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燒歲月原是夢

第一章:惡夢之始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三日。

對許多人來說,這一天可能是再尋常不過的日子。早上趕着上班,中午趕吃飯,下班趕回家,晚上困了倒頭就睡,平凡的日子就如此這般溜過去。可是,對我來說,這是個紀念日。因為當天我買了生平第一套Hi-Fi。而這也是惡性循環惡夢開始的第一天。

第一次

第一次聽Hi-Fi,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美妙的經驗。記得第一次扭開音量,一片如水銀般的美妙音樂于兩個喇叭流瀉而下,确是消除一天疲勞的最佳按摩(如果大家都沉迷于Hi-Fi,大部份的按摩院可能就此關門)。或許你認為有了一套Hi-Fi,就能如童話小說般,公主和王子從此過着不羨神仙的生活。你以為啦?且聽我細說從頭,道盡過去十五年來的發燒生涯。讓你知道無數次鯉魚躍龍門後還是鯉魚,鳳凰經火洗禮後變成“燒雞”的故事。

Hi-Fi惡霸

當年家中人多,房間不夠住,身為老大,當然是一夫當關,做起廳長。順理成章,Hi-Fi亦自然成為鎮廳之寶,每日上下班之前,必定膜拜一番方心滿意足。古代皇帝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對愛妃的呵護之情,我雖非君王,亦能了解一二。每日工餘之時,總是會拿着絨布拭擦一番。任何人若稍越雷池,觸摸Hi-Fi器材的任何一部份,輕則喝罵,重則問斬。Hi-Fi惡霸之名,不胫而走。每日最大的享受,便是在晚飯過後,扭大Amplifier的音量,播放一些勁歌勁曲,自娛娛人。一天的辛勞,經過1812大炮的轟炸與“威靈頓勝利”的長槍掃射之後,蕩然無存。再播放ABBA和Bonny M 的Discohits,讓那些頂心頂肺的硬Bass在全身捶打一番,過瘾極了!現在回想,當年強逼家人與左鄰右舍一同享受今日看來全無文化兼聲大夾惡的噪音,罪過之至。奇怪的是當年居然不見警察前來敲門,大概政府的睦鄰政策已發揮了最大功效。

取經之道

起初玩Hi-Fi,總認為功能多多、旋鈕多多、Power大大,Peak起來時LED Light四射有如Disco般,方算進階。這種初哥心理,今日回想起來,不禁唏歎。當年如果玩Hi-Fi的境界臻此收工,從此抱着一套Lo-Fi聽過世,未必不是件好事。

世事往往不能順從人願

自從Hi-Fi進門之後,我退隐江湖,每日躲在方中與唱片為伍,真有桃花源裡過着悠然自得生活的意境。正當沾沾自喜以為修成正果時,某日清晨起身後扭開Hi-Fi一聽,弊!昨夜還嬌柔委婉的鄧麗君怎麼今日突然間蒼老了十年。再放一張韓德爾的《水上音樂》,我的媽呀!原本清麗明亮的一池春水已變成波斯灣經過沙旦胡先瀉油後的沙灘般,一片烏黑。那天仿佛是世界末日,我整天在辦公室内魂不守舍,看了至少兩百次手表。一下班,以第一時間沖進Hi-Fi店,揪住老闆準備讓他的太太收屍。果然是老闆本色,他不慌不忙地伸出雙手作出多年不見的老友狀,然後說恭喜恭喜,你已修成正果,脫出你的Hi-Fi平凡之軀,聽出你的Lo-Fi不足之處。進而指着一台Equalizer說,現在正是得道登仙的時候了。這EQ能使你如虎添翼,改善一切惡聲,擡回去罷。臨走前順便塞了一本發燒天書在我懷裡說:“此乃武林中之葵花寶典,切要熟讀熟記,玩Hi-Fi要位列仙班,就靠它羅。”結果當天我又在該店花了數百大洋,捎了一本武功秘笈和一台Equalizer,浩浩蕩蕩,滿臉正氣地回家去了。這距離我第一次在那店裡傾家蕩産花兩千大洋購買Hi-Fi隻相隔六個月。古人有望梅止渴,我在接下來三個月隻能望Hi-Fi止餓。對一個剛出來做工的年青人來說,真是大出血咯!

考博士

話說自從得到天書之後,日啃夜讀,比從前讀書時還要勤力。老媽子看我這般苦讀,以為浪子回頭。而左鄰右舍亦漸漸傳開某人的兒子正發奮圖強,準備考博士雲雲。

貼錯門神

半年後,我又再出擊。先把早時買的器材拿去填海,然後根據天書上的菜單進貨。當時流行大Power和大Speakers,結果我扛了一對比我重比我高的喇叭回家。老媽子購物回來還以為進錯了棺材店。第二天起身一看,發現二付棺材闆各自貼了一張神符,老媽子謂避邪雲雲(主編按:絕!)。

銅筋鐵骨

有了利器,自然就是按着天書練功。先是擺出奇門八卦陣,把兩個喇叭左拉右推,以尋找出最佳位置。如此這般的閉門練功了兩個月,某日外出偶遇老友,驚問我何時萌生參加健美先生比賽的意念而如此苦練。我回家後脫下外衣對鏡一照,已是一身銅筋鐵骨矣。每日舉着每隻重約百磅的喇叭四處移動,果然是日久有功。此乃玩Hi-Fi的意外收獲,有志之士,不妨照跟。

無聲勝有聲

凡我Hi-Fi友,必定經曆種種磨練,其中往往有令人啼笑皆非的遭遇。話說某日買進一件新器材,接上線之後一聽,總覺得有些不妥。經驗告訴我們一定是某些地方出了差錯,調低音量,原來是有Hum。心中不禁大喜,因為根據天書上記載,越進階的器材,一裝上來有Humming的機會越高。原來我已經進入了High End境界,自然值得大書特書。接着下來數天我與Hum大鬥法,什麼法寶都出齊。例如用各種高度的衣夾來隔開那有如意大利粉的各種訊号與喇叭線,移動各個器材的位置希望奇迹出現,Hum魔就此消失。每每在移動器材半寸、一寸之後,便扭大音量,把耳朵貼在喇叭單元上,仔細聽是否有Hum。當然在做此項試驗時是不能放上唱片或者CD,否則耳聾都有份。某日正與Hum大鬥法時,女友推門而入,見一傻佬蹲在地上一耳貼着喇叭仔細地聆聽,不禁訝異,正待要問,隻見傻佬突然露齒而笑,大呼成功了!成功了!完全沒有聲音了。我當時的心情之喜悅,不能用語言來形容。勉強地說,隻能用此時無聲勝有聲來概括一切。

三妻四妾

發燒友是永遠不會滿足于現狀的。現代的婚姻制度有婦女憲章規限,隻能一夫一妻,若看上别的靓妞的話,隻能陳倉暗渡,不能明來。

玩Hi-Fi則又不同。如果家中沒有河東獅的話,Hi-Fi友随時可以三妻四妾。這些年來,我玩過的器材不可謂不多。在全盛時期,我一人同時擁有三架唱盤,三套喇叭,兩套Pre和Power Amps,唱頭多個,訊号線和喇叭線若連接配接起來,足夠供囚犯翻過樟宜監獄的圍牆投奔自由。各種各樣作鎮壓用的銅圈鐵餅可能足夠讓世界先生作健身用。

不過,玩Hi-Fi最終要講實際,器材多未必就好,有時過多的器材,除了阻頭阻勢,而且還影響喇叭的音場再生與結像力。最重要的是老婆每日看到滿室的電線若萬蛇鑽動,各種器材東擺西塞,整個房間亂過亂世佳人,心情自然不佳。晚晚在枕邊念經,實在是煩過梵帝崗。終于在一良辰吉日,将一些器材零沽出售,同時器材亦好聲得多,解決了内憂外患。回想起來,一得一失,莫非是前生注定?

尾聲耶?序曲耶?

十五年來,進出我家的器材多不勝數。科技進步,産品可說是日日新,日又新,真是買不勝買。我目前家中的私夥如下(注:此文發表于九二年九月《視聽藝術》創刊号):

唱盤:Micro 5000,EMT930 連原裝臂

唱臂:SAEC WE 8000/ST16.5"長臂

唱頭:常用的有EMT XSD15(Re-tipped by Benz Micro),SPU GE,Denon 103 Gold Limited, Benz Micro MC3最近剛購入Benz Ruby Reference準備擇一良辰吉日為它開聲。

前置:自制兩件頭土炮

擴音機: 自制32Watts Pure-Class A土炮二件

喇叭: Magneplanar MG 3A(Bi-Amp)

照理這些器材足夠我玩一段長時間而不需要再随便更換器材。我自己心知肚明,目前的私夥,特點是音色清麗自然兼帶一種浪漫風情,高中低音一氣呵成,有連貫性而不見接縫。當然我也知道這套系統動态不足,因為Power-amp不夠水力,高音也明顯缺乏一點高貴氣質,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結象方面,中音似乎稍為肥大,Singers和instruments往往有點Oversize.

Well,there is always a compromise. There is no perfect system. 正當我對自己這麼安慰而準備認命做一等良民,不再迎新棄舊時,老友阿彈半夜打電話急報:“喂,你有沒有聽過一對新進Speaders 叫Alon IV,實在是真不錯,抵買!聽說隻賣剩一對了,你還不快去搶?”

阿彈素來自恃,對事物從不輕易動容。現在居然半夜來電,足見此喇叭非同小可。

看來,今夜将是漫長的一夜……

To be or not to be?

明日老婆醒來,勢必驚見老公三千青絲化白發。

異曲同工。忘了是哪年哪月,喇叭背牆兩處反射點高高立起兩塊雞蛋闆,為美觀再加白布。 (52字)(大鍋 今天14:05 閱讀 0)

LP回家先吓一跳再喝令取下,曰:進門看到兩塊牌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