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推進考古與科學“聯姻”?考古科學大會專家學者泥河灣“論劍”

作者:MtimeTime.com

中新網河北陽原8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科學技術正成為考古學前進發展的關鍵推動力”“考古兼具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兩重屬性”“考古學是一個集多學科之所長、交叉融合的研究領域”“考古學是一門開放的學科,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曆史學,也不是人類學”“未來考古科學體系将在‘考古科學’和‘應用考古學’兩個方向分别拓展”……

如何推進考古與科學“聯姻”?考古科學大會專家學者泥河灣“論劍”

首次考古科學大會在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的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盆地舉行。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首次考古科學大會7月底在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的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盆地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考古科研、文博出版等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代表相聚一堂,圍繞考古學、考古學科、考古科學、科技考古之間的關聯等議題“論劍”交鋒,為已步入第二個百年的中國考古進一步加強與科學“聯姻”建言獻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指出,近年來,中國在考古工作的調查發掘、資料整理、價值闡釋、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形成多學科交叉融合研究範式,科學技術正成為考古學前進發展的關鍵推動力。科技考古各領域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已形成自身的理論話語研究體系,同時,各種科學研究手段深度介入田野調查、勘探、發掘、整理全過程考古工作,為解決重大學術課題起到重要推進作用。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員表示,目前,在影像學、年代學、基因組學、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各種新興前沿學科的滲透下,考古通過現代各種科學技術的運用,得以更精确地揭示古代遺存的面貌和特征,更廣泛提取考古遺存包含的多樣化資訊。科技,讓考古學領域越來越迸發出新的活力。中國考古也正在跨學科融合——面向多學科的技術手段和理論方法,面向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等國際考古研究的前沿性課題,不斷延伸研究觸角、細化學科分支。

如何推進考古與科學“聯姻”?考古科學大會專家學者泥河灣“論劍”

首次考古科學大會上,付巧妹研究員做主旨報告。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她說,近年來,考古學與古基因組學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科學家們通過深度解析世界各地所發掘的考古遺存材料,為人類起源與演化曆史帶來許多新的認識和突破性發現,該學科方向也是以成為國際科技考古及人類學研究領域的最新熱點和前沿趨勢。

“考古學就是考古學,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曆史學,也不是人類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員認為,考古學是一門開放的學科,它會利用一切現代科技手段與方法去擷取盡量多的曆史資訊,也會吸收各種學科理論去解讀考古發現,建構多元的古史叙述。作為廣義曆史學的一部分,考古學研究本質上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考古學家通過考古發掘和對考古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存的闡釋來建構古代曆史叙述并對各種曆史現象做出解釋的一門人文學科,考古學家闡釋與建構曆史就是在創造曆史。

中國人民大學陳勝前教授從理論視角展望中國考古學發展指出,總結百年中國考古學的成就,可以歸納為科學考古學的學科體系的形成、中國史前史時空架構的建立、史前史上若幹重大問題的解釋、考古學應用體系的發展四個方面。“在可以預見的将來,中國考古學最有可能獲得突破的三個方向是中華文明探源、人文考古與科技考古”。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所長鄧濤表示,本次考古科學大會旨在梳理考古科學的理念、目标和方法,研讨中國考古學的曆史與未來,探索推動中國考古真正成為一門嚴謹、成熟、完善并高度國際化的科學體系。該所将更加重視古人類學與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加強科技平台建設和理論探索,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考古科研機構,并與相關科研機構密切合作,取長補短、互利共赢,為推動中國考古事業發展為成熟、完善的考古科學體系,為在國際上取得更大的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做出更大貢獻。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宋建忠研究員認為,水下考古學是考古學的一個重要分支。30多年來,中國水下考古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近年來,随着中國深海科學與技術的快速發展,當水下考古遇上深海技術,中國深海考古便應運而生。2018年4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館聯合實施中國深海考古首次調查,标志着中國深海考古的正式開始。2023年5月,這三家機關聯合實施“南海西北陸坡一、二号沉船考古調查”,開啟中國深海考古新篇章。

“考古學是一門人文學科,但是它的自然科學屬性卻是學科與生俱來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吳小紅教授指出,考古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建立之初就借鑒地質學和生物學的方法,進而擁有考古學的兩個最為根本的研究方法——地層學和類型學。随着考古學的不斷發展,自然科學技術和方法也不斷應用于考古學研究中。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認為,建築是了解已經遠逝的文明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肇始于百年前的中國建築考古事業已漸成體系。站在新的曆史階段,推動建築考古學這門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是一種迫切的需求。她相信建築考古學必将會在中國考古學和建築史學的深度融合中更上一層樓,必定能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和界限,引起更多學科和方法理論的互動。

河南大學黃河文化研究院魏繼印教授表示,考古兼具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兩重屬性,是運用自然科學手段來研究古代社會曆史的曆史科學。對待科技考古和傳統考古,不能厚此薄彼,而是互相結合,相得益彰,才能充分展示考古學的魅力。

山東大學曆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認為,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考古學科的發展也迅速趕上國際前沿,尤其是科技考古的發展出現可喜的進步。他希望加強考古學科國際化建設,推動文明互鑒向縱深發展。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文瑞表示,2012年以來,河北省啟動“泥河灣東方人類探源工程”,并将蔚縣盆地和懷來盆地納入泥河灣舊石器時代考古文化圈,确立大泥河灣遺址群概念,調查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380多處,填補了不同時間段古人類文化遺存的空白。在助力雄安新區建設方面,雄安新區聯合考古隊圓滿完成雄安新區全域33個鄉鎮640個行政村近2000平方公裡的文物調查,共登入文物點263處,對雄安新區起步區48處古遺址古墓葬進行考古勘探,開展多處遺址等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出土遺物種類豐富,以陶、骨、銅、鐵器等最為常見。出土文物近千件,年代涵蓋戰國、漢代、魏晉北朝、唐代、宋、金、元時期。

付巧妹透露,中國在古基因組學領域雖然起步較晚,但自2017年以來通過創新關鍵技術、開展系統性研究,在中國以至東亞不同人群的形成特點、遷徙融合模式與環境适應性方面亦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突破性進展。随着古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更多新研究方向的興起及與更多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為開展人類起源與演化研究打開更多新的視窗。

陳星燦提醒指出,科學技術手段在考古中的應用已有系統性的重大收獲,但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共性問題尚未解決,這就要求不斷深化考古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交叉融合,應用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學、地學、實體學等前沿學科的最新技術分析古代遺存,從中盡可能多地提取重要資訊,為探索中國境内人類起源、中華文明起源與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分析依據,不斷拓展對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認知。

首次考古科學大會期間,與會專家學者還以史前考古、曆史時期考古、科技考古與專項研究進行分組報告和讨論,圍繞考古學的科學性、傳統考古學與“科技考古”的關系、考古學理論建設、考古學科國際化建設、考古學教學體系建設等議題進行專題發言,并就人類起源與史前文化、農業與文明起源、考古與科技融合等諸多考古學科的未來發展問題進展開讨論,在多個方面達成共識。

如何推進考古與科學“聯姻”?考古科學大會專家學者泥河灣“論劍”

首次考古科學大會閉幕式上,高星研究員做大會總結。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高星研究員作考古科學大會總結強調,本次大會是在中國考古走過百年艱辛起步與輝煌發展的曆程,進入即将大展宏圖、騰飛發展的第二個百年的關口舉辦,開啟了中國考古科學的新裡程,新時代。大會在總結過去百年考古曆程的基礎上,對中國未來考古事業發展提出思路與建議,為處在世界考古科學中的中國考古學定位,同時聚焦考古學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以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的曆史機遇條件下,起到承上啟下引領和前瞻的作用,推動考古學、考古行業向成熟的考古科學的轉變,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提供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