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天色漸明
編輯|t
随着各大衛視鑒寶欄目的火熱,民間也掀起了一股古玩收藏熱潮,很多人甚至妄圖以此為發家緻富。然而,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古玩收藏的水有多深。
2017年,北京一家公司的企業經理張昱就經曆了一次讓他終身難忘的收藏經曆。有一次,張昱一個朋友用一枚翡翠扳指抵償欠他的2萬元債務。
為了弄清楚這枚翡翠扳指的價值,張昱走上了鑒寶節目。沒先到鑒寶專家一見到這枚扳指,馬上就直言張昱收藏的這枚扳指涉嫌違法,勸他把扳指捐給博物館。
這枚翡翠扳指究竟有什麼傳奇故事,會讓見多識廣的專家如此大驚失色?
竟是珍貴的象牙扳指
通過朋友介紹,張昱很快聯系上了一檔鑒寶節目的編導。十幾天後,張昱帶着自己的扳指出現在了節目上。
張昱拿出自己的扳指交給主持人,主持人在大螢幕上播放了扳指的照片。與此同時,張昱向大家介紹了自己這枚扳指的來曆。
聽了張昱介紹,很多觀衆當場就表示,張昱這枚扳指十有八九是仿造品,至少不是翡翠材質。
也有人認為,一般的塑膠材質也很難仿造出那樣色澤鮮豔的色彩和光滑質地。一時節目現場陷入沉默。
根據節目流程,主持人安排張昱把扳指交到專家席上,讓專家進行鑒定。
一名專家拿着放大鏡,仔細看了好幾分鐘,期間他的眉頭緊了又松,松了又緊。現場觀衆看到專家如此謹慎,也不敢說話,等着專家最後的鑒定結果。
這名專家名叫何建武,在國内雜項鑒定領域頗有聲望,長期緻力于小件文物研究鑒定工作。
觀察良久,何建武放下放大鏡,并沒有直接說張昱所持的那枚扳是真是假,反而嚴肅地告訴張昱,他買賣這枚戒指的行為本身就已經涉嫌違法了。
何建武專家的話音剛落,現場一片唏噓之聲,大家議論紛紛。有的甚至質疑張昱參與了盜墓活動,或者走私國家文物。
何建武拿起話筒,現場迅速靜了下來,何建武開始向現場觀衆解釋這枚扳指的來曆。
原來,這枚扳指無論是從材質還是品相上看,的确不是翡翠做的,而是名貴的象牙扳指。
主持人代表觀衆向專家詢問:印象中象牙都是白色的,為什麼這枚扳指卻像翡翠一樣,通體呈現綠色的呢?會不會是後期浸泡染色造成的?
對于這些疑問,何建武專家系統向大家講解起了象牙工藝品的知識。
那麼,張昱為什麼會參加節目鑒寶呢?
偶然而得的破扳指
張昱是一個年輕有為的企業經理,四十多歲就賺了很多錢。常年在生意圈摸爬滾打,也讓他積累了很多人脈。
可是朋友多了良莠不齊,什麼樣的人都有。在日常社交中,張昱認識了一個富家子弟小王。
小王從小就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沒錢了就和父母要錢。眼看30歲了,還沒有任何自己的事業,小王父母為了逼着他走入正途,斷了他的零花錢。
以前有錢時大手大腳,現在突然沒有了生活來源,小王隻能向往日的朋友借錢。
為人大方的張昱自然是小王的債主之一,張昱先後借給了小王2萬塊錢,原本也沒打算再要。可小王為了再向張昱張口借錢,有一天竟然拿出了自己家裡收藏的一枚翡翠扳指交給張昱用來抵償之前借的2萬塊錢。
小王信誓旦旦的和張昱說,這枚扳指是自己家祖傳的,别看破破爛爛,但價值絕對在2萬元以上。
張昱一開始并沒有放心上,直到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一檔鑒寶欄目,激發了他對那枚翡翠扳指的興趣。
張昱從櫃子裡取出那枚扳指放在手裡把玩,隻感覺扳指質地光滑輕盈,有一種絲滑感覺,而且晶瑩剔透,放在燈光下觀看,有一種鮮亮高貴的色彩。
張昱對這枚扳指越看越喜歡,幹脆買了一個水晶盒,把扳指放到盒子裡面擺放到了客廳顯眼位置。
有一天,張昱的一個朋友來到家裡,一下子就被那枚光鮮亮麗的扳指吸引了。恰好這個朋友曾經做過翡翠生意,對翡翠飾品有一定了解。
朋友拿出這枚翡翠扳指,剛一放到手上,眉頭就皺了起來。仔細看了一會,朋友直言張昱收藏的這枚扳指是假的。
朋友解釋道,這枚扳指拿在手上輕飄飄,而如果是翡翠的話,會有種沉重感。更重要的是,張昱收藏的這枚扳指有很多紋路,翡翠則渾然一體。
張昱的朋友斷定這枚扳指不是翡翠材質,但究竟是什麼做的他一時也無法判斷。結合扳指的一條裂縫,朋友甚至分析可能是劣質食材或塑膠工藝仿造而成。
張昱想到這是朋友小王用來抵債的,連呼自己交友不慎,上了别人當。
張昱又感到,可小王殷實的家境,平日裡小王有錢的時候,也非常大方,絕不是那種靠坑蒙拐騙混社會的人。
再說,彼此都很熟悉,也斷不會拿着這樣一個劣質仿造扳指欺騙熟悉的朋友。
想到前幾天看的鑒寶節目,張昱靈機一動,決定拿着這個來曆不明的扳指去節目上,讓專家幫助自己鑒定一下真僞。
獨特的染色工藝
何建武說,在大陸幾千年曆史中,扳指文化有着悠久曆史。在以往的考古中,在春秋戰國墓中就曾發現過扳指。
扳指最初并不是裝飾品,而是在戰争中用于保護士兵手指的。冷兵器時代的武器,大多都是長矛或者弓箭,尤其是弓箭手在彎弓射箭時,最容易傷到手指。
最開始,士兵們用樹葉、草繩等纏在手指上保護皮膚。後來,人們用獸骨做成扳指套在手指上。随着時代發展,士兵所用的扳指就成了一種榮譽的象征。
那些打了勝仗的将士在得勝歸來後,皇帝會命人用翡翠、玉石等打磨一個漂亮華麗的扳指賞賜給功臣。
再後來,扳指就成了權勢和地位的象征,并逐漸演變成一種裝飾品。
随着手工藝的發展,扳指的打磨技術越來越成熟,所用的材質也越來越珍貴。一些貴族甚至用象牙制成扳指,并由此催生了一門獨特的染色工藝——虬角工藝。
通過這種工藝,能把輕盈剔透的象牙扳指染色成翡翠質地。如此一來,象牙扳指不僅美觀漂亮,而且戴在手上沒有沉重感覺,更凸顯主人的權勢地位。
在清朝時期,象牙扳指在皇家貴族中廣泛流行。而張昱所持有的這枚扳指,正是出自清朝時期。由于質地昂貴,打磨、染色工藝複雜,當時擁有這還種扳指的人并不多。
到清朝末期,制作象牙扳指的虬角工藝就已經失傳了,這導緻張昱手中這種扳指存世量更少。
根據何建武專家介紹,張昱手中的扳指還有一個更加獨特的地方,那就是這種扳指使用海象牙打磨制造而成,更讓這種扳指顯得珍貴。
那麼獨特的虬角工藝是如何把白色象牙染成綠色的呢?何建武專家前些年一直在研究這一課題。根據他介紹,古時候染色過程沒有任何化學試劑,完全是用數種植物提取液混合而成。
這種染色劑可以說飽含了古人智慧,更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至于這種扳指的價值,何建武專家的話再次讓全場震驚。他說,這種用虬角工藝制作而成的扳指有價無市。民國時期上海拍賣過一個象牙印章,竟然賣出了天價。
聽了專家的話,張昱無比激動,如果專家的話可信,那也就也為這自己拿着一個無價之寶。
可接下來,專家的話讓給張昱潑了一盆冷水。何建武說,因為虬角工藝制成的文物存世極少,很少有人懂得儲存。就比如張昱手中的這枚扳指,不僅沒有妥善儲存,反而長期被人拿在手中把玩,導緻扳指出現很多裂紋,如果再不好好儲存,就可能成為一件廢品。
那麼張昱從合法途徑得來的扳指,為什麼專家會說張昱涉嫌違法呢?
何建武專家進一步解釋說,他手中的扳指是由海象牙做成的。海象一般生活在北極地區,一隻海象每胎隻生育一個孩子,而且生長周期極長。近代以來,随着人們的大肆捕殺,已經成為瀕臨滅絕的保護物種,是以如果買賣流通海象牙制成的工藝品自然是違法行為。
為了打消張昱的顧慮,專家進一步說,他的扳指有百年曆史,而且是通過合法管道得來的,隻要自己妥善保管,法律也不會追究他的責任。
但涉及到保護動物,專家們拒絕為張昱的扳指估價,但無疑張昱手中的扳指價格不菲。
聽了專家的分析,張昱開心的走下節目舞台。節目結束後,張昱面對采訪開心地說,自己一定妥善保管,把他當成傳家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