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兩輪車駛入“年輕化”新賽道,新老品牌誰能率先突圍?

電動兩輪車駛入“年輕化”新賽道,新老品牌誰能率先突圍?

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陳先森

這一屆兩輪電動車産品,在用年輕化“讨好”年輕人。

更時髦的外觀設計、更出圈的營銷方式、更大手筆的明星代言,品牌們從多角度出擊,要讓自家的兩輪電動車始終和年輕人的步伐同步。

簡單梳理今年品牌的動作,傳統知名品牌這邊,雅迪717騎行節辦到第六屆,這次将騎車和音樂結合,呈現一場“騎行節+音樂節+露營會”的全新方式;愛瑪登上時尚雜志《時尚芭莎》八月别冊,多位女明星拍攝多組時尚騎行大片,用的正是愛瑪電動車。

新勢力品牌這邊,哈啰舉辦717哈啰電動車超級粉絲節,以“哈啰騎葩秀”為主題;哈啰還在地鐵站、高鐵站、核心社群等,相繼投放一系列裸眼3D創意視訊、社群道匣廣告、地鐵漫畫廣告,用創新的玩法将年輕人喜歡的智能化賣點融入其中。

而這些僅僅是品牌思考如何走近年輕人的“冰山一角”,為了擁抱年輕消費群體,兩輪電動車正在不斷嘗試用年輕人最喜歡的方式與他們交流。從行業的角度看,是品牌正在打破兩輪電動車老舊傳統的形象,颠覆消費者對于行業固有的認知。

對于年輕化,傳統品牌和新勢力品牌是如何做的?哪方可能更招年輕人喜歡?

這屆兩輪車,用“年輕化”打動年輕人

如今,兩輪電動車的主要消費群體呈現出趨勢:從70、80後逐漸轉向90後、00後。根據華經産業研究院給出的報告顯示,我國兩輪電動車26-30歲的消費者占比32%,25歲以下的消費者占比11%。

他們有通勤和中短途出遊需求,一般5-10公裡是最常的騎行距離,也有潛在買房買車的壓力,兩輪電動車對于他們而言會更具有成本效益。也是以,有需求的年輕人逐漸成為品牌主要的目标使用者。

面向年輕人,品牌塑造年輕化,可以從兩個大的層面看:營銷和産品。

營銷層面,在傳統的認知裡,品牌宣傳是各種推廣資源方砸錢買熱度,特别是前幾年綜藝市場大火,加上新國标後各品牌需要跑馬圈地,砸廣告費成為正常操作。此外還有明星代言,比如雅迪請胡歌、範·迪塞爾代言,愛瑪請周傑倫代言。

電動兩輪車駛入“年輕化”新賽道,新老品牌誰能率先突圍?

在新的認知裡,除了冠名代言,品牌變得更加注重打造“産業IP”。以之前提到的雅迪717騎行節為例,去年的第五屆,雅迪破圈關聯紅牛安奈吉、怪異貓等頂級熱門IP;今年的第六屆,雅迪同兼具音樂、社交屬性的網易雲音樂關聯打造營地音樂節。

還比如九号公司旗下的年度活動“九号總動員”,在今年“快閃漫展”攜手了bilibiliGoods旗下IP喵鈴铛,還有受年輕人喜歡的任天堂switch遊戲、永璞閃萃咖啡等等,這些頂級IP都具有很多年輕化的元素。

節日或者活動本身是品牌的固有IP,配合更被大衆熟知的一些頂級IP,品牌更能和年輕人建立強連接配接。通過“産業IP”齊聚,品牌喜歡上年輕人喜歡的興趣愛好,同年輕人打成一片,這樣品牌不僅是從産品,更是從生活方式上和年輕人親密接觸,讓年輕人感受到自己的品牌價值和文化認同。

與此同時,産業IP少不了産品本身的更新,産品層面同樣用“年輕化”來滿足年輕人。目前,産品年輕化呈現三個方面的特征:

一是設計時尚化。雅迪今年釋出了時尚摩登的雅迪冠能3 S9 MAX、複古帥氣的VFLY騎兵以及精緻可愛的雅迪i豆,還釋出五個全新主題新色“法式複古”“格子派對”“極速海灣”“IP潮熊”“源自世界的調色盤”,單是命名就把創新拉滿;愛瑪近兩年相繼推出引擎MAX系列,A500、A130、露娜、VAVA、泡泡、星曜、勁霸F692等産品,整體外觀造型圓潤呈現的正是年輕時尚風。

二是功能多元化。SOC精準電量顯示、三模解鎖、智能語音互動......一開始應用在九号等新勢力品牌,近兩年在雅迪、愛瑪、台鈴、新日、綠源等品牌新車上應用。而雅迪獨有的YADEA OS智慧中樞和AI語音助手,可實作諸如坐墊感應、位置感應、邊撐感應、三模精準定位等多個智能體驗。目前,這些功能都演變成了兩輪智能電動車标配,作為年輕人喜愛的高科技。

三是智能互聯化。兩輪電動車不再停留在單車的智能化上,而在發展成更全面的智聯化。新日MIKU1就是一個縮影,這款産品具備“一鍵分享”功能,可以将用車權限轉發,邀請新朋友一起來體驗,可以幫助推動年輕人實作另類的社交“破冰”。

可以發現,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新勢力品牌,在營銷和産品上,都落腳在年輕化這一趨勢。當然,各品牌對“年輕化”這件事,進行時間不同,細節執行上也不同,呈現效果往往也不一樣。

年輕化新賽道上演“後來居上”

兩輪電動車品牌年輕化,享受到年輕人作為主流消費群體後,釋放出的巨大紅利。一衆品牌裡,最先吃螃蟹的是新勢力,尤其是以小牛、哈啰為代表的頭部,發力年輕化、高端化先人一步,一時間風光無限。

小牛電動出現前,消費者普遍認為大部分兩輪電動車又土又醜,而小牛電動NQi釋出,讓大家看到原來兩輪電動車也可以很好看。時尚、潮流的标簽貼在新勢力身上,小牛電動做到成立一年單日銷售額破億、成立四年登陸納斯達克,也探明了兩輪電動車是可以走年輕化、高端化的。

電動兩輪車駛入“年輕化”新賽道,新老品牌誰能率先突圍?

新能源車領域就是如此,特斯拉入局,“蔚小理”三家緊跟,随後第二梯隊紮堆出産品抓量産,再是傳統車企加速電氣化轉型,依附原有體系孵化出全新的智能汽車品牌。“船大難掉頭”,相反新勢力正是“新”在掌握着當下趨勢的先發優勢。

但是将時間拉回到現在,傳統品牌早就完成跟進。不同于新能源車領域裡勝負未決,兩輪電動車的新勢力,已經被傳統品牌進一步拉開差距。

今年二季度,小牛電動營收8.28億元,同比下降12.4%;淨利潤1440萬元,同比下降84%。自此,該公司單季淨利潤,已連續三個季度同比下滑。

業績下降背後,是銷量大幅度下滑。根據2022年第二季度銷量資料,小牛電動共售出20.89萬輛電動車,同比下降17.4%。其中在國内市場,小牛電動實作銷售18.03萬輛,同比下降26.7%。

對比傳統品牌,雅迪上半年歸母利潤8.99億元,同比增長52.6%;愛瑪上半年歸母利潤6.90億元,同比增長119.4%。銷量上,雅迪2021年銷量為1386萬輛,愛瑪為835萬輛,小牛電動車為103萬輛。

這背後意味着,雅迪、愛瑪等傳統品牌逐漸侵蝕掉新勢力的市場佔有率。如果上升到戰略層面,是兩輪電動車品牌年輕化、高端化這段賽程中,傳統品牌已經暫時勝出。

首先,傳統品牌赢在展示管道。據相關資料顯示,雅迪店鋪數超過4萬,愛瑪全國門店數超過3萬,而小牛、哈啰3000家門店基本無法和一衆傳統品牌對比。

因為除了使用者看車、試駕、維修和售後離不開線下管道外,門店本身還構成品牌形象的展示視窗,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年輕人對品牌的認知。比如,消費者無論是線上上的雅迪自營旗艦店還是線下的雅迪專賣店,哪怕是經過的路人,都會看到甚至記住“更高端的電動車”這句雅迪的戰略目标。

其次,傳統品牌赢在營銷“破圈”。像是雅迪717騎行節已經辦到第六屆,同時先後贊助了《這!就是街舞》第5季以及《中國新說唱巅峰對決》等頂級綜藝;愛瑪與《追星星的人2》、《乘風破浪3》形成深度合作,還同步對品牌、産品、終端門店等方面進行“追星”形象更新。

此外,傳統品牌赢在資源投入。雅迪、愛瑪等傳統品牌具有更強的規模優勢和資金積累,在技術研發、産能擴充等方面更有效率。新勢力打着智能化旗号的智能産品,缺乏自研,本身都是供應商供貨,門檻并不高。

是以當新勢力的産品和服務大量落地後,反而是傳統品牌“起”,而新勢力“落”。消費者對這些品牌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後,他們在營銷和實際體驗中,自然會做自己認為最正确的權衡。

營銷之外,産品能否吸引年輕人?

管道、營銷之外,讨好年輕人更離不開産品力。品牌年輕化、高端化,但産品力始終不變,一直是兩輪電動車行業的攻城利器。也隻有技術,才能真正證明車輛的“實用性”,進而長期留住使用者。

目前,傳統廠商比如雅迪、愛瑪、新日都在投入研發來攻克續航方面的核心技術,比如電池、動能回收系統、車身輕量化,進而推動行業進入長續航時代,進一步滿足年輕消費者的購車需求。

據艾瑞咨詢釋出《2022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白皮書》顯示,車主購車最主要的關注因素依然是電池及續航、品質和動力性能。同時車主對于智能化的需求也值得重視,相比于上一年,僅21%的車主在購車時關注智能化功能,今年智能化功能需求度達49.4%,躍進到第四位。

可以看到,年輕消費者買東西不會隻停留在顔值上,還會關注産品的實用性,不會願意為沒用的東西買單,性能才是決定因素。

以電池為例,雅迪首創石墨烯電池,随後愛瑪、台鈴的部分車型也搭載了大容量石墨烯電池。盡管本質上仍是鉛酸電池,但在耐用性、續航方面,對比普通鉛酸電池有很大提升。尤其在冬季,性能不受明顯影響的基礎上,可以有效避免“充不進電”的問題。此外,石墨烯電池支援快充,也是普通鉛酸電池做不到的,還比锂電池安全性更高。

車身“輕量化”同樣是年輕人希望兩輪電動車有的功能設計,而目前主流品牌的産品都有這方面的考量。

“輕量化”其實符合的是年輕人當下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年輕人如今希望吃得越“輕”越好、能夠随時随地開啟“輕”慢跑,平時騎車出行也希望能“輕”裝上陣。在年輕人看來,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享受周圍的美景,提高出遊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