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osql資料庫——redis(二)簡介和安裝 1.      簡介 2.      下載下傳和安裝

 1.      簡介

  概念

  Redis是一個開源的,先進的key-value存儲。它通常被稱為資料結構伺服器,因為鍵可以包含字元串,哈希,連結清單,集合和有序集合。

  Redis是一個key-value存儲系統,它支援存儲的value類型很多,包括String(字元串)、list(連結清單)、set(集合)、zset(有序集合)。這些資料類型都是支援push/pop、add/remove及交集和并集及更豐富的操作的,redis支援各種不同方式的排序。為了保證效率,資料都是緩存在記憶體中的,但是也是可以周期性的把資料寫進磁盤的,或者把修改操作寫入追加的記錄的檔案。

  也就是說儲存資料存在兩種方式:寫入資料庫,在記憶體中做個快照。

  特點

  (1)Redis支援資料的持久化,可以将記憶體中的資料保持在磁盤中,重新開機的時候可以再次加載進行使用。

  (2)Redis不僅僅支援簡單的key-value類型的資料,同時還提供list,set,zset,hash等資料結構的存儲。

  (3)Redis支援資料的備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資料備份。

  不同于其他的key-value存儲,Redis有着更為複雜的資料結構并且提供對他們的原子性操作,這是一個不同于其他資料庫的進化路徑。Redis的資料類型都是基于基本資料結構的同時對程式員透明,無需進行額外的抽象。

  Redis運作在記憶體中但是可以持久化到磁盤,是以在對不同資料集進行高速讀寫時需要權衡記憶體,應為資料量不能大于硬體記憶體。在記憶體資料庫方面的另一個優點是,相比在磁盤上相同的複雜的資料結構,在記憶體中操作起來非常簡單,這樣Redis可以做很多内部複雜性很強的事情。同時,在磁盤格式方面他們是緊湊的以追加的方式産生的,因為他們并不需要進行随機通路。

  優勢

  (1)性能極高– Redis能讀的速度是110000次/s,寫的速度是81000次/s 。

  (2)豐富的資料類型– Redis支援二進制案例的 Strings, Lists, Hashes, Sets 及 OrderedSets 資料類型操作。

  (3)原子–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同時Redis還支援對幾個操作全并後的原子性執行。

  (4)豐富的特性– Redis還支援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過期等等特性

 2.      下載下傳和安裝

  下載下傳

  從網上下載下傳相應的redis包,下載下傳位址是:https://github.com/dmajkic/redis/downloads

  下載下傳到的Redis支援32bit和64bit,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選擇,之後将需要的版本進行解壓,最好安裝盤符進行指令比如我的是D:\360安全浏覽器下載下傳\redis\64bit,但是最好不要含中文目錄,最好的命名是D: \redis\64bit。

      如果是Linux的話,下載下傳位址是:http://redis.io/download;裡面含有多個版本,最好是下載下傳新的,并且是穩定的版本。

     不同于window下下載下傳的redis包,Linux下的包下面是沒有redis-server,隻有當執行make編譯指令後才會出現redis-server。

  安裝

   Window上安裝

  Redis可以安裝在Linux上面也是可以安裝在Windows上面的,我們以window為例。

  Window上解壓的目錄是:

  啟動服務有兩種方式:然後輕按兩下redis-server.exe即可開啟服務端;第二種是使用配置檔案啟動【redis.conf】輸入cmd,輸入指令(redis-server.exe redis.conf):

Nosql資料庫——redis(二)簡介和安裝 1.      簡介 2.      下載下傳和安裝

  顯示的連接配接數是0:

  此時打開一個redis用戶端進行伺服器的通路,同樣是存在兩種方式: 輕按兩下redis-client.exe即可啟動用戶端了,另一種方式是redis-cli.exe -h 127.0.0.1 -p 6379;【redis服務的預設端口是6379;mysql資料庫的預設端口是3306;而memcached的預設端口是11211】

  此時效果圖:此時表示連接配接已經建立(必須切換到redis的目錄)

Nosql資料庫——redis(二)簡介和安裝 1.      簡介 2.      下載下傳和安裝

  設定鍵值對(set key1firstRedisExample)和擷取鍵值對(get key1):

Nosql資料庫——redis(二)簡介和安裝 1.      簡介 2.      下載下傳和安裝

  至此window下redis安裝完畢。

  上面指令的執行必須切換到目錄下面才是可以,為了友善的話,可以把redis的路徑加到系統的環境變量裡,這樣就省得再輸路徑了,後面的那個redis.conf可以省略,如果省略,會啟用預設的。

   Linux上安裝

  關于Linux下面的安裝,由于機器沒有安裝Linux系統以及虛拟機,在此列出在Linux上操作的指令。

  下載下傳安裝包: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2.8.17.tar.gz

  Wget是Linux上的下載下傳指令。

  解壓redis包:

   $ tar xzf redis-2.8.17.tar.gz

  切換到解壓目錄:

   $ cd redis-2.8.17

  目錄結構:

Nosql資料庫——redis(二)簡介和安裝 1.      簡介 2.      下載下傳和安裝

  Src下面的類:

Nosql資料庫——redis(二)簡介和安裝 1.      簡介 2.      下載下傳和安裝

  此時發現沒有redis-server.exe,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隻要編譯後才會生成redis-server指令。

  編譯指令make:

   $ make

  make完後redis-2.8.17目錄下會出現編譯後的redis服務程式redis-server,還有用于測試的用戶端程式redis-cli,兩個程式位于安裝目錄 src 目錄下。

  如何啟動服務呢?

  切換到安裝目錄:

   $ cd src

  Redis-server啟動服務:

   $ ./redis-server

  這是一種以啟動預設配置的方式,當然也是可以通過啟動參數來告訴redis使用指定的配置檔案啟動:

   $ cd src

   $ ./redis-server redis.conf

  服務開啟後就可以使用測試用戶端與服務建立連接配接,進而進行互動了。

   $ cd src

   $ ./redis-cli

  同理,此時我們可以執行在window下設定的鍵值,來做測試例子,同樣會輸出我們上面的結果,大家有條件的就試試吧。

       至此Linux下的指令介紹的差不多了,下篇我們主要講述redis豐富的資料類型,請持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