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oSQL之【Redis】學習(一):安裝說明

簡介

Redis是一個開源的key-value資料庫,相比Memcached,他更有優勢:

1,記憶體+磁盤的持久化儲存

2,具有非常豐富的資料類型,尤其擅長數組類資料的高速度處理:字元串、連結清單、集合、有序集合、散清單

3,自帶的主從複制

4,資料快照

具體的一些資訊請見:官網

安裝

1:下載下傳:

wget http://redis.googlecode.com/files/redis-2.6.13.tar.gz      

2:解壓、編譯:

make && make install      

3: 這時Redis 的可執行檔案被放到了/usr/local/bin 目錄下,其實這些檔案在目前目錄下的src目錄中也存在

4:下載下傳配置檔案和啟動腳本:

wget https://github.com/ijonas/dotfiles/raw/master/etc/init.d/redis-server
wget https://github.com/ijonas/dotfiles/raw/master/etc/redis.conf      

下載下傳這2個配置檔案是為了能更好的啟動和關閉redis。

 BTW:Redis的配置檔案和啟動程式也可以用src目錄下的, 自帶的redis-server也可以用預設的(二進制編譯)不能打開,下載下傳來的同名檔案是一個shell腳本,調用啟動redis-server,可以打開檢視修改。

5:把配置檔案放到合适的位置:

cp redis.conf /etc/
cp redis-server /etc/init.d/
chmod +x /etc/init.d/redis-server      

 6:第一次啟動Redis前,做一些準備工作:

1 建立redis專用的使用者:useradd redis。
2 建立資料目錄:mkdir -p /var/lib/redis
3 建立日志目錄:mkdir -p /var/log/redis
4 設定這些目錄的權限:
chown redis.redis /var/lib/redis
chown redis.redis /var/log/redis      

上面的這些目錄的建立位子是根據配置檔案的設定來确認的。

7:redis加入開機自啟動:

加入自啟動:
update-rc.d redis-server defaults      

8:重新開機:

/etc/init.d/redis-server start
/etc/init.d/redis-server stop
/etc/init.d/redis-server restart      

啟動腳本已經指定了配置檔案,是以在啟動的時候不需要再顯性的指定配置檔案了。要是用自己的配置檔案,不用下載下傳來的,則需要:

/usr/local/bin/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指定配置檔案      

9:把之前編譯好出來的一些執行檔案(/usr/local/bin/redis*)都移到/usr/bin/ 下,友善後面直接調用。如

cp /usr/local/bin/redis*  /usr/bin/

可以把redis-cli 改成redis,可以直接輸入redis連接配接redis      
[email protected]:~# redis
redis 127.0.0.1:6379>      

以上就完成了對Redis的安裝工作,後面對一些redis的操作進行說明。

監控方面:http://blog.nosqlfan.com/html/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