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洪水,愛民為民顯忠誠——北部戰區陸軍部隊聞令而動全力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作者:光明網
戰洪水,愛民為民顯忠誠——北部戰區陸軍部隊聞令而動全力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8月5日,第78集團軍某旅官兵在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地域加強岸提。鐵彥男攝

近日,黑龍江、吉林多地出現強降雨,肆虐洪水頻頻引發危急險情。

災情就是指令。北部戰區陸軍黨委第一時間派出抗洪搶險前進指揮組,組織所屬第78集團軍部隊在多個地域快速展開、全力抗洪搶險救災。截至8月7日,先後出動5個機關3400餘名官兵,各型車輛裝備421台,搜救轉移群衆3600餘人、疏導通路35公裡、加強堤壩5.3公裡、封堵管湧34處。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洪魔抗争的生命财産保衛戰中,北部戰區陸軍廣大官兵用最美的“逆行”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哪裡有危難,哪裡就有軍人在沖鋒;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子弟兵在戰鬥。

戰洪水,愛民為民顯忠誠——北部戰區陸軍部隊聞令而動全力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官兵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鎮某養老院轉移受困老人。王麒淞攝

他們是召之即來的“輕騎兵”

黑龍江尚志市遭遇強降雨,降雨量為1957年以來最大值,8月3日,該市螞蟻河水位暴漲,超出警戒水位2米多,部分河段出現漫堤險情。

收到求援,某合成旅出動200餘名官兵奔赴螞蟻河畔。官兵蹚着齊腰深的水搜救轉移被困群衆,人群中,一次又一次往返深水區的二級上士苑朋真格外搶眼。罹患爆震性耳聾的苑朋真原計劃8月4日請假去醫院,當得知要去抗洪,他撕碎請假條找到連長要求參加任務。這天,水性好的他先後12次往返深水區,與戰友合力搜救轉移50餘名被困群衆。

後退的理由有一百個,但都抵不過讓他前進的那一個。

面對險情,某合成旅七連連長張航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正在休婚假的他,得知連隊要去抗洪搶險,他二話不說直接傳回連隊。一牆之隔的八連連長呂餘來,下午送走來隊參加集體婚禮的新娘子,晚上就帶隊出征。

某特戰旅上尉參謀李廣鑫的抗洪故事更令人感慨。8月4日,李廣鑫接到父母電話,得知老家、黑龍江省甯安市受災嚴重,家中房屋已被洪水沖毀,父母家人連夜轉移到一個三層小樓中等待救援。當天中午,李廣鑫便與父母失去了聯系。時隔一天,當得知部隊要去牡丹江畔加強堤壩,内心焦急的李廣鑫毅然出征,他和800餘名戰友一道巡堤排險、疏散群衆,直到8月6日才與父母取得聯系。

若有戰,召必至。面對肆虐洪水,每個“打起背包就出發”的故事,都閃爍着家國情懷、蘊含着熱血奉獻。

8月4日傍晚,齊齊哈爾市雅魯河水位暴漲,出現多處管湧和塌方。某合成旅200餘名官兵深夜出征,次日淩晨3時抵達,到位後快速展開、快速搶險;因上遊水庫洩洪,哈爾濱市雙城區拉林河面臨超大洪峰,8月7日淩晨4時,某合成旅450名官兵星夜兼程奔赴河堤與先期抵達的官兵一同加強堤防。

第一時間!第一速度!從尚志到呼蘭,從拉林河到牡丹江,一輛輛軍車從暗夜奔向黎明,一群群官兵從軍營奔向洪水,他們第一時間沖進深水險區搜救群衆、第一時間迎着暴雨急流加強堤壩……築起了一道道抵抗洪災的鋼鐵長城。

戰洪水,愛民為民顯忠誠——北部戰區陸軍部隊聞令而動全力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官兵在哈爾濱市雙城區萬隆鄉拉林河多口店段加築子堤。甯春瑞攝

他們是來之能戰的“特種兵”

8月5日清早,某特戰旅出動800餘名官兵赴牡丹江市區加強堤壩,迎接牡丹江20年不遇的特大洪峰。官兵奮戰17個小時,裝填10萬餘個沙袋,加強堤壩2500多米,他們滿臉汗水、一身泥水,手提肩扛、奮力拼搏的樣子,感動了在場所有群衆。不知誰喊了一句“解放軍壘的不僅是沙袋,還是鋼鐵長城”,群衆熱烈鼓掌。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年輕官兵剛完成高強度傘降實跳返營,許多人還正處于極度疲勞狀态。但面對險情,他們沒有一人叫苦叫累。

危險和苦累如同一面鏡子,最能映照一個人的品行、一支部隊的作風。

在某合成旅,眼看着水位越漲越高、水流越來越急、塌方越來越大,從旅長到列兵,官兵們冒着雨喊着“堤在人在”口号,一刻不停地鏟沙土、裝沙袋、堆沙牆。列兵鐘習文患有精索靜脈曲張,因長時間泡在水裡導緻墜脹和疼痛讓他直冒冷汗。身上痛,手上活卻沒停,他蹚最深的水、扛最重的沙袋,一次又一次背着沙袋一路小跑沖向河堤。正是靠着這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戰鬥的勁頭,該旅官兵連續奮戰15小時,封堵30處管湧、處置4處塌方,裝填15000餘袋沙土。

8月4日清晨5時,尚志市尚志大橋附近出現3處管湧,最大的一處直徑長達17米,倒灌的洪水逼近居民區。危難之際,某合成旅70餘名官兵跳入齊腰深的水中,硬是在湍急河水中建起一條120米長、1.2米高的洩洪堤壩。

8月6日夜間,哈爾濱市雙城區拉林河畔徹夜燈火通明。為抵禦即将到來的洪峰,守護千畝良田,在此加強堤壩的某合成旅官兵苦幹一夜。

關于不怕苦累、敢打敢沖,這裡有太多的故事,許多故事都讓人鼻子發酸。但故事的主人公們卻不這樣認為,某特戰旅中士李輝說,“隻要能打赢洪魔,保護好人民群衆,再苦再累也值得。”

戰洪水,愛民為民顯忠誠——北部戰區陸軍部隊聞令而動全力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官兵在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地域加強岸提。鐵彥男攝

他們是戰之必勝的“子弟兵”

五常市磨盤山水庫水位暴漲導緻漫堤,洪水席卷下遊的沙河子鎮,出入鎮通道嚴重受損、3000餘村民被困。8月4日淩晨,人民英雄申亮亮生前所在部隊、某工化旅400餘名官兵,攜帶沖鋒舟、汽艇等裝備,星夜兼程、火速馳援。

在趕往沙河子鎮途中,一段數米長的路基被洪水沖毀,前進受阻。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勇者的腳步。該旅一方面安排官兵晝夜搶修,一方面安排23名官兵組成突擊小分隊,徒步翻山挺進沙河子鎮。

崎岖陡峭山路,坡陡路滑。官兵艱難跋涉5公裡,終于到達受災最嚴重的鎮子上。

“快看,解放軍來了,我們得救了!”在一處樓房裡,10多個困在洪水中的村民正翹首以待救援。看到救援官兵來了,有人當場就落淚。得知村民兩天沒有吃東西,官兵馬上将攜帶的自熱食品分發給大家。

在該鎮敬老院,47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正在樓上“望水興歎”。當看見官兵來了,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官兵背上老人,小心翼翼地蹚着齊膝深水一步步走出鎮子、走向安全地域。一位老大爺激動地說:“解放軍好樣的,你們要是不來,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把虛弱的老人背上肩頭,把受驚吓的孩子摟在懷中,把受災的群衆送到安全處……這天,官兵連續奮戰20小時,挨家挨戶搜救被困群衆151人、轉移群衆3100餘人。與此同時,該旅道路一連二級上士舒振金駕駛裝載機加班加點工作3天,順利完成道路搶修工作,為後續救援打開了“生命通道”,被官兵們稱為“鐵人”。

那晚,在雅魯河碾子山段抗洪搶險的某合成旅官兵也遭遇了“驚心時刻”。雅魯河水位暴漲,防洪堤壩出現管湧,河水汩汩外流,近在咫尺的工業園區岌岌可危。官兵冒着大雨就地填土壘沙袋,該旅裝步四連副班長楊淞第一個跳進河中封堵管湧,在水中泡了5個多小時,這才成功封堵管湧,工業園區轉危為安。

解救群衆,奮不顧身;封堵塌方,以身為樁。滾滾江水作證:這是一群不畏苦難能打仗打勝仗的官兵。綿綿黑土作證:這是一支為了人民可以赴湯蹈火的部隊。(張聖濤、付曉輝、張光軒、陳羽)

來源: 人民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