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三年(1798年),已經88歲退位的太上皇乾隆又當上了新郎官,原來他的兒子嘉慶皇帝看他這麼長壽,而由于乾隆太能活了,是以乾隆後宮妃嫔大多都沒能活過他,再加上當時健在的乾隆後宮妃嫔大多都年紀老邁,于是嘉慶為了讓父親乾隆高興一下,也為了讓他保持活力,就又給他納了兩名十四五歲的小女孩為妃嫔。
不過可惜的是88歲剛當上新郎的乾隆,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享年89歲。但是乾隆也是中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其實在中國曆史上當皇帝是一份“高危職業”,據曆史記載統計,中國古代皇帝平均壽命僅有39歲,相比之下乾隆的壽命遠超曆代帝王平均壽命。乾隆能如此長壽其實是有原因的。
乾隆有着家族遺傳長壽基因,而且國家強盛,煩心事比較少
乾隆長壽絕對是有着家族遺傳基因的,當然,這個遺傳基因不是指的他老爹雍正皇帝的基因,畢竟雍正自年輕的時候就身體文弱,當皇帝之後雖然勤政,卻縱欲過度,加上工作壓力大,是以雍正隻活了58歲。
能遺傳給乾隆長壽基因的是他老媽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都知道中國曆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是乾隆,那麼如果問一問中國曆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太後是誰?有知道的嗎?其實答案很簡單,中國曆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太後就是乾隆的老媽活了86歲的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
說起這個鈕祜祿氏還有一段她的公公康熙皇帝與她的傳奇對話。康熙六十年(1721年)時,康熙在圓明園第一次見到了11歲的孫子乾隆,當即康熙就表現出了對乾隆的喜愛,并要求見一見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
就這樣鈕祜祿氏嫁給雍正十多年才第一次見到公公康熙,後來康熙在仔細端詳了鈕祜祿氏的長相之後,當衆稱贊鈕祜祿氏是一臉福相,是非常有福氣的有福之人。
康熙這一次召見乾隆母子之後,确實改變了鈕祜祿氏的命運,本來鈕祜祿氏隻是嫁給雍正當小妾,她長得并不好看,家族出身還比較低微,是以當時妻妾成群的雍正根本就沒注意過鈕祜祿氏,如果不是她生了乾隆,恐怕雍正早就把她忘了。
而康熙對乾隆母子的召見,也引起了雍正的重視,從此雍正對乾隆母子刮目相看。後來雍正繼位後立刻就秘密冊立了乾隆為繼承人,而鈕祜祿氏也越來越受雍正的喜愛。
除了遺傳基因之外,還有就是乾隆的時運也很好,他趕上了清朝國力巅峰時期。要知道曆史上很多皇帝壽命短都是因為時運不好,在執政時期趕上了國家國力衰退,政局混亂,整日為這些事發愁,甚至幹脆就是成了亡國之君,或被弑殺或者自盡。
乾隆的時運非常好,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大清國力鼎盛之時,祖父康熙奠定了盛世基調,父親雍正又打好了基礎,乾隆承接祖父和父親的基業,開創出了乾隆盛世。
而且乾隆的福氣也很好,他繼位初期國家其實是存在不少沖突問題,但是乾隆繼位後很快都得到了解決,就像準噶爾汗國一直是清朝邊患,當初康熙可是三次禦駕親征準噶爾首領噶爾丹,雖然噶爾丹敗亡,但準噶爾汗國此後一直是清朝的邊患問題。
結果乾隆繼位不久,準噶爾汗國爆發了瘟疫,準噶爾的首領噶爾丹策零感染瘟疫而亡,從此準噶爾汗國陷入了内部權力之争,乾隆利用這個機會,立刻派出大軍攻打準噶爾,僅半年就徹底攻滅了準噶爾汗國。
可以說乾隆隻有在執政前期國家問題比較多,在乾隆執政中後期,基本國家政局穩定,國力強盛,乾隆的操心事也就少了很多。
對比一下乾隆的老爹雍正,他就幸福多了。雍正是通過康熙晚年諸子争位才繼位,皇位之争本就讓雍正心力交瘁,而繼位之後雍正還要面臨康熙時期遺留下來的積弊問題,在處理積弊問題時,雍正果斷推行新政,由于雍正新政觸犯了不少貴族階級利益,是以雍正新政在當時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同時雍正還要面對輿論抨擊,這些都使得雍正在位期間并不順心。
雍正在位期間基本沒有外出巡遊,連承德避暑山莊都沒去過,雍正在位期間最遠就去過位于海澱的圓明園,可以說雍正在位期間連北京都沒出去過。
而乾隆則不同,他在位期間沒有像雍正那麼大的壓力,他還能六下江南巡遊。沒有太多操心的事情,沒有太大的工作壓力,再加上乾隆還很有福氣,這也是他長壽的原因之一。
乾隆非常注重養生,也十分自律,生活作息十分有規律,注重調節自身心态
如果說在曆史上找出一個注重科學養生的皇帝,那麼乾隆絕對算是一個。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是癡迷于道教的丹藥,希望用丹藥來延長自己的壽命。其實用現代科學來看,癡迷于丹藥不僅對養生、長生沒有多大功效,反而長年累月還會讓身體積累丹藥的毒素,對延年益壽是毫無益處。
就像乾隆的老爹雍正,他就是清朝曆史上最癡迷于丹藥的皇帝,甚至後世不少學者都推測雍正暴亡與他常年服食丹藥有關。
乾隆則吸取了老爹雍正的教訓,他非常反感和排斥丹藥,并以此經常嘲諷沉迷于道教丹藥的明世宗嘉靖皇帝。乾隆在養生方面還是比較注重科學的養生方法的。
據内務府檔案記載,乾隆十分喜歡睡硬闆床,乾隆的卧床必須有燈芯草做床墊,而這也是禦醫告訴給乾隆的養生方法,燈芯草是一味非常不錯的藥草,長期與人體相接觸,可以對人體起到降心火、通血氣的作用。
在中醫的說法中心火降則肺氣下行,氣通血暢,乾隆常年睡在燈芯草制作的床墊上,自然會氣血通暢,對他的心肺有保健作用,這樣也就使得乾隆避免了一些心腦血管疾病。
除了睡有講究,乾隆還在吃的方面有講究,還是根據内務府檔案記載,在乾隆中後期也就是乾隆步入中老年之後,宮廷禦膳房每年都要消耗掉359根上等野山參,按照這個記載的資料來看,乾隆幾乎是每天要吃掉一根野山參進補。
每天一根野山參,再加上長年累月睡在燈心草床墊上,這也使得乾隆在中老年之後不會氣血虧損,而氣血充沛也就延長了他的壽命。
乾隆不僅注重養生,他的自律性也很強,生活作息非正常律。最能展現乾隆很自律就是他對女色方面有很大的自控力。
很多人都認為乾隆很風流,肯定娶了不少後宮妃嫔,其實還真是冤枉乾隆了。要知道乾隆活了89歲,在位60年,還當了3年多的太上皇,乾隆的後宮妃嫔才45人,其中還包括了他兒子嘉慶晚年給他納的那兩個小女孩,如果抛開這兩個小女孩,才43人。
再看看被後人認為勤政典範的乾隆老爹雍正的妃嫔數量是多少,雍正在位僅13年,後宮卻有31名妃嫔,這麼一比較的話,乾隆是不是比老爹雍正還正經多了。
其實雍正是一個沖突體,他一方面勤政治國,另一方面又沉迷于女色,據北韓的《李朝實錄》記載,雍正十分沉迷于既濟丹,道教所謂的既濟丹其實是一種壯陽藥,由此可以看出雍正沉迷丹藥,一方面是想通過丹藥延年益壽,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丹藥提升自己的男性戰鬥力。
相比之下,乾隆在女色方面就比老爹雍正節制多了,乾隆在女色方面從不縱欲,即便晚上他讓最寵愛的妃嫔侍寝,他也會節制自己的身體,适可而止。
據内務府檔案記載,乾隆每次寵幸妃嫔時,都會給自己設定好時間,隻要時間到了敬事房的總管太監就會在屋外提醒乾隆時間到了,克制自己的欲望,要适可而止。
正所謂縱欲傷身,面對後宮佳麗如雲,曆史上很少有皇帝能做到自我節制。乾隆能在男女之事上自我節制,還讓太監在屋外給自己辦事時間掐點,可見乾隆有多麼自律,就乾隆的這份自律性在曆史上的帝王中都比較少有。
乾隆不僅在男女欲望方面十分自律,他在煙酒方面也很自律,都知道乾隆愛寫詩,而詩和酒往往都是相搭配的,是以乾隆曾經也十分喜好喝酒,經常沒事自飲自酌,借着酒興寫詩也是乾隆的一大樂趣。
不過乾隆愛喝酒卻不醉酒,這也是因為自律,乾隆十分自律,每次飲酒隻是适當小酌,量到即止,從不多喝,是以他也就從不醉酒。
除了喝酒乾隆還喜歡抽煙,鼎鼎大名的大才子紀曉岚紀大煙袋就是憑借自身的才學以及與乾隆趣味相投的抽煙嗜好獲得賞識重用。
但是在步入中老年之後,乾隆時常咳嗽,禦醫勸誡乾隆應該趕緊戒煙,否則對身體有害無益,于是乾隆說戒煙就把煙戒了,并且他還不許紀曉岚再在自己面前抽煙。
現代人都知道想戒煙戒酒是很困難的,需要這個人有極大的自律性,而乾隆說把煙和酒戒了就能戒了,可以看出乾隆的自律性有多強。
乾隆在飲食方面也能展現出強大的自律性,乾隆在位時清朝國力強盛,是以他的飲食标準也很高,每餐都有好幾十道菜,但是乾隆在飲食方面更有規律,他要求菜品必須葷素搭配,而且他每頓飯都不會吃飽,隻吃八分飽,再喜歡吃的東西最多也就隻會吃上兩三口,從不多吃,不貪口舌之欲。
從這些方面都能看出乾隆是一個極為自律的人,自律的人也代表着生活作息會十分規律,下面就看看《清高宗實錄》中是如何記載乾隆的每天生活。
按照《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每天早起大概5點左右起床,在起床之後乾隆會先運作呼吸吐納之法調養身體,之後在大概6點到7點時吃早飯,在早飯之後乾隆就要進行晨練,在晨練之後乾隆休息片刻便開始工作,處理政務,閱讀奏折等等。
通常乾隆每天都會工作到下午大概2點左右時就會進行午餐,在吃完午餐後乾隆就不會再工作了,他會休息一會,然後起來鍛煉。一直到晚上大概7點左右,乾隆會吃晚餐,其實乾隆并不是真正吃晚餐,他的晚餐基本都是一些糕點水果,吃完之後他會翻牌子決定晚上找哪個妃嫔侍寝,或者不想讓妃嫔侍寝那就繼續鍛煉。在大概晚上9點的時候,乾隆就必須要上床休息,不過在休息之前,乾隆會飲一杯龜苓酒之類的藥補酒水才會上床休息。
從這些可以看出乾隆本身十分自律,而且他的生活作息也非常健康規律,這也是他能長壽的原因之一。
乾隆除了自律之外,他還很注重于心态調整,注重身心勞逸結合,現代人都知道經常保持身心愉悅也是能讓人延年益壽,是以乾隆除了對身體的自律之外,也十分注重自身的心态調整,能注重勞逸結合。
乾隆十三年(1748年)算是乾隆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這一年他對彈丸之地的大小金川用兵平叛無果,勞民傷财,當時民間已經有傳言大清将亡在乾隆之手,同時這一年乾隆一生的摯愛結發妻子富察皇後病逝。
愛妻去世,還有社會上的輿論壓力,這一年讓乾隆十分壓抑痛苦,也是這一年乾隆性情大變,他變得性情狂躁,大臣們稍不合心意就受到嚴厲訓斥,性情變得狂躁也引起了乾隆的警覺,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心态出現了問題。
于是在大小金川叛亂被平定之後,乾隆下旨巡幸江南,也開啟了他第一次下江南之旅。巡幸江南也是乾隆調整心态,放松身心的手段。
是以乾隆的遊江南、遊塞外、避暑山莊圍獵甚至連寫詩這些都是他調整心态的手段,雖然遊江南勞民傷财,雖然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的詩,可他的詩毫無品質可言,但是這些都使得乾隆的心态得到調整,放松愉悅了他的身心,也換來了他的長壽。
是以注重養生,自律性強,生活作息還很健康規律,還能注重調節心态,愉悅身心的乾隆當然會長壽,而且在這種狀态下的乾隆不僅長壽,面相看起來都比同齡人年輕很多。乾隆在80歲大壽時曾接見英國來訪的使臣馬戛爾尼,據馬戛爾尼在日記中回憶記載:中國皇帝動作靈活,舉止優雅,經常面帶微笑,臉上沒有衰老的痕迹,雖然已經80歲,但看起來更像是不超過60歲的人。
寫在最後
看完這些就明白乾隆為何會長壽了,他老媽就很長壽,自帶長壽基因,江山穩定,國力富強,他本人還十分自律,生活作息健康規範,還注重養生,注重保持身心愉悅。可以說如果把乾隆放到醫學技術發達的現代,他沒準都得活到100歲去。
乾隆也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人生赢家,最有福氣的皇帝,從父親和祖父那接手了繁榮穩定的江山,在生活工作上都沒有太大壓力,自己還重視保養身體,這樣的乾隆想不長壽都難。
中國曆代君主小五百人,其中活過70歲的僅有9人,分别是漢武帝、梁武帝、唐高祖、武則天、唐明皇、宋高宗、忽必烈、朱元璋和乾隆。其中,又隻有梁武帝、武則天、宋高宗、乾隆活過了80歲,而乾隆以89歲高齡在這四人組中又力拔頭籌,稱他為中國曆史上第一長壽帝王,那是一點不誇張。即便放在世界範疇内,乾隆的高壽也是近乎第一的,隻有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活了整整90歲,乾隆隻比他少活了一年半載。
為什麼乾隆這麼長壽?首要一點,與其母親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系。
乾隆生母,出身平民家庭的鈕钴祿氏身上完整地儲存了滿洲人在白山黑水間陶治出來的強壯和皮實。想當年,康熙見到鈕钴祿氏時,便說她是”有福之人“,這其中就有榮華富貴,健康長壽的意思。
傳世的清宮《慈甯燕喜圖》中有老年鈕钴祿氏的畫像,老太太方面大耳,心寬體胖,其康健的氣息是那些富貴人家出來的妃子沒法比的。
更主要的,老太太天性還異常樂觀,平時很愛運動。乾隆登基後,每次出巡,老太太都要跟着出去玩。老太太生前一共趕上了乾隆四次南巡,每一次她都沒落下。最值得一提的是,85歲還能步履甚健康地登泰山。
乾隆完全繼承了老太太健碩長壽的基因,一輩子沒生過大病。
另一點大家夥可能會略感意外,乾隆的帝王生涯十分地自律,在自制力上少有帝王能跟他比。
乾隆一生特别懂得節制,不喜歡飲酒,也從不暴飲暴食,帝王常有的煉仙丹求長生的毛病他也沒有。據記載,即使舉行節慶賀宴,乾隆從來都是日落而止,從不搞夜宴。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做事的漫長過程。乾隆在處事上也是如此,從來都是有條有理,不躁不亂的。
關于養生,乾隆曾說過這樣的話:”事煩心不亂,食少病無侵,此二語為予養心養身良方,原别無求養生之術也。“
對于乾隆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北韓人曾有這樣的描述:”皇帝寝食起居,自禦極後,無論四時,卯時而起,進早膳後,先覽中外庶政,次引見公卿大臣與之決議,至午而罷,晚膳後,更理未了公事,間或看書、制詩、書字,夜分乃寝。平生不飲酒,不嗜異味,朝夕進食,不過數匙,體力康旺不衰。“
第三點,乾隆一生勤于鍛煉體魄,騎射娴熟,一生狩獵不斷。
乾隆天生擅長運動,靈活性、平衡性極佳,各種兵器,上手很快,武功騎射,在清代諸帝中首屈一指。
故宮曾展出過一張巨大的熊皮,下方清晰地标明乃乾隆獵獲的大熊,可見乾隆生猛的身體素質。
據統計,乾隆一朝的各種巡幸活動竟有一百五十次之多,其中,巡幸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秋荻就有五十二次,算下來,平均一年超過兩次。
生命在于運動,乾隆一生都在踐行這個。
第四點,乾隆的勤政勤思也是他長壽,老年未怎麼糊塗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世界流行病研究,65歲以上的人5%有癡呆症,85歲以上則增加到20%。乾隆晚年對自己的功業得意揚揚,自稱”十全老人“,80多歲才明顯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這其實算是很難得的。
不要小瞧了乾隆一生勤于作詩,一生三萬多天,除去孩童時期,能用來寫詩的也就三萬天,其一生共作詩41863首,平均一天一首多。
咱們嘲笑乾隆的詩多是流水賬,但這份堅持實屬難能可貴,說不準十全老人拿作詩當思維保健呢。
第五點,乾隆一生都生活在運氣中,福氣中,這種精氣神對他的長壽也很有益處。
最後來看看洋人描述的80多歲的乾隆是啥樣?
據考證,乾隆的身高并不高大,可能也就在1米六六到一米六八之間。
長方同字臉,鼻子有點鷹鈎,不胖不瘦,眼睛有神。
乾隆五十八年七月,英國使團抵達承德,在這裡他們見到了這位”天朝上國“的帝王。
馬戛爾尼在回憶錄中說:”餘靜觀其人,實一老成長者。形狀與吾英老年紳士相若,精神亦頗壯健,八十老翁,望之猶如六十許人也。“
另一洋人巴羅的記述更為傳神:”八十三歲的乾隆毫無一絲龍鐘老态,有着一個身體健壯,精神矍铄的六十歲人的外表。他的眼睛漆黑,目光銳利,鼻子鷹鈎,即使在如此高齡,面色仍相當紅潤。我估計他身高約五尺九寸,腰闆極其挺拔。雖然八十三歲的他既不算肥胖也不算強壯,但不難看出他曾經有過一副強壯的體魄。他的精神充沛,一生的操勞都沒能令其衰弱。像所有的滿族鞑靼人一樣,他熱愛狩獵,從不錯過每年夏季舉行的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