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談丨超長補時讓瓜帥都抓狂 FIFA的自嗨已成足壇“毒瘤”

體談丨超長補時讓瓜帥都抓狂 FIFA的自嗨已成足壇“毒瘤”

撰文 | 于睿寅

編輯丨馮小

雖然從玄學角度講,輸掉社群盾杯對曼城和瓜迪奧拉來說并不是壞事,但瓜帥賽後還是揪着“程式正義”喋喋不休。自2011年以來,過去12屆社群盾杯的得主有11次都無緣當賽季英超聯賽的冠軍(唯一那次例外正是曼城自己創造的,2018-19賽季),可真正讓瓜帥不能忍的,是被阿森納在“超長補時”階段扭轉乾坤——“明明啥也沒發生,愣是要補8分鐘!”

體談丨超長補時讓瓜帥都抓狂 FIFA的自嗨已成足壇“毒瘤”

圖說:瓜迪奧拉不是特别介意丢掉社群盾杯,隻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特羅薩德是在第101分鐘射進絕平一球的。盡管在那之前,瓜帥已經和當值裁判溝通了8分鐘補時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可比賽還是被拖到了三位數的時長。加上補時動辄100多分鐘的超長比賽,在如今的世界足壇早已變得稀松平常。正在澳洲進行的女足世界杯上,中國隊先前1-0戰勝海地隊的那場球,就足足補了13分鐘之多;另一個小組中哥倫比亞2-0戰勝南韓隊的比賽,居然在上半場就補了12分鐘。

與之相伴的,是越來越多“極限反轉”的戲碼。與曼城這場比賽命運相近,女足世界杯上的歐洲勁旅德國(1-2補時負哥倫比亞)、意大利(2-3補時負南非)都體驗了一把“90分鐘不能定輸赢”的無奈。可就跟最近幾年看多了懸疑劇一樣,最初還能讓人偶感新鮮的反轉,讓人吃膩了,體驗就變成了——“趕緊反轉吧,你補時這麼久不就為了反轉嗎?”

體談丨超長補時讓瓜帥都抓狂 FIFA的自嗨已成足壇“毒瘤”

戰勝海地隊的小組賽,中國女足也經曆了13分鐘的“超長加時”。

按照瓜帥和絕大多數球迷的觀感,這場社群盾杯比賽正常時間過得還算平順,沒有出現大規模傷病、沖突、紅黃牌和VAR等誘發“超長補時”的常見原因。怨不得瓜帥氣鼓鼓地說裁判是“為了進球而補時”的。其實至少在2022年卡達世界杯之前,“相安無事,打卡下班”的邏輯是被廣泛遵循的。翻看曆年踢滿100分鐘甚至更長的場次,大多都是出了料想不到的非常事件。

譬如2013年非洲杯多哥隊和阿爾及利亞隊之間的小組賽,裁判給了曠古爍今的22分鐘補時,那是因為出了門柱坍塌+計時器故障兩件小機率事故。廣州恒大(現廣州隊)最後一次奪得亞冠的那一屆,小組賽與悉尼流浪者的比賽也補了17分鐘,那是因為門将曾誠和後衛金英權先後接受了較長時間的場上治療。除此之外,類似球場停電、極端天氣、球迷沖突等非戰鬥性因素,也都曾貢獻過兩位數以上的補時。

原本極端的個例,在去年的卡達世界杯上變成了常态,這也是FIFA在國際大賽中首次大規模推行這一新規。于是,從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上頻繁舉起的6-8分鐘補時牌(這已經超出了我們對正常補時的預期),在卡達賽場上變成了動辄10分鐘甚至15分鐘以上。因凡蒂諾言之鑿鑿,說這是為了此提高每場比賽的“淨比賽時長”,打擊浪費時間的行為,還要把VAR複核、療傷、換人、點球、紅牌所消耗的時間全部彌補回來。上述因素都由視訊助理裁判精确計算,最後送出給當值裁判實施。

體談丨超長補時讓瓜帥都抓狂 FIFA的自嗨已成足壇“毒瘤”

圖說:一場比賽補時24分鐘,“快樂足球”都要不快樂了。

新鮮事物果然引發了軒然大波。英格蘭隊與伊朗隊的小組賽,上下半場共補時24分鐘創造世界杯的曆史紀錄;而伊朗隊塔雷米第103分鐘的進球,也創造了正常時間的最晚進球。最後逼得意大利光頭名哨科裡納出來解釋情況。科裡納倒是說得挺幹脆,FIFA已經決定了,請你們接受并了解,而不是質疑和反對。更有甚者,“如果一場比賽産生了3粒進球,但球員為每粒進球耗費超過1分鐘慶祝,那麼我們就有必要把這些時間嚴格補足。”

說白了,就是想讓球員“加班”把每場比賽90分鐘内的“非戰鬥性時間”補足,進而提升比賽的“純度”。可此舉引發的倒彩聲遠大于喝彩聲,對比賽的任何一方都不啻為一種煎熬。球員層面,在體力已然枯竭的狀态下還要在場上毫無意義地多晃蕩10分鐘甚至更久,既然雙方都無法全情投入(少數差一球決定生死的情況除外),反而增加了受傷和休克的風險,一點也不人道。球迷層面,自打看球來就預設的“90分鐘之内決輸赢”的傳統受到了挑戰,“超長補時”讓觀球者非但沒覺得賺着了,甚至也心生一種狗尾續貂之感。至于轉播商、廣告商?累了一場怕是鏡頭都跟不動了,人家也要打卡下班的。

然而最讓人反感和厭倦的一點是,“超長加時”看似以量化的名額為準繩,其實并沒有改變主裁判“人治>規則”的絕對權威。以瓜帥抱怨的這場社群盾杯為例,既然舉牌說補時8分鐘,為何到第101分鐘還在踢甚至還進球反轉了結局?主裁判可以說,8分鐘加時期間還會産生需要補足時間的因素,是以實際操作上又延長了幾分鐘。以前也有過相反的例證——舍甫琴科執教烏克蘭隊踢2021年歐洲杯時,1/4決賽眼見着4球落後英格蘭隊翻盤無望,比賽終了,舍瓦頗顯關懷地想派上幾名替補刷一下大賽履曆,奈何碰上了對補時不感冒的德國名哨布呂希。90分鐘到點就鳴哨,一分鐘“加班”的機會都不給你。

體談丨超長補時讓瓜帥都抓狂 FIFA的自嗨已成足壇“毒瘤”

圖說:VAR等“耗時”的環節,讓“超長補時”的案例越來越廣泛。

既然如此,繼續讓主裁判依據自己的判斷施行最高權威即可,何苦還要“包裝”出一套讓所有人更疲勞的新法則呢?

當然,足壇的有識之士也不是沒有為足球比賽的時間控制提出過可行性建議。譬如荷蘭足球名宿範·巴斯滕,在2017年擔任FIFA技術發展部總監時,曾建議世界杯采用“60分鐘停表”制。即,足球比賽的有效總時長定為60分鐘,但是摒棄長期使用的補時辦法,轉而效仿籃球,在場上出現“死球”狀态時即停表,待比賽重新開始後再計時。不過,方案由于太過激進而被FIFA的當權者們否了,不過一些折中的“控時”方案還是被提出并采納——譬如嚴控發界外球和門球的時間,以及球員替換下場時的離場點等。同樣在FIFA任職的“教授”溫格甚至還建議,參照室内五人制足球,手擲界外球改為腳開,能省一秒是一秒……

體談丨超長補時讓瓜帥都抓狂 FIFA的自嗨已成足壇“毒瘤”

圖說:讓比埃爾霍夫一戰成名的“金球制”,如今不也走入了曆史嗎?

這些漸進式的動議,無疑都是針對愈發離譜的“超長補時”,以及該制度對球員、球迷和比賽本身帶來的傷害。不過曆史的程序,也是各種合理和不合理的規則大浪淘沙的過程。曾經成就了比埃爾霍夫、一時成就美談的“金球制”(又稱“突然死亡法”),在推行了20餘年後不還是回歸了最古典的30分鐘加時賽制嗎?倘若大勢所趨,如籃球比賽般的“精确計時”在綠茵場上的确能無縫銜接的話,相信總有愛開拓的嘗鮮者願做先知的鴨子(譬如經常開風氣之先的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至于阻力,無外乎FIFA的那幫老頑固們,不願意承認“世界第一運動”再朝别的小弟看齊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