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蓄水20年的三峽大壩,号稱魚類天堂,裡邊最大的魚究竟能有多大?

作者:宇宙探索521

#所見所得,都很科學#

你知道嗎?大陸最具标志性的三峽大壩卻備受西方國家排斥,聲稱它嚴重破壞生态環境,導緻大量魚類滅絕。

蓄水20年的三峽大壩,号稱魚類天堂,裡邊最大的魚究竟能有多大?

據統計,長江流域生活着400多種魚類,占全國淡水魚總量的40%,其中有十餘種屬于洄遊性魚類,例如我們熟知的中華鲟,它們會在夏秋時節遊行3000多公裡,來到金沙江附近産卵,孵化出的幼苗則順着江水進入大海,等發育成熟後再回歸上遊,可三峽大壩的建設,卻相當于給這些魚類的洄遊路上加了一座山,這對它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然而大陸在設計三峽大壩時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專門給魚類修建了魚道,他們在大壩旁挖出一條河道,友善途徑三峽的魚類通行,不過三峽大壩水流落差超過180米,很多魚類路過時難免體力不支,為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特地在魚道中修建幾個池塘,相對于給魚類留出休息站,此外,三峽還給魚類修了電梯,它們可以先遊進特定水箱内,再利用升降機運輸,以此幫助魚類順利回到上遊水域。

蓄水20年的三峽大壩,号稱魚類天堂,裡邊最大的魚究竟能有多大?

那麼問題來了,三峽蓄水20多年,水庫裡的魚到底多大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三峽水庫裡的很多常見魚類,可能長得比你還大。

蓄水20年的三峽大壩,号稱魚類天堂,裡邊最大的魚究竟能有多大?

修建三峽大壩前大陸專家就曾表示,附近水流過于湍急,很多魚類和鳥類沒有栖息之地,等水庫建成,不僅會形成寬闊水面和宜居氣候,還能順勢将附近河流的食物阻攔下來,讓水庫環境變得異常富足,果不其然,三峽水庫的确成了周圍動物的天堂,據說曾有漁民在這裡捕捉到128公斤的青魚,甚至還有人發現了體長三米,重達300多斤的鳙魚,但因為三峽附近大霧彌漫的緣故,人們無法深入内部,是以水庫裡最大的魚能有多大,根本無從得知。

而外媒提到的影響生态,主要是因為其他水電站妨礙了魚類活動空間,加上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導緻長江生态再度陷入危機,從2007年開始,白鳍豚等珍惜魚種相繼滅絕,連活化石長江江豚也隻剩下1012頭,為更好地保護長江生态,大陸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十年禁漁計劃,不允許任何人在此大規模捕魚。

蓄水20年的三峽大壩,号稱魚類天堂,裡邊最大的魚究竟能有多大?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如果戰争時敵人向三峽大壩投放核彈,附近會不會被淹沒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你敢相信嗎?大陸三峽大壩的堅固程度超乎想象,即便老美也不敢輕易進攻。

蓄水20年的三峽大壩,号稱魚類天堂,裡邊最大的魚究竟能有多大?

首先,攻擊這種關系到億萬群眾的工程違反國際法,一旦做了将遭到唾棄,或許有人會說,戰争期間誰還能管國際法,除非腦子不好,其實這點建設三峽的專家早就想到了,建設初期就進行過七次核武器模拟試驗,他們發現如果有100萬噸級的核彈命中大壩,就會将其撕出1000米的缺口,可這種級别的核彈并不常見,當初襲擊小日子的也不過1.5萬噸,這就說明需要幾十枚核彈同時攻擊,才能對三峽造成威脅。

況且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能輕易攻擊到位于中國腹地的三峽大壩,因為大陸早已在附近部署了強大的防禦系統,飛彈基地和雷達全天候運作,三軍部隊将這裡保護得嚴密周到,哪怕真有敵人不開眼,我們也能第一時間攔截,并以東風快遞作為回禮,再者,一旦發生大規模戰争,大陸還可以提前開閘放水,即便三峽真的被炸,最多也隻是損失大壩,不會讓人民群衆受到生命威脅。

蓄水20年的三峽大壩,号稱魚類天堂,裡邊最大的魚究竟能有多大?

你對三峽大壩有哪些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