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亂世之中,曹操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十分厲害的枭雄了,關于曹操的傳說很多,不管是他喜歡别人老婆還是他生性多疑,都有很多史料可考,不過比起這些事情而言,曹操一生中做過的最讓人不解的一件事還是殺死神醫華佗。
很多人都說曹操殺死華佗是因為曹操生性多疑導緻的,可是結合史料來看,似乎又并非如此,那麼曹操究竟是為何要殺掉華佗,到底是不是因為多疑呢?
曹操殺華佗的不同版本
在羅貫中的筆下,曹操當年殺華佗,是因為華佗給自己治療頭痛病,一直以來也沒有辦法根治,在情況嚴重之後,華佗就說若是想要根治,需要開顱方可,曹操當然了解不了這種治療方式,以為是華佗想要殺害自己,于是就把華佗給殺了。
這種說法其實很明顯是不值得信任的,因為在三國時期,那種醫療水準下,肯定是不可能有開顱這種操作的,雖然華佗能夠掌握很多精湛的醫術,但是想要實作開顱,還是不科學的,是以單純從這一點來看,就足以說明羅貫中所說不足為信。
既然演義是完全不足為信的,那麼我們就繼續從正史中來尋找華佗被殺的真相,在《三國志》的記載中,華佗确實是一個神醫,并且還曾為曹操治療過頭痛病,可是後來華佗說自己老婆生病了,需要回家照顧老婆,于是便從曹操府上離開了。
也就是這次離開,成了華佗和曹操之間的一個關鍵沖突,在華佗離開後不久,曹操就叫華佗趕快去府上給自己治病了,可是華佗卻遲遲不見出發,還繼續以自己老婆生病需要照顧為理由拖延時間。
曹操等了一段時間,發現華佗還是沒有到來,就派人去一探究竟,看看華佗老婆是真生病還是假生病,結果曹操安排的人一去看之後,發現華佗的夫人壓根就沒有生病,是以曹操命人把華佗給抓了回來,不久便将其殺害了。
從這樣的正史記載來看,也許我們還是無法搞清楚曹操殺掉華佗的真實原因的,甚至會覺得曹操确實有些多疑,才會将華佗給殺掉,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曹操為何要殺華佗
在正史記載中,華佗在成為曹操的私人醫生之前,實際上也是逐漸成名的,最開始華佗醉心于各種醫學研究,研究出了麻沸散、五禽戲以及針灸術,在當地已經很有名氣了,不過這個時期曹操還是看不起華佗,也不信任華佗的。
能夠真正讓曹操對華佗另眼相看的一件事情是華佗給一個名為陳登的官員看病,并且判斷了這個官員未來病情的發展情況,告訴他很多注意事項,比如說叫陳登要堅持養生,不能過于忙碌,要不然三年之後病情還會複發并且惡化,到時候就無力回天了。
陳登是曹操手下的得力幹将,平時事情很多,當然不可能閑下來,是以對華佗的忠告并沒有在意,結果三年之後,陳登果然病情惡化并且迅速就去世了,身為陳登的上級上司,曹操自然對此事還是比較重視的。
再加上原本曹操和華佗就是老鄉,現在還有了陳登的事情影響,曹操開始覺得華佗确實有兩下子,于是就把華佗請進宮給自己治療頭痛病,這種病已經是曹操的老毛病了,經常不定時就犯,弄得曹操很是難受,是以希望華佗能夠幫助自己根治。
華佗最開始當然也是盡心盡力給曹操治療的,并且還告訴了曹操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叫曹操少喝酒吃肉,但是曹操壓根就不願意聽從華佗的建議,是以病情不僅沒有得到好轉,還不斷惡化起來。
看着如此不聽話,還對華佗的醫術一直看不起的曹操,華佗當然是有些不愉快的,但是又不能得罪曹操,是以隻能繼續給曹操治療,時間久了之後,華佗這個醫生與曹操這個病人之間的醫患關系越來越糟糕,華佗認為曹操不聽安排,曹操覺得華佗的醫術其實就是一些奇淫巧計而已,根本看不起。
久而久之,華佗自然也就放棄了繼續治療曹操,是以才以自己老婆生病為理由回家去了,這一去,華佗就沒有打算再傳回曹操府上,畢竟曹操也不聽話,治療根本沒有用,遲早都是一命嗚呼的。
曹操後來再次請華佗出山,當然也不全是為了給自己治療頭痛病,因為曹操本質上就看不起華佗,也不信任華佗,可是為何曹操還要邀請華佗再次出山呢?實際上這僅僅是一個政治利益的權衡罷了。
華佗離開曹操回家之際,正是曹操在朝廷中廢除三公制度,恢複宰相制度并且自己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際,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剛剛成為丞相,并且還想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接下來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威,而立威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收拾豪強和招納人才來實作。
在收拾豪強一事上,曹操已經基本完成了,下邊就是招納賢才了,曹操先後向司馬懿、孔融、司馬防以及華佗之類的人抛出橄榄枝,結果司馬懿以自己生病為由暫時拒絕了曹操,孔融不願意和曹操合作,華佗又以自己老婆生病需要照顧為由拒絕了曹操。
這樣一來,可以說曹操是出師不利,遭到大家拒絕,自己顔面何存?于是曹操必須做點什麼事情來挽回一下自己的顔面,同時做到立威,但是要如何挽回臉面,如何立威呢,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殺雞儆猴。
曹操需要殺掉一個人來震懾一下其餘的人,但是要殺掉誰最合适呢?司馬防以及司馬懿等人,當時還不算多麼出名,并且司馬懿确實有才,是曹操真正需要的人,現在自然不能殺,其餘的一些自己招攬的人才,又是地方豪強,自己也不能随便得罪,想來想去,最合适的人選就是華佗了。
華佗隻是一個醫生,在當時這些職業根本不被人尊重,曹操也看不起華佗,從他要殺華佗的時候說“殺了華佗還有千千萬萬的人能夠代替他”一句話,就說明了曹操對華佗的輕視。
華佗的能力,在曹操看來不算重要,但是名氣卻很大,是以殺掉這樣的人,對自己立威無疑才是最有利的,經過這樣的考慮之後,曹操才會對華佗下手,在華佗死後,曹操還殺了孔融。看到曹操已經殺了這麼多不願意合作的人,剩下的人都乖乖出山了,司馬懿也不敢再躲躲藏藏,隻能乖乖出來輔佐曹操。
結合這些曆史事件來看,我們其實就很容易明白曹操殺華佗的本質原因了,很明顯并不是因為曹操多疑,而是因為華佗不願意聽從曹操的安排,對曹操當時的立威産生影響,是以曹操才會将其殺掉,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事實證明曹操此舉,确實行之有效,隻是可惜從此失去了一個神醫。
結語
在真實的曆史上,曹操可是一個實打實的枭雄,其擁有寬廣的胸襟,絕非演義中刻畫出來的那種狹隘之人,他殺掉華佗,雖然有着自己自大看不起華佗的一些原因存在,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華佗不配合曹操的訓示,影響了曹操接下來的集權動作,是以曹操才會将其殺掉,要是華佗當時也能夠稍微示弱一下,也許結局就會截然不同,可要是華佗真的低頭了,也許他就不是後人尊奉為神醫的傳奇人物了!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一
華佗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神醫,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曾經為關羽刮骨療毒,當然這是源自于小說的神話,不足為憑。但從《三國志》和《後漢書》,我們都可以看出,華佗在醫術上的精湛和高明,首先就是發明了麻沸散,這有可能是曆史上最早的麻醉藥。其次就是五禽戲,我們在《軍事聯盟》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司馬懿在自己家中養生練的就是五禽戲,這讓他活的很久,熬死了魏國的三任皇帝,最終笑到最後也笑得最好。最後就是針灸術,現在還廣為流傳。
那麼華佗又是怎樣和曹操搭上關系的呢?華佗和曹操,兩個人是同鄉,都是安徽谯縣人。在曆史上,人們很喜歡拉幫結派的,這個幫派非常具有地域性。華佗的醫術高超肯定是通過同鄉的口碑式傳播,最終讓曹操知道的。但曹操這個人多疑,他未必會相信這是真的。
當然其中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曹操手下有一個他非常信任的官員叫陳登,華佗有一次給陳登看病,看完病後,華佗就對陳登說:你先不要忙着謝我,你這個病如果你不能堅持養生,仍然要忙忙碌碌的,三年後必定複發,并再也難以根治。陳登是朝廷重臣,哪有可能退居鄉野,調理養生。但果然三年後,陳登再次發病就迅速去世了。這件事傳到曹操的耳朵裡,由不得他不信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有頭疼病,不定期發作。頭疼不是病,病起來真要命。每次一發病,曹操都感覺天暈地旋,小命就要沒了。于是曹操就把華佗召到自己身邊,幫自己看病。華佗就用自己的針灸術暫時控制住了曹操的病情,每次治好病隻能維持一段時間。
二
最初曹操的病隻是偶爾會發作,發作的時候把華佗叫過來就治好了。平時華佗該幹嘛幹嘛去,還有充分的時間去行醫。但後來曹操的病情越來越重,他就讓華佗擔任他的私人醫生,專門為他一個人看病。
從現代醫學上來看,曹操的頭疼病極有可能是中風,也就是因為血液裡脂肪含量太高,導緻腦血管堵塞壓迫神經所緻。從曹操的詩文裡就可以看出,曹操喜歡喝酒吃肉,血脂高也是正常的。
但在這裡,就出現了兩個問題。華佗勸曹操少喝酒吃肉,但曹操認為,不讓喝酒吃肉,甯可死去,酒肉就是他的命。華佗強調,眼下病情還可以通過針灸來控制,将來病情加重後,就無藥可治了。
更重要的是一點,華佗是當時的名醫,非常癡迷于醫術研究。和現代醫學一樣,真正的名醫都是通過多看病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專門給曹操當醫官,是很輕松,但這不是華佗的理想。華佗的理想是邁向更高的層次,研究醫學的未知領域,這必須通過大量實踐和臨床研究來解決,這一點在曹操身邊是辦不到的。
三
華佗身居廟堂,心在鄉野,他更渴望的是自由,而不是做一隻籠子裡的鳥。華佗想離開曹操的府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專橫殘暴的曹操來說,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想辭職,拿你的命來說話。不聽曹操的話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孔子的後人孔融就是這樣被殺的。就練曹操身邊的紅人荀彧因為忠于漢室,也被曹操殺死。甯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最終華佗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請假。當然史書上對于華佗請假的理由有不同的描寫情節,一個說是華佗要回家取藥方,另一個說華佗謊稱妻子在家有病。這兩個理由對于曹操來說都沒有辦法拒絕,是以他就讓華佗回家了。
回家後的華佗,如龍歸大海,就再也不願意到曹操這邊來了。但曹操的頭痛病一天比一天嚴重起來了,曹操多次派人去催,華佗卻借故不歸。一怒之下的曹操就派人過去看,如果華佗的妻子真的有病就算了,如果是在撒謊就把他抓回來。
結果發現華佗真的是在撒謊,他老婆根本就沒病,于是曹操就把他抓了回去。曹操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曹操認為華佗不願意好好替自己看病,别有居心。華佗認為曹操生活習慣不好,病情隻會越來越重,單靠治療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兩個人話不投機,曹操一怒之下,就下令把華佗處死了。
四
在曆史上,還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醫生在當時不過是方士,比較下賤的一種職業。作為曾經是讀書人的華佗非常希望當官,以當醫生為恥。是以他以幫曹操治病為要挾,讓曹操提拔他當官。但曹操不答應,兩個人就産生了沖突,最後導緻華佗被殺,可以說是死有餘辜,咎由自取。
這個觀點聽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根本就站不住腳。華佗當年在老家讀書,剛開始是想做官,但當時沒有科舉制度,隻能靠高官推薦才能做官,這方面的門路華佗沒有。後來也有人願意舉薦華佗出來做官,但這時的華佗已經迷戀上醫術了,不願意在亂世為官。
當時的醫術是比較落後的,想成為名醫不經過一番努力是不可能實作的。如果華佗不熱愛醫學,他根本就不可能成為名醫。甚至我們可以說,如果華佗真的想做官,他認認真真的把曹操的病治好,按照當時的社會風俗,曹操自然會答謝華佗,給他一份高官厚祿。這個道理隻要是稍微懂一點人情世故的人都知道,以華佗的智商他不可能不清楚。
那麼曹操為什麼要殺死華佗呢?原因很簡單,他認為華佗欺騙了他。當時的曹操雖然在東漢政府中權傾朝野,但有很多名門望族的大臣看不起他,因為他是太監的孫子。曹操迫切需要殺人立威,尤其是那些不聽他的話和欺騙他的人。不管是華佗還是孔融,隻不過是撞到了曹操的槍口上,才被曹操處死。
還有一點,曹操殺掉華佗時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意思就是說,你們不要勸我,也不用擔心;像華佗這樣的貨色死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死了張屠戶,還要會吃帶毛的豬嗎?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曹操從内心深處是比較鄙視華佗的,認為他的死無足輕重。然而不久後,曹操的兒子曹沖重病去世了,曹操就後悔殺死華佗了,但天底下沒有後悔藥可以賣。
華佗的死是中華醫學史上重大的損失,他的麻沸散和針灸術都失傳了,隻有五禽戲流傳了下來。華佗臨死前曾想把自己的醫書留給監獄的獄吏,讓它流傳後世,但這個獄吏擔心遭到曹操的報複,不接受,華佗隻好一把火把自己的醫書給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