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ypervisor
n. =supervisor超級管理者;虛拟機管理器vmm. 介于底層硬體(CPU、記憶體、磁盤等)和作業系統之間中間件,用于管理和協調多個作業系統共享同一硬體裝置。這一中間層即祼金屬架構("Bare Metal" Architecture)的虛拟層,也是一種寄居架構(Hosted Architecture,即在已有作業系統之上安裝和運作虛拟化程式),這一層完全隔離硬體和其上的所有虛拟機作業系統。
2、虛拟機記憶體複用技術
a.記憶體氣泡---回收暫時不用的記憶體
b.記憶體共享---共享資料相同的記憶體頁
c.記憶體交換---虛拟外存為記憶體
3、虛拟機GPU
GPU即Graphic Process Unit,過去作為PC中顯示卡CPU,在圖象處理表标較正常CPU出色。對于虛拟機中的GPU,由于部署在同一伺服器的多台虛拟機必然要求支援不同圖形圖象的顯示要求,例如Nvida支援Multi-os技術。
4、SAS和SATA的差別
以下SAS和SATA的差別摘自http://blog.sina.com.cn/dynaudio
不同于常見的SATA硬碟,SAS(Serial Attached SCSI)硬碟天生就是為企業級使用者設計的。要說SAS與SATA的關系,可以這樣概述,對IT産品來講,一般都是首先設計生産适應當時生産制造水準的頂級産品,未來根據産品自身特點,對産品進行閹割,進而較易生産出定位全面的産品。像Intel的CPU,通過緩存進行區分定位,NVIDIA的GPU,通過流處理器數量劃分不同等級。SAS與SATA的關系也類似,當年儲存設備從并行接口轉變至對資料傳輸更為有利的串行接口,SAS就此誕生,而去除了一些民用不必要的特性後,就是我們常見的SATA。
最新的SATA 6Gb/s,也是SAS衍生物
昂貴的SAS受到企業級使用者的青睐,必然有其無可比拟的優勢,首先,在磁盤性能上SAS具有強大的性能優勢。主要得益于強大SCSI指令集(包括SCSI指令隊列)、雙核處理器(對比SATA使用的單核處理器,即使有SATA硬碟使用雙核處理器,性能也相差甚遠),以及對硬體順序流處理的支援。 SAS硬碟支援雙向全雙工模式,為同時發生的讀寫操作提供了兩路活動通道。相比之下,SATA隻能提供單通道和半雙工模式,無疑弱了不少。
5、連結克隆
虛拟機(OS)的建立部署和PC機系統安裝類似,需要對磁陣進行大量IO操作,如果重複建立相似虛拟對磁陣的壓力較大。連結克隆技術就是針對虛拟機相似性,根據已存在的虛拟機建立一個副本,并且隻保留差異檔案,加載同隻須加載同源系統以及差異檔案,最大限度節省建立虛拟機時間和節省磁盤空間。
6、VCE
虛拟計算環境的英文全稱是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簡稱VCE。這三個字母同時也是VMware、思科和EMC的英文開頭字母組合,雲存儲架構聯盟VCE在2009年由EMC、思科和VMware聯合創立。Vblock是VCE開發的新一代資料中心虛拟化解決方案。
7、域和叢集(待補充)
和普通PC域概念一樣,虛拟機同樣也繼承了安全邊界的概念,包括安全政策、認證等;叢集在伺服器領域即把多台同構/異構的伺服器組成,對外可提供同一服務、對面負荷分擔,由于一般采用松偶合架構,是以靈活性較高(友善能力/伺服器擴容、減容),并且集中式管理減少管理成本,在可靠性上可實作服務互為備份,友善恢複;
8、虛拟交換機相關概念(虛拟端口、端口組、上行鍊路端口、上行鍊路,這幾個概念幾個虛拟桌面廠商通用包括VMware,思科,華為等)
虛拟交換機即提供虛拟主機(虛拟PC或伺服器,可部署WINDOWS、 LINUX)和外部通信時使用的實體交換一樣的功能,支援必要的傳輸協定,如下圖vSphere Standard Switch.
虛拟端口即虛拟交換機上的端口,可聯想類比實體交換機上的RJ45口;多個端口可劃分為同一端口組,見下圖;
上行鍊路端口在虛拟交換機與主機上安裝的實體擴充卡之間提供了邏輯連接配接。 上行鍊路端口根據配置連接配接到特定的實體擴充卡(可了解為實體伺服器網卡),如下圖,即用于和實體擴充卡連接配接的虛拟端口;
上行鍊路同實體交換機上行鍊路,即上行鍊路端口和上行交換機(這裡為實體交機)之間的鍊路;

上圖來源于VMware産品介紹
9、VNC、ipmitool
VNC (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是虛拟網絡計算機的縮寫。VNC 是一款優秀的遠端控制工具軟體,由著名的 AT&T 的歐洲研究實驗室開發的。VNC 是在基于 UNIX 和 Linux 作業系統的免費的開源軟體,遠端控制能力強大,高效實用,其性能可以和 Windows 和 MAC 中的任何遠端控制軟體媲美。虛拟機管理大多支援VNC接入通路控制,
ipmitool是一種可用在 linux 系統下的指令行方式的 ipmi 平台管理工具,通過IMPI管理接口規範,監視伺服器的實體特征,如溫度、電壓、電扇工作狀态、電源供應以及機箱入侵等(IMPI接口設計用于獨立CPU、BIOS等而監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