為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社會創新等各領域創新提供動力;另一方面将依靠研究與創新解決和應對經濟、社會和生态領域的關鍵任務,加速轉型程序。在與中國合作方面時,《戰略》提出必須權衡利益和風險,如是否涉及敏感技術、兩國科研人員開展合作時所獲得的資源和資訊是否對等。

當今,世界正面臨技術霸權競争、供應鍊危機、氣候變化、數字化轉型、自然災害等諸多問題和挑戰。德國政府認為,世界正處于關鍵性十年,德國的研究與創新優先事項必須有所改變。是以,德國聯邦内閣于2023年2月8日通過《未來研究與創新戰略》,将研究與創新統籌考慮,并将其納入各項政府議程。

目标

德國政府确立的總體目标包括:捍衛技術領先地位,提高競争力;加強從研究到應用的轉化,實作基礎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對新技術保持開放,吸收各種好的想法協助應對全球競争和氣候變化,并成功實作經濟現代化。另外,德國政府還希望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5%(2021年為3.13%),研發人員數量有所增加(2020年約為74萬人年),大學中外國科研人員的占比有所增加(2020年為13.3%),高技術部門的初創企業占比有所增加(2019年為3.58%),學術界創辦衍生企業的數量有所增加。

完善架構條件,促進科研發展與技術轉移

1. 夯實知識基礎

基礎研究是高技術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創新系統可持續的保證。對此,德國政府将繼續支援大學和大學外研究機構的發展,為其提供知識自由的環境、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充足的資金,確定德國持續産出國際公認的優秀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此外,德國政府将繼續維護國内研究基礎設施,同時參與國際大型研究基礎設施建設,為科研人員開展頂級科學研究創造條件。這些研究基礎設施未來還會與産業界共用,確定創新型的儀器設施和解決方案能夠獲得最佳應用,特别是在能源、材料和生物技術等關鍵領域。

2. 加速知識轉化

未來的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術界、産業界和社會各界之間思想、知識和技術的轉移轉化。對此,德國政府将以基礎研究為起點,建構涵蓋整個創新過程的技術轉移與創新生态系統,使研究成果成為創新成果,長期為德國發展服務。主要措施包括:通過未來基金(針對初創企業)、ERP特别基金(針對快速成長的企業)、歐洲創新理事會下設基金(針對從事突破性颠覆性創新的企業)等,支援德國企業從啟動到成長的各個階段都能獲得資金和所需技術,并高度重視非市場創新和未來技術開發,利用這些技術推動社會進步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加強融資支援,減少體制機制障礙,支援大學和大學外研究機構創辦更多衍生企業;設立德國技術轉移與創新機構(DATI),通過有效的思想、知識和技術轉移,幫助将研究成果轉化為應用,提高創新潛力;繼續發揮颠覆性技術創新資助機構(SPRIND)的作用,協助政府扮演風險投資者的角色,支援具有颠覆性創新潛力的高度創新想法;建構技術轉移與創業文化生态,發展具有國際吸引力的創新區,特别是在結構薄弱地區,以創新賦能區域發展。

3. 加強與歐洲及國際層面的合作

為保持和提高競争力,并應對全球挑戰,德國必須參與全球知識流動和創新程序。對此,德國将加強雙多邊合作,保護科學和研究的自由與安全,同時将積極提高大學和大學外研究機構對目前形勢的認識,制定和實施降低科研風險的措施。

在歐洲層面,德國政府将進一步推動歐洲研究區的發展,使其在塑造技術主權、實作可持續發展、保護生物多樣性、脫碳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支援科研人員更多參與“地平線歐洲”研發計劃,并在适應氣候變化、抗擊癌症、恢複海洋和水生态系統、建成氣候中性的智慧城市、確定土壤安全等五大歐盟重大任務方面作出更多貢獻;與法國就網絡安全、新一代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最重要的且面向未來的研究主題開展合作。

在國際層面,德國政府将:加強跨大西洋夥伴關系,擴大與美國、加拿大在關鍵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與拉美國家的研究與創新合作,充分挖掘這些國家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的潛力;在亞太地區尋求與價值觀相同的國家合作,在與中國合作時,必須權衡利益和風險,如是否涉及敏感技術、兩國科研人員開展合作時所獲得的資源和資訊是否對等等;加強與以色列的雙邊合作,助力德國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幫助非洲和中東地區國家建構本國科學體系,為德國開辟新的潛力和機會;推進德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支援學生和科研人員流動,吸引更多國際人才和合作夥伴。

4. 全面提升人才素質

向更具創新性、可持續性和韌性的科技、經濟和社會體系的轉型,需要以足夠的合格人員為基礎。對此,德國政府将創造教育機會,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廣泛經驗和技能,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應對未來挑戰。主要舉措包括:推動大學、聯邦部門研究機構和大學外研究機構的現代化治理、人員與組織結構改革,為所有級别的科研人員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如對年輕科學家進行有組織的教育訓練,使其在職業生涯早期階段盡快具備研究和技術轉移相關技能;修改現行的《移民法》,優化外來人員職業資格認證程式,并探索使用“積分制”,留住或吸引國外頂尖專業人員和技術勞工,同時要采取進一步措施,使相關人員及其親屬能夠永久融入德國社會,如提供語言教育訓練等;加強STEM基礎技能和21世紀所需的未來技能的培養,如資料能力、創業思維與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以滿足關鍵崗位對熟練勞動力的需求。

5. 制定靈活的研究與創新政策

未來幾年,德國必須有針對性地完善研究與創新系統,以確定競争力,并創造條件,快速有效地應對不可預見的事件。對此,德國政府将:繼續為科技領域和科研機構提供資金保障,確定科研人員的必要自由;推動資助政策和工具更具靈活性、開放性和靈活性,使其能對短期需求及時響應,如在以任務為導向的研究與創新資助中采用“競賽制”;建立一個法律架構,為現實實驗室(一種創新與監管試驗區)提供統一的、創新友好的監管環境,允許在其範圍内自由地對相關創新型解決方案進行驗證;強化開放式創新,探索更多利用黑客馬拉松、挑戰賽等方式,挖掘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創新;加強與學術界、産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合作,確定更廣泛地利用開放擷取、開放科學、開放資料和開放創新的可能性;加強政府采購的應用,使其成為推動創新的有力工具;進一步開發戰略預見工具,及早預判中長期風險與挑戰,識别相關機遇與可能性,謀劃潛在的應對和發展方案。

6. 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研究和創新

在社會方面,市政當局、民間社會組織、中小企業和社會企業家應當被納入研究與創新程序。對此,德國政府将:支援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進一步參與創新,如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數字化解決方案,支援創新型技術的驗證、标準化和采用,利用歐盟結構基金強化中小企業能力建設等;支援民間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研究與創新,如成立公民研究委員會或現實實驗室,尤其是要讓年輕人參與進來;建立對話或協商機制,使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都能參與制定研究與創新相關戰略和舉措;建構更加開放和多元的研究與創新文化,如增加女性大學教授和初創企業創始人的比例。

利用研究與創新,加速轉型程序

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的核心任務,德國政府認為,可持續發展需要巨大的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的研究與創新能夠有效協調解決和應對經濟、社會和生态領域的關鍵任務。結合國家政治、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需求,德國政府提出了六項重大任務。

1. 確定德國和歐洲的數字和技術主權

主要措施包括:繼續加強與技術和數字主權高度相關的基礎研究,含好奇心驅動和面向應用的基礎研究;開發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尖端技術,并部署至研究基礎設施中;利用大型研究基礎設施及其獨特資料庫的潛力,開發創新型解決方案,處理大量高度複雜的資料,并快速應用至産業界和社會各領域中;促進生物技術與數字化、微型化和人工智能等其他尖端技術相結合,為德國生物價值鍊提供新動力,特别是要促進材料研究的生物化,即将生物學的知識、原理和機制等應用在材料研究中;建立材料領域的“數字孿生”,助力實作材料的無縫虛拟設計;大力發展增材制造技術,為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促進匿名化相關技術和創新型解決方案的發展,使資料更容易獲得和使用;開發和測試針對研究領域的網絡安全架構,提高研究領域的網絡安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光子等數字化相關技術,助力德國和歐洲層面的創新;建構充滿活力的歐洲開源生态系統;建構專業化的資料機構,提高資料的可用性和标準化。

2. 發展以資源高效和循環經濟為基礎的競争性産業和可持續交通

主要措施包括:在原材料行業開發無排放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并大力發展輕型建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資源消耗;建構創新友好的架構條件,解決結構性障礙,使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成果順利轉化,開發生物經濟的潛力;利用數字化技術,減少資源消耗;建立可互操作的國際規範、技術标準和法律架構,實作安全的循環經濟;引領未來高性能、安全、資源和節能通信系統開發,如6G;使德國成為氫能領域的全球技術上司者,快速發展綠氫經濟;使德國成為全球電池研究、生産和回收中心;繼續推動核聚變研究,開發新穎的概念和技術路線,以确定核聚變發電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加強新型交通模式研究,如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空中交通等;開發全歐貨運資訊平台,加速物流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3. 改善全體人民的健康

主要措施包括:更好地了解和治療常見疾病及與年齡相關的病症,如老齡化研究、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流行病研究等;基于生命科學、生物醫學與成像、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加速開發并推廣應用個性化醫療;利用數字化潛力進行健康研究和健康護理,如啟動全基因組測序并結合患者的臨床和基因資料進行診斷和治療;将人工智能應用至醫療診斷和治療中,以大力發展基于資料的醫學;開發安全有效的藥物、疫苗和診斷方法,應對傳染病,并重點關注抗生素耐藥性;加速醫療裝置創新,并加快相關監管和認證速度,提高德國醫療器械的國際競争力;基于“全健康”理念(One Health)制定預防性健康措施,充分了解健康、環境、氣候、生物多樣性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将生物技術視為一項關鍵使能技術,加速相關研究與創新,使德國成為國際領先的生物技術基地。

4. 加強對宇宙和海洋的研究

主要措施包括:制定新的空間戰略; 基于反質子和離子研究裝置(FAIR)、粒子加速器、大型天文望遠鏡等大科學裝置,進一步加強自由探索的、好奇心驅動的基礎研究,增進對暗物質、暗能量和宇宙演化等的認識;設立新的德國天體實體中心,并建立具有國際吸引力的研究與創新叢集,通過有針對性地資助,提高德國在宇宙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的地位;加強與歐洲和國際夥伴的合作,增進對空間天氣及其對宇宙基礎設施影響的研究,強化空間天氣事件的預測;基于歐空局和與國際夥伴的合作,發射更多機器人,研究和探索其他天體;推動設立一個管理宇宙和其他行星資源的國際法律架構;進一步加深對全球海洋、深海和極地的了解,為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的行動提供更多選擇;更多地采用自動化的方法進行海洋觀測,并提高觀測資料的可用性;系統考慮海洋在保護地球生态系統中的核心作用,開展跨科學研究,并有針對性地制定氣候保護措施。

5. 推進氣候保護、氣候适應、糧食安全和生物多樣性

主要措施包括:開發全球高分辨率氣候模型系統,及時預測極端事件的出現;完善溫室氣體綜合監測系統,整合所有有用的觀測資料;綜合考量可持續目标和市場前景,推廣全球碳排放交易體系;不斷擴大和更新歐盟哥白尼計劃中的哨兵系列衛星,加強地球觀測;加強關于氣候變化對人、動物、環境和基礎設施影響的研究,并基于科學研究提供的建議、資料、資訊、模型和工具等制定必要措施,适應氣候變化;培育能夠适應氣候變化并擁有良好品質的植物品種;開發生物經濟監測系統,并制定循證的解決方案和技術轉移戰略,充分展示生物多樣性對經濟和社會的價值,增進人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願;發展有機農業,開發漁業和水産養殖新技術,提高糧食和飼料安全标準,通過農業、林業、漁業等實作原材料和糧食的自給自足,建構可持續的農業和食品系統;利用數字化技術和數字基礎設施,增進對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的認識,更好地了解地球系統的各組成部分及其互相關系;通過技術創新,實作可持續和資源集約型數字化設計,節約實際資源;提高資訊和通信系統、基礎設施和終端裝置本身的效率和可持續性,為氣候保護作出貢獻。

6. 強化社會韌性、多樣性和凝聚力

主要措施包括:針對當今國際局勢,進一步開展與和平、沖突、跨學科安全政策相關的研究,如虛假資訊、網絡風險等混合威脅,通過提供快速的資訊和咨詢建議,幫助政府更快作出決策;基于資料密集型研究和資料空間,更快、更有效地從資料中擷取知識用于決策;加強社會各界參與制定研究政策和研究活動的積極性;加強有關德國人民生活狀況、社會脆弱性和韌性的研究,以制定量身定制的幹預措施;重點關注結構薄弱地區,擴大面向區域的創新資金,提高社會韌性和凝聚力;增加對社會創新的資助,優化資助領域和跨學科資助方向,鼓勵公民積極參與研究與創新;建構社會創新平台,為所有社會上的創新者提供資訊、網絡和咨詢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科情智庫,原作者劉麗麗,張麗娟。文章内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公衆号編譯/轉載僅為分享、傳達不同觀點,如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我們!

轉自丨科情智庫

作者丨劉麗麗,張麗娟

德國出台《未來研究與創新戰略》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大陸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态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号,緻力于向公衆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位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号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