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作者 | 駱俊武

來源 | IT人的職場進階(ID:BestITer)

今天的主題:程式員的職業規劃。很早之前有讀者微信我,希望我能夠拿自己的職業路徑為例子寫一篇關于職業規劃的文章。

剛好前幾天,一個靠技術移民國外的程式媛朋友主動和我分享了下面的内容,她已經工作20年了,目前是亞馬遜的架構師。看到她發的這些内容後,真的很感動。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我相信絕大部分程式員一定期望自己有更好的職場發展,不管是追求薪資待遇還是精神上的滿足。

剛過去的1024,「職業規劃」的話題我覺得還挺契合這個節日的,是以談幾點個人看法。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職業發展的最優路徑是什麼?

剛畢業的那幾年,經理跟我面談時經常會問我: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樣的?

我說:還沒想過,先學好技術吧,後面再考慮。

經理說:你應該多些想法,想清楚自己的職業目标後,能有針對性的提高。

幾年後,我自己當經理了。一開始,我也經常拿這個問題問組員,但是我發現很多人的答案和我當年類似。

這時候,我才明白:缺少對職業的長期考慮,其實是絕大部分程式員的現狀。而這個現象就我現在看來,并不認為它是個問題,反而覺得正常也很合理。

我先說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我的職業路徑大概是這樣的:一線大廠工程師2.5年,參與創業1年,中小型創業公司的技術經理3年,二線大廠的技術總監1年。

就這4段經曆來看,我的轉折點在第3段。但是,當時的我并沒有任何職業規劃的概念,我沒想過自己是否适合做管理,也沒想過這家公司是否有前景,僅僅因為有一個信任的高層在那裡任職,另外我又不想回到大廠當螺絲釘。

是以,我做出的選擇很大程度是由自己的主觀意識決定的,覺得去這家公司能夠被信任,能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

以我當時的情況,如果我去咨詢做職業規劃的資深人士,他們大機率會建議我回到大廠,在技術路線上再鍛煉1-2年,而且一定不會建議我去這家規模小并且前景不明朗的公司。

我之前看到過一份調查資料,80%的技術管理者,都是在沒有主動表達管理意願的情況下,被上級 “推到” 管理崗位上的。

包括我個人這個例子,其實我想表達的是:網際網路作為一個新型行業,它的發展節奏和可變化性太大了。很多時候,你能迎來職場發展的大轉折,能力隻是一方面,機會、運氣等偶然因素太多了,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

相反,你給自己設定一個很大很遠的長期目标和發展路徑,先不說它有多大機率能實作,即使它最終實作了,當你走到路的盡頭,你會發現未必它就是最适合你的。

我現在愈發覺得,對事業有欲望的人其實不需要特意的規劃,他們會很本能的快速調整,而對事業沒有欲望的人來說,規劃也僅僅是一個規劃而已。

我沒想過8年後的今天,我能走上中層管理,也不認為CTO甚至CEO就是我的職業規劃。

其實,我更願意不斷地探索所有可能的路徑和修正我的短期目标,将自己未知的能量一點點挖掘出來。

如果有足夠的動力源支撐我做出下一個選擇以及做好下一階段的事情,我認為它就是我職場發展的最優路徑。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清楚目前階段的重點很關鍵

職場雖然很難按照自己預設的路徑去發展,但是每個裡程所花的時間其實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這個時間長短的關鍵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你是否清晰的知道:目前這個階段,你關注的重點是什麼?你需要培養和鍛煉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以技術路線為例,不同級别的人關注的重點是不同的:

1、國中級技術人員(P5及以下):剛入職場,需要關注如何寫出好代碼,學習别人的設計思路并具備單子產品的設計能力,重視規範和流程,并注重培養好的工作習慣(例如:嚴謹、主動、專業)。

2、進階技術人員(P6):工作2-3年後,關注跨子產品或者子系統的設計,有意識提升自己的架構能力,豐富自己的技術棧并注重技術深度的鑽研。

3、技術專家(P7):工作3-5年後,關注系統化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有不錯的架構能力,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視野要開始打開,從本系統到上下遊,從技術到業務,從個人到團隊。

4、進階專家及以上(P8及以上):技術和業務都在掌握當中,擅長抓問題的本質,具備中長期的規劃能力,能夠從更遠、更長期的角度分析問題并作出決策,經驗可遷移。

以上是我的看法,那些職場發展很快的人,一定是各個階段突破速度快的人,他們很清楚的知道目前階段的重點,并且有目的性的去提升和打破自己的瓶頸。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貫穿職場,視野很重要

視野是一個貫穿職場非常重要的因素。

上面章節中談到的技術路線,越往高階走,對視野的要求越高。

我所說的視野,是指你一定要有意識逼迫自己跳出目前的環境或者換不同的視角去思考職場中的具體問題,多跟優秀的人交流。當你獲得的資訊越多,你往往能做出比别人更高效或者更優的決策。

比如你作為技術骨幹,負責一個工期緊且重要的項目,你的應對方案可以從多元度去確定這件事情的達成:

1、從業務和産品角度考慮,把關好哪些功能和業務目标是強相關的,哪些必須要做,哪些可以不做。

2、從項目管理角度考慮,做好任務拆解,提前分析出風險點并做針對性把控,同時在排期上預留出一定的緩沖時間。

3、從技術管理角度考慮,做好技術方案的取舍,滿足目前訴求同時又不過度設計。

4、從團隊角度考慮,進行合理分工,形成優勢互補,并在全過程中創造出好的工作環境和人員激勵。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你作為技術骨幹已經跳出了自己的身份,而是在全局性的把控它,說白了就是從不同視角去提取最有用的資訊。

對于大部分程式員來說,能很清楚的知道目前角色該做好哪些事情、該怎麼做好其實都挺少的,如果你能把視野再拔高一個層次其實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回到職場發展來看,當你正處于舒适區或者看不清楚目前階段的重點時,就是你視野受限的時候,要突破就一定要跳出來,可以去更高的平台,也可以向優秀的人取經,方式有很多。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寫在最後

程式人生很長,如果能夠找到讓你興奮的點,那就是你快速成長的最好時期,然後在每一個階段中把握好重點,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你就有了更好的加速度。

大概想到這些内容,都是一家之言,供參考。最後,祝願每個程式員都有更好的職場發展!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程式員,是否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
更多精彩推薦
☞最新!百度首發 OCR 自訓練平台 EasyDL OCR
☞如何成為一名求伯君式的黑客
☞位元組跳動回應抖音上市;蘋果公司:全球多個國家的 App 價格将上漲;GDB 10.1 釋出|極客頭條
☞11.11大促來襲,京東如何保障雲安全?
☞SQL分頁查詢方案的性能對比
☞2021年,很可能是以太坊的“高光之年”
           
點分享點點贊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