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地革命的曆史

作者:王小線的生活觀

“海地共和國,簡稱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2022年,海地人口1206萬,其中95%為黑人。”

看到1206這個數字的時候,簡直震驚到我了,海地人口居然這麼少,連重慶市的一半都不到。曾經那場著名的海地革命之是以能成功,是意外嗎?

關于那場革命,作者米歇爾-羅爾夫·特魯約在《沉默的過去》這本書中有很詳細的介紹。

海地革命的曆史

現在提到海地,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它是西半球經濟最貧困、政治最失敗的國家”裡,但在過去,它也曾“輝煌”過。

1791年8月,聖多明各北部的奴隸們發動了一場起義,并蔓延到整個法屬殖民地,最終演變成一場成功的革命,推翻了奴隸制和法國的殖民統治。這場革命從最初的起義延續到1804年1月海地宣布獨立,曆時近13年。

這就是著名的海地革命。

海地革命是一群絕望的奴隸向法國殖民機器發起的最後的沖鋒,畢竟在這之前,世界上也曾爆發過衆多黑人奴隸為争取自由而進行的鬥争,但大多都以失敗而告終,隻有海地革命獲得了成功,還實作全境永久性解放。

在海地革命後,海地作為自由黑人的共和國獨立建國。這時候,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克裡斯托夫。

海地革命的曆史

克裡斯托夫是海地革命的英雄,他與奴隸制做鬥争,在法國戰敗和1804年獨立後不久,成為海地的國王,自稱亨利一世。

克裡斯托夫是海地的第一位國王,但誰也沒想到,他竟然也是最後一位。

《沉默的過去》中是這樣評價克裡斯托夫的:“國王既富有又殘忍”。

克裡斯托夫在位期間,将種植園分給軍隊頭領,讓農民士兵重操舊業,短暫的保持了國家的繁榮。但克裡斯托夫也是很殘忍的,他給自己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為了建造那座宮殿,成百上千的海地人是以而喪生。

首先是惡劣的勞動環境,其次是各種疾病的影響,最後還有克裡斯托夫的狠厲。但凡建造宮殿的人曬微犯一點小錯誤,那些錯誤就會被克裡斯托夫無限放大,他會将那些因犯錯或輕微違反紀律的人行刑槍決。

據說,克裡斯托夫之是以對建造自己的宮殿要求這麼嚴格,其實是為了建立一個強大的供水設施,“讓水在牆裡流動”,實作在夏天給城堡降溫的作用。

海地革命的曆史

在今天來看,這不是一個空調就能解決的事嗎?但在兩百多年前的今天,想要做到給房屋降溫,卻要無數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當然了,克裡斯托夫的殘忍不僅僅是指這些事,想要知道更多内容,建議親自去看看書。

這本《沉默的過去》我看得很慢,而且想要都看懂,需要補充很多知識點。是以這也讓我有了一個很深的感觸,那就是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背景,是很難了解書中所寫的内容的。(也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基礎薄弱,是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