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作者:速新聞
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剛抓到的美國鲭魚

(速度記者王雪飛記者張影)近年來,原本來自美國密西西比河的"貴族在魚"——美國斑點叉尾鲭魚(簡稱"美洲鲱魚"),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無細刺等優點,逐漸成為公衆餐桌上的"新寵"。據了解,在黃縣鎮新區的湖畔,有一個影響深遠的在美國的鲶魚養殖基地——江蘇蘇漁水産科技有限公司水槽養殖鲱魚基地。3月13日,記者去聽了美國鲶魚家搬遷的故事。

踏入養殖基地,南面新挖的三個池塘散發着泥土的味道。"這是為了放養魚苗。養殖基地技術總監李國祥告訴記者,這裡的魚苗長到兩三個雙倍,然後搬到台塘口以北,在大塘口長到2公斤以上才捕撈出售。

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自動送料

記者發現,在口邊的每個養殖池裡,都有幾個超大的罐頭。據了解,這些罐頭用于魚飼料。目前基地所有養殖池口均為自動投飼。

在面試過程中,勞工們啟動按鈕,将魚飼料從大罐頭輸送到自動喂料機,然後将其從自動喂料機噴出并噴入水中。成群的大魚從水底冒出來抓魚食。

"我基地共有7個養殖池口,面積4000多畝,年産美國鲭魚5000噸。無論是養殖面積還是年産量,都是在國内計算的。"養殖基地王委負責人自豪地告訴記者。

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新挖的池塘口

30多歲的王是宿霧市王官方集鎮的成員。他從小就是一個漁夫,熱愛魚類,在大學時選擇主修水産養殖。大學畢業後,他在這個領域爬行和滾動,通過幾年的小玩法,賺到了第一桶金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然後,王先生開始思考如何讓業務做大做強。經調查,他發現黃璇鎮靠近洛馬湖,地勢低窪,水資源豐富,非常适合水産養殖、加工。

是以,2009年,王委在黃軒鎮投資建設了年産魚産品加工能力2萬噸的深加工企業——魚品加工廠。由于訂單量大,加工量大,每個生産季節,他的一個加工廠都可以将周邊地區的白蛞蝓"吃"光,讓大量農民跟着錢走。

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魚類儲罐

幾年後,王委打算延伸産業鍊,上馬養殖項目。

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魚?王委久遠矚,最後選擇了"高貴的魚"——美國鲶魚。當時,中國許多地方開始養殖美洲鲭魚。

2017年,在黃縣鎮政府的幫助下,王委投資近億元建設江蘇蘇水産科技有限公司水箱養殖鲱魚基地。同時,他不斷探索新技術,在自動充氧機、自動送料機上。通過安裝推式曝氣裝置,形成動态循環水型生态養殖模型。

負責編輯 李傑 劉傑

春“曉”|美國鮰魚安家宿遷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