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偵察連連長劉洪才僞裝成日軍外出偵查,在回程時不料與一支八路軍小隊不期而遇。5名八路軍士兵身穿新衣,劉洪才立刻注意到這點,他毫不猶豫地大聲呼喊:“站住!”
劉洪才,原籍四川省通江縣,18歲那年,紅軍進入四川,在通江縣毛裕鎮駐紮。他親眼目睹這些紅軍士兵秩序井然、軍容嚴整,與那些經常欺淩百姓的川軍軍閥大不相同。劉洪才對紅軍充滿了好奇,經常前去紅軍駐地觀察。
一次,有個紅軍幹部看到劉洪才在打量自己,走過去揶揄地問道:“小夥子,想當兵嗎?”
這個簡單的問題讓劉洪才迸發了新的想法。他毅然加入了紅軍,抗戰期間,他表現出色。
比如,八路軍在偷襲遼縣時,劉洪才主動要求打頭陣,帶領全排悄悄接近城牆。面對高大的城牆,他竟然用幾根竹竿自己爬了上去。
劉洪才迅速清除周圍的敵人,然後幫助戰友爬上城牆。他們接着消滅了城門口的日僞軍,順利打開城門,使八路軍主力順利進入遼縣。
看着沖鋒陷陣的八路軍戰士,劉洪才熱血沸騰,毅然加入沖鋒行列,沖在最前線。然而,由于他的英勇表現,被日軍注意到,遭到猛烈掃射,最終負傷倒地。
幸運的是,劉洪才雖然重傷,但還有一口氣,被戰友及時送往後方醫院。
經過緊急治療,劉洪才幸存下來。康複後,他被調往山東曆城地區。
憑借出色的能力和攻打遼縣的英勇表現,劉洪才升任偵察連長,繼續執行高難度任務。
1940年,劉洪才所在部隊被調至山東曆城縣。一次任務中,他需要前往縣城偵察情報。然而,重兵把守的情況下,混入城内并非易事。
然而,劉洪才信心十足。他巧妙地采取了僞裝成日本軍官的政策,找來日軍服裝,與兩名偵察員一起換裝。他們毫不費力地進入縣城,準備執行任務。
在城門口,僞軍士兵熱情地迎接他們,劉洪才稍顯不耐地說:“換防。”
這引起了僞軍的疑慮,劉洪才索性直接給了一個士兵兩巴掌,并不耐煩地說了句:“八嘎呀路!”
這突然而來的變故,讓僞軍誤以為劉洪才确實是日本軍官。他們恭敬道地歉,劉洪才心知這些人是日本人的走狗。他們順利進入縣城,見到了我黨同志,獲得情報後,劉洪才與同伴準備返程。
然而,途中卻發生了意外。他們偶遇一支僞裝成民兵的日軍小隊,情勢緊急。日軍隊伍迅速靠近,表現異常友好。
“這幫人怎麼這麼熱情?”隊中一名士兵疑惑地說。
劉洪才仍保持微笑,沉着應對:“也許是這地方的民兵吧,不過确實有些奇怪。”
隊伍越來越近,日軍成員向他們打招呼,似乎見到了救星。
“你們是哪裡來的?有沒有遇到敵人?”一個日軍成員急切地問道。
劉洪才保持冷靜,回答:“我們也是毫無所獲,剛從前線回來。”
劉洪才留意到一個日軍成員差點說漏嘴,提到我軍的駐防地點。他立即迅速行動,插科打诨地警告道:“别鬧了,要是讓敵人聽到,那就麻煩了。”
危機被解除,劉洪才松了口氣。他趁日軍不注意的時刻,通過眼神示意隊友。隊友們立刻明白,準備行動。
劉洪才裝作抽煙,靠近一個日軍成員,請求火柴。趁機,他快速拔出刀,突然刺向最近的日軍士兵。
“動手!”劉洪才一聲令下,隊友們迅速展開行動。
刀光劍影,槍聲震天,劉洪才迅速擊倒兩名敵人,隊友們也成功制服了剩下的幾個日軍。
歸途中,另外兩名偵察員滿心好奇,向劉洪才探詢:“連長,你是怎麼判斷他們是日軍的?”
劉洪才解釋說:“我看他們穿的軍服太新了,連我們的首長都沒有這種。而且他們說話警惕,聲音沙啞,不像我們八路軍。是以,我懷疑他們是僞裝的。”
然而,劉洪才的戰鬥經曆不僅僅止步于此。他在抗日戰争中留下了數不清的英勇事迹。
他總結道:“别被鬼子的吼叫聲吓倒,他們的刺刀招式有限,一是胸部刺,二是喉嚨刺,三是下身刺。隻要對付這三招,他們就無計可施。”
有一次,劉洪才巧妙地避開這三種招式,迅速擊倒一個敵人。随後,他機智地利用機會,将刺刀從倒下的敵人身上抽了出來,順勢刺向另一個敵人,準确地切開了敵人的腹部。
這次戰鬥讓劉洪才晉升為副營長,名聲大噪。
然而,長期的征戰給劉洪才留下了無數創傷。解放蘭州時,他受了重傷,留下了終身瘸腿的後遺症。新中國建立後,他結束了軍旅生涯。
最終,2014年,這位英勇的老戰士在四川巴中安詳離世,享年104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成為了抗戰曆史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劉洪才的故事展現了他的勇氣、智慧和果斷。他能夠分辨真僞,利用僞裝和機智的言語技巧成功潛入敵人内部,為抗日戰争做出了巨大貢獻。
劉洪才是千千萬萬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安甯而英勇抗戰的中國軍人中的典型。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戰鬥中展現了卓越的表現,為保衛家園、實作國家複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