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00字,說明白這「萬能工作工作法」!用好它,升職加薪不在話下

作者:破局者Breaker

#頭條創作挑戰賽#

作者覺得,自己升職挺快的,4年從實習生到帶團隊的項目經理,平均每年升職加薪1次~2次。

跟自己工作比較拼命有關,主要也有一套自己工作的方法,像日常工作的PDCA、表達溝通的結構化思維&MECE、任務配置設定的四象限法、SOWT分析等等。

但我覺得,最有用、最牛逼的還是PDCA工作法。

這個工作方法,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它簡單,一聽都懂,用起來就比較難,不知道如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知易行難,堅持很難!

那本文,就用3500字,介紹什麼是PDCA工作方法,如何将它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01

什麼是PDCA工作法?

PDCA是一個工作品質管理的循環過程,它是美國品質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納、宣傳而獲得普及,是以又稱戴明環。

PDCA 隻有簡單的 4 步,分别是:

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調整(Action)

3500字,說明白這「萬能工作工作法」!用好它,升職加薪不在話下

計劃(Plan):制定目标和計劃,确定要解決的問題或實作的改進措施。

這一步驟涉及分析目前狀況、設定目标、制定計劃和确定實施過程中所需的資源。

執行(Do):按照計劃執行,實施先前所制定的目标和計劃。

這一步驟涉及實施計劃、收集資料和記錄執行過程。

檢查(Check):評估執行結果,與計劃進行對比分析。

這一步驟收集和分析資料以評估實施過程中的效果和結果,以确定是否達到預期目标。

行動(Action):在檢查的基礎上采取行動,包括糾正問題、改善執行過程和調整計劃。

如果檢查中發現問題或達成的結果與預期目标不符,就需要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進一步改進執行過程,并重新制定計劃。

PDCA循環是一個不斷回報和改善的過程,通過循環的執行,可以不斷優化和提升工作品質,實作持續改進和發展。

PDCA過程可以應用于各種場景。

工作上:項目管理、品質管理、風險管理、流程改善等。

生活上:談戀愛、學習技能、做飯做菜等等。

02

PDCA工作法的各個階段的拆分

如下圖所示,PDCA工作法4個階段,可以拆分出8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工作和工具方法。

3500字,說明白這「萬能工作工作法」!用好它,升職加薪不在話下

1. 計劃(Plan)階段

步驟一:分析現狀,找到問題

像醫生看病一樣,先找到病因在哪裡,才能對症下藥。

現狀是什麼樣子的?問題在哪裡?

可以從整個事項的環節鍊條中,逐項分解,找到問題;

或者通過檢視各個環節的漏鬥資料,找到異常值去定位問題。

步驟二:分析各種影響因素或者原因

第一步把脈,找到原因,第二步把完脈了分析病症。

了解問題中的影響因素。

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很多方法了,比方說因果分析、魚骨圖等根本原因分析法來分析,到底有哪些影響因素。

步驟三:找到主要因素

把所有的分析因素分析完了以後,再來分析主要因素是什麼。

每一個問題的産生,都有少數主要的因素,假如影響這個問題的産生有十個因素,按照二八原則,大概有兩個到三個是主要因素。

找到主要因素才能夠徹底解決問題,找不到主要因素,問題是沒辦法解決的。

步驟四:制定調整計劃

找到主要因素後,需要對主要因素的解決,制定詳細的計劃。

這個計劃主要需要包含以下問題:

  • 為什麼制定該措施?(Why)
  • 要達到什麼目标?(What)
  • 在何處執行?(Where)
  • 誰來執行完成?(Who)
  • 什麼時間完成?(When)
  • 如何完成?(How)

這些問題,即5W1H追問法.

明确這些問題,才能将計劃做到可執行,目标明确可衡量、責任到人、時間線清晰。

2. 執行(Do)階段

步驟五:執行、實施計劃

輸出方案後,就是按照計劃去落地執行。

在執行階段,不僅要按部就班地展開。過程中,還要不斷跟進實際情況調整優化。

盡可能地記錄過程資料,采集原始過程記錄、儲存文檔,以便在後續的階段進行總結分析。

3. 檢查(Check)階段

步驟六:檢查計劃執行結果

這個過程,也就是複盤的過程,複盤一般有兩步:

(1)把執行結果與要求達到的目标進行對比。

(2)分析結果,是比計劃好還是比計劃差?

假如比計劃好,造成好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進行歸納。

假如比計劃差,造成差的結果的原因有哪些,需要進行複盤。

當然,無論是結果是好是壞,執行過程中仍然有優點、缺點、以及下次可以直接避免的點,這些都可以列出來。

4. 處置(Action)階段

步驟七:總結成功經驗,制定相應标準

複盤之後,應該有明确的關鍵傳遞成果——經驗和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标準作業程式 )

對已被證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要進行标準化,制定成工作标準,以便以後的執行和推廣。

在涉及更改标準、程式、制度時應慎重,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多次PDCA循環加以驗證。

步驟八:下一個PDCA循環

這個步驟也分為兩個小小步驟:

(1)上個循環問題的總結,對于方案效果不顯著的或者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為開展新一輪的PDCA循環提供依據。

例如:首頁的跳出率不能低于50%。

完成一輪循環後,進行效果檢查時發現未達到目标值,總結經驗後進人第二輪PDCA循環,按計劃重新實施後達到了目标值。

(2)對于循環中出現的新的問題,做好記錄,在下一個PDCA實施優化。

如:再解決“首頁的跳出率不能低于50%”的過程中發現技術問題導緻使用者加載頁面過長。這時候需要展開一個新的PDCA循環,解決這個新發現的問題。

03

萬能的PDCA循環

3.1 PDCA應該是周而複始的

PDCA循環的四個階段不是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複始地進行。

一個循環結束了,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可能還有問題沒有解決,或者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再進行下一個PDCA循環,依此類推。

就好像看病,看病也不能一劑藥就能看好,要有幾個療程。

問題≈病,解決問題有時候,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解決掉的。

3.2 PDCA是爬樓梯的上升式循環

PDCA循環不是停留在一個水準上的循環,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水準逐漸上升的過程。

一個循環運轉結束,品質就會提高一步,然後再制定下一個循環,再運轉、再提高,不斷前進,不斷提高。

3500字,說明白這「萬能工作工作法」!用好它,升職加薪不在話下

3.2 PDCA是大環帶動小環前進的

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環環相扣。

3500字,說明白這「萬能工作工作法」!用好它,升職加薪不在話下

怎麼了解呢?

比如說公司裡,各級部門根據自己的方針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循環層層循環,形成大環套小環,小環裡面又套更小的環。

大環是小環的母體和依據,小環是大環的分解和保證。各級部門的小環都圍繞着總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轉動。

通過循環把各項工作有機地聯系起來,彼此協同,互相促進。

比如說個人目标管理上。

每個人都有幾個大的人生目标,比如說自駕環遊中國這個大目标,這個大目标本身會有PDCA循環。

大目标下會有若幹個小目标組成,自駕前得先學會開車把,學習開車這個小目标本身也是PDCA循環。

是以,PDCA是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的。

04

舉例:個人如何使用PDCA循環?

PDCA工具非常适用日常工作之中,尤其是在每日待辦和“日事清”上。

它是是進行自我管理與限制的有效工具。那麼提供一個日常工作使用的日志模闆如下:

Plan:今日計劃:每天計劃要做的7件事情。

當天計劃要做的事情列出來,一般6-7項(分重點項目,日常項目,臨時工作等),即工作事項12345,

列出今天的任務,任務的資訊最好包含:緊急/重要程度,完成時間、負責/協作人、考核标準等。

Do:執行當日事務,全程記錄,量化目标,完成狀态。

實際工作内容:當天工作事項的工作内容、活動結果,工作完成情況:

(1)執行中的具體工作、日常事務處理,每天工作流水帳,今天完成的。

(2)随時記錄

養成随時記錄自己的靈感(主意、點子、思想火花、很有詩意、很有哲理的句子等),防止智力資源浪費的習慣。

(3)突發的寫作靈感随時記錄,定時整理;

包括發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合理化建議及臨時的靈感,隻言片語等。

隻要想到就可以記錄下來,随時随地記錄。這些心得、靈感常常一閃而過,需要及時記錄和實踐。

(3)今日學習

知識積累,養成每天晚上回顧當天所學知識,及時複習、默寫下來并儲存的習慣。每天學習記錄,學習具體内容,效果,如何在工作中實用。

(4)每天寫工作日記

在管理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或突然之間來了靈感。這些都應當記錄下來,否則就太可惜了。

Chcek:檢查問題點

在處理本項工作的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潛在風險,工作中應注意的情況。

解決對策:對于發現的問題,你如何去解決。

Action:回顧與處置

每天結束前,做當天的總結歸納:經驗總結,總結一天的工作得失。

(1)當天工作亮點、工作心得、每天心得感受。

(2)改進方法:當天工作教訓、建議,要對所做的不滿意的事情,提出改善的方法,潛在風險及其規避措施,完成下一步的幾點行動措施。

(3)突然閃現的靈感,對某事某物的看法。

下一個循環:

明天計劃————

明天要什麼事?

如何能更好地完成明天的事情?

明日規劃:養成每天晚上規劃第二天要做的事,按首要、緊迫、必須、打算排列好,及時提醒,做到 “當日事,當日畢”的習慣。

05 總結

富田和成在《高效PDCA工作術》的結束語當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為人不可安于現狀,為人不可不思進取。”

人的價值決定于“未來”。

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重要的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繼續開啟新一輪的PDCA 循環。

要想成為佼佼者,就要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PDCA 啟動的的不是一種思維工具,而是自我疊代的驅動之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