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很美
燕源電力負責人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公司緻力于發展清潔能源,在建設環保理念上,在環保設施的生産經營上加大投入,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和諧進步,以實作碳達峰, 碳中和和持續貢獻的目标。
上述負責人指出,公司在梯級水電和光伏開發中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生态環保投入,嚴格執行水電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和土壤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檔案要求, 并積極落實各項環境保護、節水措施,認真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節水及驗收工作,確定流域生态環境健康穩定發展,有效推動"兩江一江"流域生态環境保護和流域流動環境品質不斷提高。具體來說,首先,公司在項目建設中融入了環保的理念。一是項目建設注重生态環境的保護,将珍稀植物和古樹移植到營地加以保護,采取多種措施維護野生動物的栖息地,使野生動物栖息地環境得到了強有力的保護。其次,在北盤江水電開發過程中,在水電開發和環境保護領域創造了多項第一:照明水電站是我國第一座采用層狀水收集設施、橋段水電站創造了過渡水溫結構, 水庫入口前設定前設定一道措施,采用低溫水下洩漏技術,確定水溫适應魚類生長,為水生生物多樣性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态環境。三是公司以階梯式水電開發形式完成的北盤江流域水電開發第一次流域水電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研究和流域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四、為有效提升生态流量保護程度,北盤流域泥質好坡,瑪瑪崖設立生态機組,東威通過基負荷漏電生态流,照明水電站與下遊媽崖水位水位連接配接;
其次,公司在生産經營環保設施方面加大投入。在北盤河流域水電工程建設中,魚類增殖和放生站同步建設,逐年增加對各種珍稀魚類的研究和放行,将長臀魚、光反刺猬、白裝甲魚等北盤江珍稀魚苗投放到北盤江流域庫區。目前,公司已在北盤江流域舉辦魚類增殖放生活動23項,尾部共放生珍稀魚苗約818萬尾,保證了珍稀魚類的穩定生長,保持了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媽媽崖一級電站配備魚收集船,友善魚類在克服水流差的情況下越過大壩,實作上遊魚類收集的功能。目前,北盤江流域已劃定2個國家級魚類保護區,主流河段和庫區部分支流開展了生境保護工作。加強"三廢"和危險廢物管理,生活垃圾處置定點,定期清理,避免洩漏和粉塵;
此外,科技首先轉化為環保。公司在科技方面加大環保投入,自2009年以來僅在北盤江流域魚類增殖放生和水生物研究投資高達7500萬元。公司科學開展生态修複和魚類保護工作,對雲南婺源鯉魚、雲南輕唇魚人工養殖技術取得突破,填補了國内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白。積極開展生态環保科技攻關,"流域水電開發水溫觀測與控制關鍵技術"成果榮獲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為開展魚類保護效應、魚類增殖釋放效應、魚類采集系統運作與效果監測與研究,為持續有效改善北盤江流域生态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ESG披露方面,公司已連續13年公開釋出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上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公司認真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切實保護股東權益,堅決維護員工權益。《ESG上市公司在行動》欄目由《中國證券報》與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推出
本文摘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