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官璘:象棋界的“獨孤求敗”,巅峰時期卻險些錯失冠軍

作者:紅盟棋路

1956年,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在北京舉行。當時,楊官璘的棋藝正處于巅峰時期,但他在奪冠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險些錯失冠軍獎杯。周德裕、董文淵等象棋界的頂尖高手也參加了比賽,雖然他們在各自的地方稱霸一方,但對他們來說,獲得首屆全國冠軍才是真正的象棋界盟主,是無愧于中國象棋第一人的榮譽。

楊官璘:象棋界的“獨孤求敗”,巅峰時期卻險些錯失冠軍

1956年12月15日,首屆全國象棋錦标賽在北京開幕。來自全國各地31個大中城市的象棋選手參加了比賽,而能夠參加此次比賽的選手本身就是非常傑出的。裁判陣容堪稱“神仙聚會”,裁判長是王又庸,副裁判長是謝俠遜、彭述聖、林弈仙,裁判員還包括陳松順、謝小然、張德魁等。

這次比賽集結了當時全國象棋界的頂尖高手,可以說是群英荟萃。楊官璘近年來在南北方都威震棋壇,幾乎無敵手,被譽為象棋界的“獨孤求敗”,從實力上來看,他是本次比賽奪冠最有力的競争者。然而,上海的何順安、北京的侯玉山,以及哈爾濱的王嘉良、武漢的李義庭等後起之秀也不容小觑,他們作為種子選手,對冠軍的争奪形成了強有力的競争。

總的來說,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彙聚了當時象棋界的頂尖選手,他們為了争奪冠軍展開了激烈的競争,而楊官璘作為象棋界的一代宗師,面對衆多強勁對手,最終險勝奪得冠軍,成為象棋界的翹楚。原來在1955年,王嘉良輸給楊官璘後,他決定閉關修煉布局功夫,提升自己的實力。此次比賽,他創造了令人驚歎的飛刀“當頭炮七兵對付左馬盤河”的布局,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實力。楊官璘由于勝利在望,急于求成,心戀冠軍,導緻在對弈中難以專注,是以犯了大意失去了勝利的機會。

楊官璘:象棋界的“獨孤求敗”,巅峰時期卻險些錯失冠軍

在27日與李義庭的比賽中,他受到了這種影響,一勝一負。此時,楊官璘積累了7分,而王嘉良積累了6分,但王嘉良還有一局未下。由于楊官璘之前輸給了王嘉良,即使和局,積分也會相同,王嘉良将成為冠軍。王嘉良成為了最大的“黑馬”。可惜命運捉弄人,從馬寬那裡得知何順安與楊官璘有嫌隙,隻求和局。當王嘉良按照預先計劃走棋,看起來和棋指日可待時,卻突然遭到了何順安的猛烈進攻,步步緊逼,最終擊敗了王嘉良。這是第一次冠軍如此接近又如此遙遠,原本勝券在握卻硬生生失去了勝利,被稱為“江湖之刀”的王嘉良感到了心痛和悔恨。

楊官璘:象棋界的“獨孤求敗”,巅峰時期卻險些錯失冠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最終勝利之前,我們不應該過于迷戀名利,而是要保持心中無物,全力以赴。即使失敗,也能無悔。最終,楊官璘順利奪冠,實至名歸,他的時代也達到了巅峰。此時,楊官璘内心充滿了激動和思緒萬千,他感慨良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