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應屆GIS碩士求職經驗總結定位實戰

記錄一下作為一個GIS應屆畢業生在帝都找工作的曆程吧,之後的經曆可能豐富多彩,可能萎靡不振,但這一次走過來了就是這一次的。希望以史為鑒,各位客官也能有所收獲。
           

定位

我們這一屆的“煙酒生”是2015.6月畢業,學校第一波大型招聘會在2014.10月份就開始動員了。而我一直認為畢業時間還早,或許年後才是找工作的高潮時期,沒想到學校在2014.11.1就開始了第一場大型雙選人才交流會,也是我們學校最大的招聘會,這樣的不期而至讓我猝不及防,匆匆拿着大學的履歷模闆就上戰場了。結果僅僅能是慘敗而歸了。

之後認真上網查詢了一下才發現非常多大公司比方百度、華為、中興、微軟等等在9月份都已經開始了招聘工作,而到11月份的時候面試階段都已經結束了,沒想到這些我比較中意的公司在起步線上就已經把我給甩了。

555,難過歸難過,但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

履歷制作

我一直把自定義為一個技術人員,也願意從事技術程式設計相關工作,可是要在履歷中展現你的能力,我想不過羅列項目名稱是不夠的。是以我制作的兩種履歷,一種為技術履歷,一種為産品履歷,面試遇到的崗位、特點、性質不同再拿出相應的履歷來應變比較好。我不提倡那種一份履歷投便萬家的做法,也不支援為每一個心儀公司都量身定制一份。在此我推薦從事IT的朋友能夠借鑒一下“魔履歷”來美化哦。

注意下面幾點吧:

  1. 應該充分挖掘自己的特長和亮點,把自己最有優勢的地方放到最前面。
  2. 把自己的名字和聯系方式放到最顯眼的地方。
  3. 正裝照片,彩印。
  4. 對于自己所做的項目,不要寫或少寫“項目簡單介紹”,而要重點寫“個人職責”。
  5. 技術方面不要寫假話。

履歷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你是否把自身的亮點和優勢展示出來,是否成功吸引了面試官。

投遞履歷

網上查詢資訊須要知道途徑,有些經常使用的招聘資訊來源稍作總結:

1. 校園宣講會網(http://www.xuanjianghui.com.cn)

我最基本的招聘資訊擷取途徑,論壇形式展示,排版整齊,沒有廣告幹擾,對于應屆生特别好用,北京的各高校的招聘資訊還是蠻全的。

2. 應屆生求職網(http://www.yingjiesheng.com)

跟宣講會網一樣也非常全,可是資訊太雜,網頁排版過差,各種廣告橫行,找個心儀公司資訊簡直像玩“找你妹”一樣。

3. 各高校就業資訊網

4. 51.job、海投網、智聯

5. 目标機關的站點

投遞履歷方式有:

  • 現場投遞:

我感覺最有效、最好用的方式了。北京的各大高校舉辦的宣講會、雙選會是我投遞履歷的第一選擇,然後是去心儀公司直接遞履歷給hr(這個假設在目标公司有熟人推薦更好)。總之,能現場投遞履歷就現場投遞,别懶。

  • 網上投遞:

這個可能是往屆畢業生的主要方式了,就是給對方發email。發的時候注意措辭,下面是一個模闆,我感覺挺好的。 僅供參考:

您好:
        我叫xx,是北京大學xx專業碩士,将于明年xx月份畢業,想應聘貴公司xx一職,個人資訊例如以下:
    xx年考入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xx年保送研究所學生,同年進入xx開展項目研究至今。xx年間,共參與開發xx個項目,當中xx個橫向項目(採用xx技術,xx資料庫),xx個縱向項目《xxxx》(採用xx技術),并在項目中起到核心作用。
    曾在軟體公司實習半年(主要做xx相關開發),在xx中心擔任一年計算機教師(主講xx)
    xx年間所獲獎包含:xxxx等。
    大學及研究所學生xx年間一直擔任xx,組織了xx活動。
        附件中是我的中英文履歷,有更具體介紹。
    感謝您百忙之中關注我的應聘,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謝!

        此緻
    敬禮
           

但感覺這樣的方式成功率不高,我投遞了大概40份,僅僅有2個電話回複去面試的。可能跟投遞的機關有關。

實戰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南方人,第一意願是去南方沿海城市或者回武漢。 2014.11月也回武漢了一次,也去咨詢了留在武漢讀研的同學,發現沒有趕上華科、武大是雙選會,僅僅能在湖北大學看了看,然後遊了遊三峽就回北京了。

之後感慨今年就業形勢嚴峻,僅僅能放低要求,就是能在北京找到工作也能夠了,然後這個戶口什麼的也不一定要了,國企、私企、事業機關什麼的都能夠接受了。

求職目标:走技術、管理路線
目标行業:IT、GIS
目标機關:國企>外企>民企>事業機關
目标職位:IT技術、GIS開發、軟體研發
求職考慮因素:發展機會>待遇>戶口>工作環境
           

抱着如此心态,從2014.11-2014.12期間,經曆了大小筆試、面試,大概統計了一下:

共投遞履歷:紙質履歷25份+電子履歷40份

獲得筆試機會:20次,參加:11次,通過:6次

獲得面試機會:12次,參加:10次,通過:7次

拿到offer:4個

投遞履歷最開始11月份是僅僅想去南方,故所有是網上投遞(大概有20份電子履歷),結果僅僅有一個回電還說要我去深圳面試,暈,那麼遠,委婉拒絕了。之後以北京為主,想着是能找到南方公司更好,但實在是來北京招人的南方公司太少,至今沒看到合适的軟體公司。

面試

給我面試機會的公司中:大的有央企華錄集團、國企浪潮集團,小的有數慧時空、中科遙感等。面試流程也是多的達四、五回環節,少的兩回搞定。我也是抱着一種積累面試經驗的态度,是以能去的盡量去。

将我面試的幾家比較有特點的公司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拓爾思(北京拓爾思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最早讓我去面試的一家公司,我在北京郵電大學給他們投遞的履歷。第二天讓去面試,非常緊張,中午早早的去了公司,hr讓先填一份個人資訊表格,填完了大概來了七、八個面試的學生,跟我一樣應聘JAVA的有三人。我們一起看了hr放的公司介紹視訊,無非是說公司怎樣怎樣牛逼,前景怎麼怎麼好,上市之後的進展之類的。反正非常吸引眼球,我當時是信了,呵呵。

先做JAVA筆試題,不難,有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程式設計題(有反向字元串排序輸出和冒泡算法,我略微看了一眼手機驗證代碼,哈哈)。做完了之後就安排與技術主管的面談,如今回憶起來這樣放一起還是挺好的,節省時間。技術主要就履歷的項目談了一下,然後問了幾個細節問題,還問了一些jsp、session的問題,我回答的不好。

讓回去等通知了,最後又讓去上機測試,看來技術主管還是對我網開一面了,上機題是三選一,都是java試題,有一題是寫一個upload功能子產品,一個小時,要求不能上網,我就做了這個。之後就沒有之後了。非常納悶,沒給offer也沒說不要,沒有回複。

2. 數慧時空(北京數慧時空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我去這家公司應聘的是GIS開發,筆試做的是GIS題,非常基礎的題,當時有地大的幾個大學生一起,還有地勘研究院的一個研究所學生,筆試環節表現是完勝他們,這也算的上是專業對口哈。第二回面試是跟技術聊了一下,結果那個技術是我們礦大的師姐,問了一下我的導師和項目,之後就真是聊天了,師姐也跟我說實話了,說這公司是做的所有都是國土資源局的國家項目,公司背景跟政府非常深,項目盡管不是非常大,但薪資還能夠,留得住人。這樣就進入最後一輪面試了,hr面,這一面也比較nice,她問的比較多的是性格和生活方面的事情,話題打開了,她還給我一個非常健談的評價。嗯,你非常有眼光哈。之後說到待遇,碩士8500左右,來實習盡力解決北京戶口,師姐說名額非常少,無語。待選。

3. 慧點科技(北京慧點科技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做的是企業管控的,為500強企業做OA軟體。在北五環,清河附近,我感覺去這家公司可能租房子會比較廉價。在北京找工作或許在市郊地區并不比市中心差些,由于市中心交通實在不便啊,再說你工作和生活是兩回事,何必工作機關一定要選市區。整個面試流程是hr面、技術面、筆試。呵呵,跟曾經的流程倒着來的吧,安排不一樣咱也不要大驚小怪了。過程還是比較順利,主要也是問問履歷上的項目,說到一些細節然後展開問了幾個問題,是以我不建議履歷上的内容作假。做完java筆試題,回頭給我發了一個性格測試的線上評卷,過幾天就給offer了。我比較喜歡這個公司的工作環境,研發部非常安靜,跟銷售部隔開的,這樣非常舒适。待遇8000,簽合同三年後給72000額外獎金。待選。

4.浪潮(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浪潮是中國最早的IT品牌之中的一個,我就不介紹這個國企了。同學有跟我推薦去這個公司,當時在清華大學投履歷也是抱着試一試的态度,沒想到三周後hr給我打電話說鄭州浪潮雲計算研發中心招人,問我是否願意去。像我這樣的流浪兒全國各地随遇而安,就去面試了。上來就是一個技術總監,我上網查了說浪潮面試就先自我介紹,然後就你最惬意的項目經曆具體說明,之後會問幾個技術問題,最後談談學校活動。沒想到這國企的面試流程就是死闆,跟這個流程一模一樣。可是我還是out了。暈死,全程僅僅要我說話他就不說話,非常有威嚴的樣子,反正把我吓着了,我比較緊張,自我介紹都比較哆嗦,期間有幾個問題回答的也不好。回頭看看這些問題也不難,看來還是心理素養有待加強。

問到的問題有:

  • 結構和類的差别?
  • 線程和程序的使用?
  • 資料結構的類型有哪些?
  • Linux的bash指令?

5.易華錄(北京易華錄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央企華錄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可謂背景深厚,資金雄厚。當時遞履歷時那個面試官這樣介紹的哈。這個公司針相應屆畢業生沒有筆試,面試流程是項目經理面-項目總監面-hr面。沒想到那個項目經理是當時在北京理工大學雙選會上收履歷的面試官,他看到我後說你比較嘚瑟,這說明你肚子有貨,跟我當年非常像,是以我讓你來面試了。之後的面試我談了做過的項目,之間的互動比較多,感覺交流非常nice,感覺有戲。之後也順利拿到offer,哈哈,這個面試的時候表現的有信心還是有優點的,嘚瑟(我錯了)。期間我還問過他為啥不安排筆試,他說讓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應屆生筆試是對學生的一種鄙視,由于公司就是有培養人的責任。嗯,頂你個。

實習和簽約

到這部分就說明找工作環節就已經告一段落了,還沒經曆就不多說了。

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