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韌:與陳年論文字功夫

劉韌:與陳年論文字功夫

以下兩篇文字寫于2005年11月

一、與陳年論文字功夫

1、怕陳年失眠,被涼風引誘,再有跳樓的沖動,昨晚,我不停地給陳年倒番茄汁,沒給他酒和茶。

2、在5G,我們談完遊戲。談文字。到深夜3點。

3、7年前,陳年為了幫我,還在文字上得罪了一個人緣極好的朋友。直到今天,陳年依然看不起很多文字。

4、他要求文字幹淨。要求作者,能克制住文字的鋪張。要求文字準确,靠近事實。

5、陳年反對長篇大論。反對為了一句話,寫一千字。

6、為了滿足陳年的要求,我開出的方法論是:錄音。整理錄音。歸納小标題。提煉主題。删除非主題材料。确定順序。将“對話體”變為“故事體”。

7、陳年認為,我的方式,看似簡單,其實不可行。陳年認為困難在“在遣詞造句”,而我一直以為困難在采訪和對材料的領會。在文字上,陳年是形式主義者。我是内容主義者。我認為,避免“文字招搖”,很簡單,隻要删除所有形容詞和所有廢話即可。陳年卻認為沒那麼簡單,“關鍵不知道什麼是廢話。關鍵是不知道哪是恰當好處的情感宣洩。”

8、我認為,隻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編輯,敬畏讀者,就不會自以為是地任意宣洩。糟糕的文字大都是弄巧成拙地賣弄的結果。

9、陳年是學西方經濟學的。但他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靠文字吃飯。為此,他買了很多文學書,看了很多文學書。但你從陳年的文字中,你看不出他讀過很多書,不像有的作者,一定要在最近的文章中,将最近學到小技巧和小見識用上。

10、有陳年這樣嚴格的文字工作者,搞得我寫Blog很不爽。還要想遣詞造句。

11、陳年拒絕給《網絡媒體教程》寫書評,他看不上名詞解釋體的《網絡媒體教程》。

二、文字功夫:用記事和說明衍生抒情和議論

此文是大林《寡人》的點評。剔除大林相關部分,如下:

1、先練記事。後練說明文。不要議論和抒情。這兩種文體沒用。用記事和說明可以衍生覆寫議論和抒情。就是說,有了好的記事和說明能力就用不着議論和抒情了。

2、文字的最高境界是,不寫廢話。議論和抒情=沒話找話和無病呻吟。想說一個道理,用說明文就可以;想表達感情,回憶往事就可以。

3、毛選是一本說明文集,而非議論文集。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最好的鄉愁抒情。

以下兩篇文字寫于2005年6月

三、到事實為止與為事實而事實

1、今天去《中國企業家》講課。題目是《新聞采訪中的細節與趣味》。

2、我的主要觀點是:“到事實為止與為事實而事實”

3、前天和傑瑞吃飯。談到了“事實寫作”和“口号寫作”。“事實寫作”目的就是展現更多的細節和更多的事實,而不太關心事實所支援的觀點。“口号寫作”寫作也會擺一些事實,但擺這些事實,都是為講“道理”,最終喊出結論性的口号。

4、中國小練的記叙文是事實寫作。高中和大學練的議論文是口号寫作。

5、牛文文總編,是經濟學出身。是非常有思考力和概括力的總編。他的核心競争力是思想水準。而我也用力發展自己的思想水準,是以,每次和文文談完,總有很多收獲。但我好不容易提高的思想認識,從來不直接用在文章中,隻是當作内力,存下來。化入采訪和寫作中而已。

6、我在新聞上的另外一個良師益友。是深圳的老康。他英文很好。對西方采訪與寫作很熟悉。關于“訪員”的概念是他1997年教給我的。另外,他個人能力很強。我崇拜個人英雄主義。這也是我喜歡個人能力極強的洪波的原因。

7、翻譯能力、校對能力、縮寫能力、綜述能力、采訪能力、資料擷取與整理、消息寫作、特寫寫作、人物寫作、調查性報道、消息源建立、選題策劃、彙編成書、媒體技術掌握、記者品牌建立與推廣。如此等等。一樣都不能少。

四、寫文章太容易了

1、今天看了小宋寫的blog。發覺居然很流暢。讀起來很有趣。

2、她能寫好blog的原因,沒别的,不擺架子,隻記流水帳,就能傳達意思。字,不就是傳達意思的嗎?很多人将寫字想複雜了。

3、很多人問我寫新聞的訣竅,我通常會告訴他,你寫到第1000篇消息自然就會寫消息了。

4、時間。某人。在某地。因為何因。幹了何事。結果如何。記住這六個要素。按照這個順序排列。寫成500字,就是特寫。寫成50字就是消息。有什麼難呢?

5、寫不好。先寫成消息。然後反複地填充細節,将它填充為特寫。特寫+特寫+特寫=特稿。

6、記者比的不是寫作技巧,不是文字技巧。這些都工具。

7、記者之間比的是思想境界。思想境界提高,工具沒變,文章的層次就提高了很多。記者不僅僅需要文字工具,還需要經濟學的工具、形式邏輯的工具、心理學的工具、網際網路的工具、行業曆史的工具、人脈關系的工具等等。

作者:劉韌

劉韌:與陳年論文字功夫

劉韌新聞寫作經驗分享

1、劉韌:我這樣做新聞

2、劉韌:言論僅是立場的判斷

3、圍在網際網路中的編輯部

4、網絡媒體教程:網絡媒體記者

5、網絡媒體教程:采訪與寫作

6、網絡媒體教程:人物素描

7、劉韌:記者的數字力量

8、劉韌:新聞體要求

9、劉韌:他是誰?

10、劉韌:餓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