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期末,複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多媒體技術基礎試題...

《複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多媒體技術基礎試題》由會員分享,可線上閱讀,更多相關《複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多媒體技術基礎試題(5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尋。

1、複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 多媒體技術基礎期末考試試卷 課程代碼: INFO130130.01 考試形式:開卷 閉卷 2009 年 6 月 本試卷答卷時間為 90 分鐘,答案必須寫在試卷上,做在草稿紙上無效) 專業 學号 姓名 成績 題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得分 、是非題( 12%)(正确的用 T,錯誤的用 F) 】 】 】 】 】 】 1. 模拟電視制式 PAL、 NTSC 都是采用隔行掃描的方式顯示。 2. 根據奈奎斯特理論,無損采樣頻率應該大于或等于信号最高頻率。 3. MPEG 是既指視訊壓縮的系列标準、也指制定标準的專家組。 4. 模拟聲音的數字化,主要步驟包括采樣、。

2、量化。 5. LZ77 算法中,如果視窗沒有比對串,輸出真實字元。 6. 用 A 率 PCM 編碼技術對音樂進行編碼可以保證無損。 、選擇題( 15%) 1. NTSC 制彩色電視使用什麼顔色模型 。 A. YUVB. YIQ C. RGBD. YCbCr 2. 隔行掃描,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 模拟電影和電視都采用隔行掃描 B. 隔行掃描中、掃描的行數一般是偶數、平均分為兩個場 C. 同樣幀速率的情況下,隻需用逐行掃描一半的時間就能看見整個螢幕 D. 奇數場掃描結束後,從右下角折回開始掃描偶數行 3. 點位圖于矢量圖相比,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 點位圖縮放、旋轉、移動時圖像不會失真 。

3、B. 點位圖存儲和傳輸時資料量較小。 C. 真實世界的彩色圖像難以轉化為點位圖 D. 顯示速度快 4. PAL 的幀頻率是 。 A. 12fpsB.24fps C. 25fpsD. 30fps 5. MP3 音樂使用的編碼标準是 。 A. MPEG-1B.MPEG-2 C. MPEG-3D. MPEG-4 三、簡答題( 52%) 1. CD-DA 音樂信号的采樣頻率選擇 44.1 kHz ,你能說明一下使用這一值有何依據嗎? 人耳朵(因人而異 )能聽到的聲音信号頻率範圍是 2020 000 Hz,為了避免高于 20 000 Hz 的 高頻信号幹擾采樣,在進行采樣之前,需要對輸入的聲音信号進行濾。

4、波。考慮到濾波器在 20 000 Hz 的地方大約有 10%的衰減,是以可以用 22 000 Hz 的 2倍頻率作為聲音信号的采 樣頻率。但是,為了能夠與電視信号同步, PAL電視的場掃描為 50 Hz,NTSC 電視的場掃 描為 60 Hz,是以取 50和60的整數倍,選用了 44 100 Hz 作為雷射唱盤聲音的采樣标準。 2. 簡述樂音樣本合成 MIDI 的思想。 把真實樂器發出的聲音以數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播放時改變播放速度,進而改變音調周期, 生成各種音階的音符。 3. 增量調制的原理。 增量調制也稱調制 (delta modulation , DM) ,是一種預測編碼技術,是 PCM。

5、 編碼的一種變 形。 DM 是對實際的采樣信号與預測的采樣信号之差的極性進行編碼,将極性變成“0”和 “1”這兩種可能的取值之一, 如果實際采樣信号與預測采樣信号之差極性為“正”,則用“ 1” 表示;相反則用“ 0”表示,或者相反。由于 DM 編碼隻須用 1 位對話音信号進行編碼,所 以又稱為“ 1 位系統”。 4. LZW 算法和 LZ78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别。 在編碼原理上, LZW 與 LZ78 相比有如下差别: LZW 隻輸出代表詞典中的綴 -符串 (String) 的碼字 (code word) 。這就意味在開始時詞典不能是空的, 它必須包含可能在字元流出現中的。

6、 所有單個字元,即字首根 (Root) 。由于所有可能出現的單個字元都事先包含在詞典中,每 個編碼步驟開始時都使用一字元字首 (one-character prefix) ,是以在詞典中搜尋的第 1 個綴 - 符串有兩個字元 5. 真彩色和僞彩色之間有什麼差别。 真彩色指在組成一幅彩色圖像的每個像素值中,有R,G,B 三個基色分量,每個基色分量 直接決定顯示裝置的基色強度。 每個像素的顔色不是由每個基色分量的數值直接決定,而是把像素值當作彩色查找表 CLUT(color look-up table) 的表項入口位址, 去查找一個顯示圖像時使用的 R,G,B 強度值。 6. 電視信号一般用亮度、。

7、色差顔色模型,主要原因是什麼。 利用視覺特征對亮度、色差分别進行壓縮,并相容黑白電視。 7. 什麼叫做頻域掩蔽?什麼叫做時域掩蔽? 強純音掩蔽在其附近同時發聲的弱純音,這種特性稱為頻域掩蔽。 在時間方向上相鄰聲音之間的掩蔽,這種特性稱為時域掩蔽。 8. 子帶編碼 (subband coding)的基本原理。 使用一組帶通濾波器 (band-pass filter,BPF)把輸入音頻信号的頻帶分成若幹個連續的頻 段,每個頻段稱為子帶。 對每個子帶中的音頻信号采用單獨的編碼方案去編碼。 在信道上傳送時, 将每個子帶的代碼複合起來。 9. 音源編譯碼的思想。 從話音波形信号中提取生成話音的參數,使用。

8、這些參數通過話音生成模型重構出話音。 10. 算數編碼的基本思想。 算數編碼将整個序列編碼為 0,1 之間的實數 基本思想: 把整個信源表示為 0到 1之間的一個區間,其長度等于該序列的機率, 再在該區間内選擇一個代表性的小數,轉化為二進制作為實際的編碼輸出。消息序列中的每 個元素都要用來縮短這個區間。消息序列中元素越多,所得到的區間就越小,當區間變小時,就 需要更多的數位來表示這個區間 11. 差分脈沖編碼調制 (DPCM) 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利用樣本與樣本之間存在的資訊備援度來進行編碼的一種資料壓縮技術。 這種技術是根據過 去的樣本去估算 (estimate) 下一個樣本信号的幅度大小,。

9、這個值稱為預測值,然後對實際信号值與 預測值之差進行量化編碼,進而就減少了表示每個樣本信号的位數。它與脈沖編碼調制 (PCM) 不 同的是, PCM是直接對采樣信号進行量化編碼,而 DPCM 是對實際信号值與預測值之差進行量化 編碼,存儲或者傳送的是內插補點而不是幅度絕對值,這就降低了傳送或存儲的資料量。此外,它還 能适應大範圍變化的輸入信号。 12. DVD 和 CD 相比,主要差別在哪裡? DVD采用波長更短的紅色雷射、更有效的調制方式和更強的糾錯方法,具有更高的道密度和 位密度,并支援雙層雙面結構。 13. 視訊資料壓縮編碼的依據。 每一幀畫面内部的資訊有很強的相關性 ; 相鄰畫面之間有高度。

10、的相容性 ; 運動可以估測( Motion Estimation ) ; 人眼的視覺特性有利于資料的壓縮 . 四、計算題( 21%) 1. 選擇采樣頻率為 22.050 kHz 和樣本精度為 16 位的錄音參數。在不采用壓縮技術的情況下, 計算錄制 2分鐘的立體聲需要多少 MB( 兆位元組)的存儲空間。 (5%) (2205022260)/(10241024) 10.09 MB 2. 假定一幅圖像的尺寸為 1020,圖像的分辨率為 200 DPI ,每個點可能表示的顔色數量 為 1024 種,如果不采用任何壓縮,求該圖像的資料量。 ( 6% ) 10*20*200*200*10/8= 位元組 3. LZ78 待編碼的字元如下表所示,完成表格中的編碼過程(可根據實際添加表格行)。( 10%) (1) 步“驟 ”欄表示編碼步驟。 (2) 位“置 ”欄表示在輸入資料中的目前位置。 (3) 詞“典”欄表示添加到詞典中的綴 -符串,綴 -符串的索引等于 “步驟 ”序号 (4) 輸“出”欄以(目前碼字 W, 目前字元 C)簡化為 (W, C)的形式輸出。 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字元 A B B C B C A B A 步驟 位置 詞典 輸出 1 1 A (0,A) 2 2 B (0,B) 3 3 BC (2,C) 4 5 BCA (3,A) 5 8 BA (2,A)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