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R确實是火了。
最近我寫了不少關于電視産品的文章,在研究電視的參數時,發現有很多電視在官宣優勢中都提到了一點:支援HDR。
是以這是卷完分辨率又卷幀率,卷了色域還卷灰階,現在終于輪到要卷HDR了嗎?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倒是樂見其成的。
不過HDR這個概念,我覺得還是有點“門檻”的,并不是電視“支援”HDR解碼,就能達到HDR效果的。市面上的“真HDR”電視,其實并不多。
下面我就來具體說說為什麼。
HDR是什麼?
從科普的角度來說,HDR這三個字母所代表的意思是“High-Dynamic Range”,也就是“高動态範圍”。它是與目前更為普遍的SDR,也就是标準動态範圍相對的。
更直覺一點來說,HDR就是能夠正确地表示真實世界中從太陽光直射到最暗的陰影這樣大範圍亮度的解析能力。
這個概念,最早的時候是用在攝影領域的。
因為我們采用數位器材攝影/攝像時,它們不可能像我們的眼睛一樣,能觀測到從陽光到陰影的所有亮度,拍攝時需要調節曝光,才能攝取到在某一曝光範圍内的影像。是以拍攝的照片/視訊,在單一曝光的情況下,與我們肉眼看到的,必然是存在差異的。
是以,為了能讓影像更接近真實世界的視覺體驗,人們想出了HDR這個辦法,也就是記錄下“動态亮度範圍”,來使影像更貼近肉眼觀感。
為了達到HDR影像的目的,攝影師起初是需要在同一場景中,采用不同的曝光範圍,拍攝更多的照片,來使得曝光覆寫從最亮到最暗這一整個範圍。然後把這些照片通過數位手段合成為一張,才能更真實地表達我們肉眼所能觀測到的動态亮度範圍。
後來随着數位影像的普及,表達HDR的方式就變成了用“一半像素記錄畫面的亮部,一半像素記錄畫面的暗部”,這樣獲得的影像,就非常能夠還原我們觀測到的真實世界畫面了。
在電視上看HDR,需要“解碼+顯示”
由于HDR技術能夠在亮度方面提升至更加真實的亮度表現,進一步增強畫面對比度,色域也随之擴大,尤其是使黑色更加深邃且不丢失暗部細節,一些在不支援HDR技術的電視上看起來漆黑一片的畫面,在支援HDR的電視上看來就“别有洞天”,能看到許多被忽視的細節。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能夠解碼HDR的裝置,就能還原出HDR片源的真實畫面。
要想看到“真HDR”,除了電視晶片支援解碼HDR之外,它還得顯示面闆等硬體基礎也支援HDR畫面的顯示。最簡單地說,對顯示面闆的要求是,得符合至少有300級以上背光分區,還得具有1000nits峰值亮度,這才是真HDR電視高畫質标準。
光是這麼簡單地說概念,估計你們并不一定愛聽,也不一定能了解。
是以,我直接搞來了一台TCL剛上市的新品T7H,因為它是特别典型的高畫質“真HDR”電視,正好用它來當例子,來直覺地聊聊什麼才是“真HDR”,如果對畫質比較在意,想買“真HDR電視”的話,需要注意哪些參數,正好也是幫大家避避坑。
開箱TCL T7H:真HDR電視長啥樣?
TCL T7H這款電視,在TCL的産品矩陣裡屬于是質價比高的類型。
先來看看它長什麼樣吧。
整體從正面看過去全是螢幕,無邊框全面屏設計讓它的屏占比相當大。背面采用一體化超薄設計,如有挂壁需求,更能實作無縫貼牆,完美融入家居場景;接口豐富,擁有HDMI2.1*4,兩路滿血,4GB+64GB行業超大内容和USB3.0的硬核配置,适合多種使用者需求。
前面我說到了“真HDR”這個概念,至于為什麼說T7H是真HDR電視,主要是因為它不僅僅有一顆支援HDR解碼的晶片,在螢幕素質上,更是完全能滿足高畫質HDR需求的。
首先,T7H的控光分區能夠滿足真HDR的需求。
前面我說過HDR是反映真實世界的動态亮度範圍,需要記錄下從最亮到最暗的亮度畫面。明暗對比越多,需要記錄的畫面也就越多。是以要表現出逼真的HDR畫面,電視螢幕的分區就相當有講究。像T7H的螢幕就擁有三百級以上分區,事實上,電視螢幕的分區越多,光暈就越小,每一個像素點都是可自由控制的光源,它所帶來的畫面就更加通透,也就能表現出更多的細節。
而T7H最高擁有330個背光分區,控光效果與OLED電視就非常接近了,在實際顯示中,能夠實作全陣列動态控光+16bit單區動态精修,也就是可以根據具體畫面,讓每個背光分區精确地調節亮度,跟普通液晶螢幕相比,能夠帶來4倍聚光效果提升和50%光暈改善。
是以,更多的背光分區帶來的效果,就是更加自然的亮暗過渡。隻有黑色亮度低于一定水準,圖像才會有暗部細節,是以隻有區域控光能力強的電視,才能展示出更好的控黑能力。比如下圖明亮的南瓜燈和陰影的對比,就相當強烈,視覺體驗是非常好的。
來看我下面實拍的這一組照片吧,關燈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就是一張全黑背景的星河圖,中央懸挂着發光的星球。但是開了燈,才會發現原來它“暗藏玄機”——顯示的全黑色畫面與環境的無光黑暗背景完全融為一體,這就是“控黑能力”強悍的表現。
包括在色彩飽和度高的畫面中,每一種色彩的表現,以及邊緣的過渡,也會随之更加自然。
當然,除了百級分區之外,要想達到“真HDR”,還得靠峰值亮度。畢竟真實場景中的亮度跨度是非常大的,是以峰值亮度要是不夠高,那麼在解碼HDR片源時,就會壓縮亮度,造成畫面細節的丢失,尤其是在高亮與黑暗同時出現在同一場景中時,更是容易出現“亮的上不去,暗的下不來”的情況,整體畫面暗淡又平鋪直叙,缺乏細節也缺失了亮點。
是以,T7H的峰值亮度能達到1300nits,這就非常有優勢了。1300萬:1的超高對比度和更高動态範圍,能讓畫面更接近自然界的真實景物,細節豐富而畫面具有層次感,更為立體。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get到真HDR的畫面優勢,我選擇了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畫面來顯示。
這張雪山植被的圖檔,右下角的暗場部分細節非常豐富,樹木的根部與草坪的細枝末節都可以被看得非常清楚,而明亮部分的光照則清澈幹淨,色彩純正。
而在高亮度的光照與黑暗背景共存的畫面中,表現出來的畫面則是對比相當強烈的。在光影的渲染下,前景的草葉和後方的光影,錯落有緻,邊緣清晰而銳利,幹淨利落。
可以看出,無論是高對比度的畫面,還是整體處于暗場的畫面,或者是高亮度高飽和度的畫面,具有真HDR表現力的T7H都能展示其完整而豐富的細節,尤其是在物體的邊緣處,更是具有超越一般畫質的清晰度,整個畫面幹淨利落,色彩純淨通透。
真HDR之外,影響畫質的那些因素
當然,組成色彩空間的五要素,除了HDR還有分辨率、幀率、色域以及灰階。是以作為電視産品來說,雖然真HDR很重要,但是别的方面也不能忽視。
不過TCL在液晶電視行業的競争力強悍,也是因為它确實在技術方面很能打。
能支援各種3A大作以及主機遊戲絲滑操作的全通道4K 144Hz高刷屬于是TCL的日常操作了,這個暫且不多說,先說說T7H搭載的領曜晶片M2吧,它的算力可以說是非常強大的,在與TCL特有的TXR畫質增強引擎互相配合的情況下,能夠擁有超強的感覺能力,可以像素級對畫質進行調校。有些本身片源品質不夠高的視訊,在經過它的畫質提升後,畫面明顯得到了優化,看起來清晰度更高而色彩更純淨。
對一塊承載高畫質的螢幕來說,具備高對比度當然是很棒的,能保證畫質更細膩,特别是暗處的細節,能展示得更清晰。
但是除此之外,還得做到能減少環境光的影響,比如說眩光與反射之類,我嘗試了一下在有光照在螢幕上情況下的顯示畫面,以及在接近180°的角度所看到的畫面,與普通電視螢幕相比,确實是截然不同,更清晰明亮而真實的。
同時還需要有更大的可視角度,讓使用者的觀影角度更自由。而這幾點,T7H的A++廣角超顯屏都能做到,站在差不多180°的角度,還能看清楚螢幕上的畫面,甚至可以說是“纖毫畢現”,你就知道它有多“超廣角”了吧。
順便,在系統互動和操作上,T7H也是延續了TCL一貫的簡潔易用模式,它使用的是一直廣受好評的“靈控桌面”系統,有點像咱們的手機,真正實作了無開機廣告和全面定制化,在人機互動方面更為好用順手。有這樣的系統,再加上5單元70W的2.1聲道Hi-Fi級專業音響配置和獨立重低音炮,視聽感受自然是拉滿了。
總結
說到這裡,其實關于真HDR的話題也聊得差不多了,那麼最後來稍微總結一下吧。
現在的電視産品,卷HDR确實已經是一個趨勢了,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電視行業發展得比預計的要更快,我們對于畫質的需求也是日漸提升,僅僅從分辨率、幀率以及色域、灰階等次元去對畫質進行優化,發展空間已經不多了。是以,将真HDR次元進行拔高,就相當于是補上了色彩空間的最後一塊短闆,能讓觀影時的視覺體驗拉高到與現實世界基本一緻的水準。
但是,要獲得真正理想的HDR效果,在選擇電視時,還是需要注重分辨的,不能僅僅關注電視是否“支援HDR解碼”,而是需要選擇“支援HDR解碼+螢幕具備顯示HDR素質”的型号,比如說像我拿來舉例子的TCL T7H就是很典型的“真HDR電視”。
如果你還想要了解更多T7H的細節的話,也可以直接戳傳送門去了解一下。
TCL 75T7H 75英寸 ¥799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