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QQ“隻愛陌生人”,MSN“不和陌生人說話”

      QQ時代的口号是“隻愛陌生人”,而MSN時代的口号是“不和陌生人說話”。MSN壓倒QQ,本質上是因為網絡清秋大夢已經醒了,MSN以一種反烏托邦的姿态适時地出現。

  在奧威爾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上,比爾·蓋茨發表了一個演講,說:“奧威爾所描述的未來可怕野蠻景象,即技術作為統治社會的工具,并未成為現實。”是的,《1984》的反烏托邦沒有到來:前幾年靠技術虛構出來的虛拟世界還在天花亂墜,以為人類生存和交往的結構将被徹底颠覆,從此神遊太空;沒過幾年,又灰溜溜地回到現實中來了。

  在從虛拟到現實的悄然一躍當中,微軟果斷地抓住了一個機會。聊天工具QQ的成功,讓微軟急紅了眼,欲借MSN messenger着陸中國,已成立一個MSN事業部。而這個即時通訊軟體,正在把聊天的功能從虛拟的天堂拉回到人間。

  今年開春,大家在碰見熟人時開始說:“你的MSN多少?有空MSN上聊。”一旦對方不碰這玩意兒,就開始為難:“那怎麼辦呢?要不,你趕快申請一個?!”MSN真是逼人太甚,情形比當年的QQ熱還慘:以前,你尚可以推搪說太忙了,沒空上QQ玩;而這回,人人都覺得MSN是談工作談業務的吃飯家夥,不用豈不被時代淘汰?

  那些功能主義者可以挑剔出MSN與QQ的差別:QQ當對方不線上的時候可以留言,MSN不可以;QQ可以給對方發手機短信,MSN不可以;QQ可以任意地在網上搜尋陌生人并加入,MSN不可以,必須知道對方的E-mail;QQ的名單可以無限長,MSN不可以……當然,MSN在視訊會議等功能上略勝一籌,但沒有任何迹象表明MSN是一個比QQ更強大的工具。可是,後發制人的MSN正在一點點地把QQ幹掉,一點點地逼走那隻曾經的小企鵝。

  回首往事,當年騰迅QQ在深圳悄然出現,漸漸大熱。它的号碼已經達到了9位數,而且還在增加。“搜尋線上者”的功能讓這種即時聊天工具充滿了不确定性。可以不斷地尋找、加入、對話陌生人,阿貓阿狗紛紛在這裡化身為另一個人,現實中的卑微、無奈、冷漠,全都可以在網上以另一重身份彌補回來。大家在雙重人格中來回切換,樂此不疲,慶幸網絡給了自己新生。匿名的cyber空間,真是網戀主義者的天堂啊。許多人都有過在QQ上和陌生人掏心掏肺的經曆,或者和迷戀于Q友“同城約會”、一夜情,因為陌生人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毫無瓜葛,更安全。

  QQ最熱時,一位網絡遊俠大大剌剌地說:“出差?連酒店都不用住,每座城市我起碼有一兩個Q友。”他指的Q友當然是女性,都是他在QQ上一個一個地釣回來的。

  MSN就完全不同了。加為M友之前,彼此必定已經認識。它隻在朋友圈、同僚圈、熟人圈裡存在。真正讓MSN在都市人群裡野火一樣燒起來的,還是在去年四五月間的SARS。北京人不敢上班,可工作還得做,就天天窩在家裡,和同僚用MSN強大的會議功能開會、發送檔案,真正無紙化。功能化、實用性是它存在的理由,而不是像QQ那樣,娛樂、做夢。

  不确定性也意味着不安全感。曾寫過《媒介安魂曲》的學者讓·波德裡亞就抱怨過:“如今,媒介隻不過是一種奇妙無比的工具,使現實與真實以及所有的曆史或政治之真全都失去穩定性。……這一結果不是因為我們渴求文化、交流和資訊,而是由于媒介的操作颠倒真僞,摧毀意義。”QQ強大的功能發展到後期,就意味着,你隻要使用它,廣告、病毒、陌生人全找上門了,而最不勝其擾的還是陌生人。有很多QQ使用者,已經長久沒有接納過新人了,隻跟同僚談工作;按他們的說法:“連跟朋友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哪耐煩招待一個陌生人?”這已漸漸向MSN的精神氣質靠攏了。

  MSN的親密性最鮮明地展現在ID上。除了一個識别身份的字首,很多人幹脆把ID名做成一個一句話日記,天天換。加班了,出差了,生病了,吃西瓜了,找不到筆記本了,想戀愛了,買新衣服了,欠揍了……都可以入詩,而且長短不拘——都是熟人,每天看着朋友們的心情起伏跌宕,雞毛蒜皮家常小事,有空就換換照片,簡直滋生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多純真多美好啊”的幻覺。看到誰有什麼好玩的事,不妨去調戲一番。MSN純粹是朋友在聊天,隻不過,把對話改在鍵盤上進行。

  盡管這種電腦書寫的形式永遠不會完全取代傳統的社群型聚會,它還是為共時性的不見面型會議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改善着資訊時代與日俱增的孤絕感。MSN是陽性的,明亮的。君不見,MSN上人人都是現實中的自己,表裡如一,并且,滿口的“偶系醬紫滴”不見了,開始說人話。

  不管是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之争也好,是微軟以慣常的壟斷捆綁的方式欺負人也好,MSN壓倒QQ,成為聊天工具進化鍊上的高端,本質是因為網絡的清秋大夢已醒了,MSN以一種反烏托邦的姿态适時出現。

  QQ時代的口号是“隻愛陌生人”,而MSN時代的口号是“不和陌生人說話”。網絡不是上帝的“第八日”,它隻能複制現實的日常關系,而不能創造出美麗新世界,大家該幹嘛還幹嘛。技術人為制造出來的神秘不可知的虛拟世界,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被風吹散了。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找到下一個心靈的投射與皈依之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