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包含有多種資訊,ArcToolBox提供了利用DEM提取河網的方法,但是操作比較煩瑣(幫助可參看Hydrologic analysis sample applications),今天結合我自己的使用将心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提取河網首先要有栅格DEM,可以利用等高線資料轉換獲得。在此基礎上,要經過窪地填平、水流方向計算、水流積聚計算和河網矢量轉化這幾個大步驟。
1.窪地填平
DEM窪地(水流積聚地)有真是窪地和資料精度不夠高所造成的窪地。窪地填平的主要作用是避免DEM的精度不夠高所産生的(假的)水流積聚地。窪地填平使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Hydrology -> Fill工具。
2.水流方向計算
水流方向計算就可以使用上一步所生成的DEM為源資料了(如果使用未經窪地填平處理的資料,可能會造成精度下降)。這裡主要使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Flow Direction 工具。輸入的DEM采用第一步的Fill1_exam1
3.水流積聚計算
這裡主要使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Flow Accumulation工具流向。栅格資料就是第二步所獲得的資料(FlowDir_fill1)。可以看到,生成的水流積聚栅格已經可以看到所産生的河網了。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河網栅格提取出來。可以把産生的河網的支流的象素值作為閥值來提取河網栅格。
4.提取河網栅格
使用spatial analyst中的栅格電腦,将所有大于河網栅格閥值的象素全部提取出來。至于這個閥值是多少因具體情況而定。通常是要大于積聚計算後得到栅格的最低河流象素值。這裡采用的是500這個值。最後生成隻有0、1值的栅格資料。其中1表示是河網,0是非河網。
5.生成河網矢量
這裡主要使用ArctoolBox->Spatial Analysis Tools->Stream to Feature工具.Input Stream raster 為第四步隻有0、1值的河網栅格。流向栅格使用第二步所生成的栅格資料。
6.矢量河網處理
由于Stream to Feature工具.将所有栅格象素均轉為矢量線段。是以要進行處理,方法是利用屬性查詢的方法把所有GRID_CODE為1的全部選擇出來。導出就得到了由dem所生
成的河網矢量。
最後得到的河網如下圖所示。但是由于是栅格轉換而來。生成的河網并不是連續的矢量。可以根據需要做簡單的處理。
ArcGIS Spatial Analyst包含一些從水文和地形資訊中處理和擷取新資訊的專門工具。
當進行水流模組化時,您需要了解水流的來源和去向. ArcGIS Spatial Analyst提供了用于進行地形表面彙流計算的工具, 它為描繪彙流網絡和彙水盆地、流長計算以及确定水系級别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該類資料通常用于将地形資訊綜合到水文模型中。
地下水工具可以用于進行簡單的地下水二維水流和要素模組化。達西流量(Darcy Flow)工具用于從水文地理資料中生成地下水流域。達西流量工具可以從一個點源出發,穿過流域,跟蹤彙流路徑。多孔噴嘴(Porous Puff)工具可用于計算水中化學物品或成分沿流域擴散的狀況。
可利用的水文工具包括:
彙水量計算工具(Flow Accumulation)
彙水方向計算工具(Flow Direction)
流長計算工具(Flow Length)
填充(Fill)
下沉接收(Sink)
水系(Stream Link)
水系級别(Stream Order)
水系至特征(Stream To Feature )
分水嶺(Watershed)
達西流量(Darcy Flow)
顆粒物跟蹤(Particle Track)
多孔噴嘴(Porous P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