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作者:趙趙的期待

前言

曆史上的諸葛亮是一個多智近乎于妖的智者,在演義和真實曆史中,他的智慧總是讓人歎為觀止。然而,即使是如此多智的諸葛亮,也有着他的遺憾和難解之謎。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諸葛亮被譽為睿才,他深谙兵法、智謀,以巧妙的政策和軍事手段屢次擊敗敵人,是蜀漢的主要支撐力量。然而,他在一生中的最大遺憾之一,就是雖然六出祁山,但未能匡扶漢室,最終隻能帶着滿腔悲痛于五丈原抱憾而終。

為何諸葛亮沒有成功匡扶漢室?他的智慧是否不夠,或者是“天助爾曹不助劉”?這個問題在當時幾乎很少有人能解答。直到蜀漢滅亡之際,鄧艾得到了劉禅的一本賬簿,其中記錄了蜀漢内部的不和謀劃,也解釋了部分謎團。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一、囚禁之才終獲施展

建安十三年,北方曹操大軍南下荊州。此舉牽動的,不僅是劉表部下的驚恐惶亂,更有無數荊楚百姓被迫背井離鄉。其中就有一個叫鄧艾的少年,性格固執,言語上有輕微的口吃。

遷徙到汝南後,鄧艾雖有才學,卻因言語不便而無法施展抱負。他隻得被派去看管糧草,但胸中自有一片熱忱與抱負。每每眺望險要地勢,便指點營寨布防,引人側目。周圍人或嗤之以鼻,或暗地取笑,但鄧艾絲毫不介意這些非議,隻是更加笃定自己的抱負。

日複一日,鄧艾依然認真地記錄着各處地形地貌,在心中思索最佳的軍事布陣。他覆抄兵書,鑽研着先人的軍事思想,經常閉門獨處,在心中演練各種戰役。鄧艾堅信,自己理應為國盡忠,無需在意言語上的障礙。隻要擁有真才實學,終究可以施展抱負。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近二十年光陰流逝,鄧艾仍隻是一介典農功曹。他依然認真履行每一項繁瑣工作,即便是衆人眼中鄙陋的糧草看管,也從未有過懈怠。鄧艾明白,天道酬勤,隻要自己不放棄,機遇終會來臨。

終于,在一次前往洛陽進獻農事的途中,鄧艾迎來了人生的轉機——司馬懿正與數人圍桌論談,看見鄧艾來訪,便随口向他提出一個軍事布陣的疑問。鄧艾沉吟片刻,以流暢的言辭和精準的比喻,為司馬懿詳細解析了這個疑難問題。

司馬懿贊歎不已,立刻決定留用鄧艾為尚書郎,專責屯田事宜。許久以來,鄧艾隐忍不發的才幹與抱負,終于有了施展的舞台。這一刻,他激動難抑,甚至激動得濕潤了眼眶。長久以來的等待與期盼,終于換來了希望的曙光。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二、才遇知己,關山可平

此時,蜀漢丞相諸葛亮已故,其門生姜維接掌軍權,意欲北伐中原。曹魏大軍節節敗退,局勢一度陷入膠着。鄧艾作為屯田使者,對目前軍國大事了如指掌。他明白,姜維固然英明,但其進兵中原之舉勢必遭遇重重阻礙。唯有選擇适當時機,深入敵後,才可扭轉局面。

然而,朝中衆将誰人也不敢與姜維正面對敵。此舉無異于以卵擊石,損兵折将。鄧艾在内心暗暗捏了一把汗,明知此舉冒險,卻也再難忍心眼見大局一再受挫。

終于,甘露元年爆發的段谷之戰成為了鄧艾夢寐以求的機會。他帶領曹魏軍隊深入蜀境要害之地,憑借地形之勢,以迂回包抄之策,将姜維大軍徹底擊潰。此戰可謂一場漂亮的防衛之勝,鄧艾也終于證明了自己的才能與膽識。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自此之後,姜維與鄧艾成了蜀漢與曹魏的宿敵。兩人屢次在戰場上交手,你來我往,難分高下。然而,鄧艾能夠與之抗衡的實力,也讓衆人對他刮目相看——原來這個口吃的屯田使者,是個可堪大用的奇才!

鄧艾終于等到了心中的知己。他意識到,與自己抱負相投的司馬懿,能成就自己的抱負;而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姜維,能引出自己的全部潛力。有了這兩位知音,關山終将可平。

三、背水一戰 城破江陽

景元四年,魏廷大舉伐蜀,三路大軍同時出動。鄧艾統領三萬人馬,奉命拖住姜維主力。此時的他已然成長為大将,但并未因功業而驕傲。鄧艾明白,這場戰役的成敗,将直接影響到日後誰能夠稱王稱霸。作為大局的一部分,自己責無旁貸。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然而,出乎意料的變故還是發生了——鐘會意圖獨攬功勞,借口諸葛豪畏罪不前,将其拘捕。姜維立即抓住了這一戰機,在劍閣設下層層防線,将鐘會大軍攔在關外。

“我們的大好局面,這下全毀了!”衆将垂頭喪氣,士氣瀕臨崩潰。紛紛收拾行裝,準備就此放棄進攻。這時,鄧艾的聲音突然響起:“繼、繼續打,不能、不能回去!”

所有人都驚訝地望向鄧艾。可就在這一刻,所有猶豫與不确定都煙消雲散了——因為鄧艾的眼神中透着前所未有的堅定與急切。此時此刻,他必須為大局兩難,這是他這個位置的使命。

“屯田使者也敢指點大軍?”有人試圖譏笑,卻被鄧艾的氣勢壓倒,再也發不出聲音。鐘會默默凝視了鄧艾一眼,然後沉聲說道:“就依艾先生的計策辦吧。”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鄧艾的計策極端冒險——讓鐘會困住姜維于劍閣,自己則率三萬殘部從陰平小道繞行,直接攻下成都。這條路既沒有補給,又須翻山越嶺,簡直就是背水一戰。三萬壯士,生死就在此一舉。

可就在出發前一晚,鄧艾卻異常平靜。他默默點點手下将士,目光堅定而溫暖——我與你們共進退。來日成功,則同享功勳;若結果命,也絕無怨言。

這份坦蕩與大無畏,鼓舞了全軍。大軍在蜀山深處緩慢前行,鄧艾更是身先士卒,親自開路。經曆七百裡艱險,三萬大軍終于翻過最後的馬鞍山。此時,士卒們一個個面帶疲色,卻無一人言退。因為他們信任自己的統帥,亦敬佩鄧艾的氣魄與膽識。

江陽城破的那一刻,鄧艾長長地呼出一口氣。背水一戰,他與士卒們終于改寫了曆史軌迹,為大業添上了嶄新一筆。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四、皇帝丢盔棄甲,不戰而降

成都傳來鄧艾來襲的噩耗時,劉禅吓得魂不附體,待在棺材旁求饒。此前姜維、諸葛亮等人不遺餘力的北伐,似乎都成了泡影。一朝夢寐成空,劉禅徹底絕望,隻想自己保全性命要緊。

谯周見狀,立即建議投降。他規勸劉禅,目前的大勢已去,蜀漢已經山窮水盡,不投降隻會白白犧牲,不如趁早結束這場戰争,避免更大苦難。

劉禅聽後,低聲啜泣。他想起父親劉備千裡迢迢尋求桃園三結義,想起諸葛亮舍生忘死地輔佐自己;又想起百姓苦不堪言的支援與付出......可惜了,都成空烏有。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先帝在天之靈,請保佑我做出正确決定。”劉禅撫摸着劉備留下的玉玺,終于點點頭,答應了投降。

于是劉禅請出使者,獻上了投降書。不僅如此,他特意送上了蜀漢的士民簿,将國家的底細全部交代給了鄧艾。劉禅明白,這一仗注定失敗,不如趁早結束,免遭更大災難。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鄧艾拿到簿冊後大吃一驚。原來蜀漢軍民僅百萬,而曹魏軍民已達兩百多萬。蜀國想抗衡魏國,簡直是自不量力。這一切終于說得通了——諸葛亮為何六出祁山,也為何屢戰屢敗,卻仍要與魏國正面對抗。

劉禅選擇投降,也許是當下最明智的決定。鄧艾不禁唏噓不已。曆史的洪流,君臣的命運,竟都難逃這無奈的宿命。

五、狂妄之心終緻歧途

鄧艾進入成都後,開始表現出令人不安的狂妄。他徑自封賞蜀漢群臣,甚至當面嘲笑劉禅:“碰上吳漢你早死了,碰上我,你偷着樂吧。”還大言不慚地說會取代姜維之位。

這些舉動都讓鐘會看在眼裡。他本就暗自忌憚鄧艾的才能與功績,隻等一個絕佳的陷害時機。鄧艾上書讨伐東吳之事,鐘會趁機歪曲其意,讓鄧艾的上書充滿了狂妄猖獗之語。他心知,以鄧艾的排場,必然難逃一死。

果然,司馬昭見信後勃然大怒。他了解鄧艾為人,知道絕非會有如此蠢話。然而形勢所迫,他也隻能立即調遣鐘會,要将鄧艾押解到洛陽受審。

鄧艾震驚萬分,他哪裡想到自己會被這樣冤枉?明明大功目前,卻被說成謀反,實在冤枉得很!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鄧艾此時此刻才恍然大悟,原來在自己沉醉功業時,已經招來了旁人的忌憚與算計。曹魏朝中權力鬥争重新上演,而自己已經成了首要除掉的眼中釘。

“蒼天啊,我明明一心為國,怎會淪落至此!”鄧艾絕望地仰天長歎。他始終沒想到,正是自己的功高震主與狂妄自大,催生了這場劫難。明哲保身的人生之道,他終究還是沒能學習到。

六、悲哀平生,亂世終老

鄧艾在綿竹之死,也代表着蜀漢的滅亡。姜維、諸葛亮等一生心血的北伐夢想,終究幻滅。百姓再次背井離鄉,走上流離飄零的道路。曾經輝煌一時的蜀漢王朝,歸于塵土。

而這場亂世風暴中的失敗與犧牲,也絕非他一人。東漢末年以來,赤眉、黃巾各色叛亂不斷爆發。國力日衰,最後僅餘百萬人口。各路諸侯彼此傾軋,雖都是為了心中的理想與抱負,卻也牽連了無數生靈塗炭。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亂世之中,不僅皇權易主,生靈塗炭;就連那些心懷天下、要一統江山的英雄豪傑,也多是半途夭折,功敗垂成。鄧艾不過是其中一個最典型的縮影。

鄧艾從建安荊州開始便與亂世為伍,至死方長眠;他的一生坎坷,又在亂世中嶄露頭角。但最後卻也隻能怅惋地離場,未能完成北伐大業。

七、謀反挾天子 終究一場空

鄧艾的冤死,為鐘會暗藏的謀反之心提供了絕佳借口。他立即掌控了鄧艾留下的三萬大軍,加上自己原有的兵力,手握重兵,勢力倍增。

此時此刻,鐘會心中湧起了蠢蠢的野心。眼看權傾朝野在即,他豈會甘心止步于此?于是鐘會設下天羅地網,聲稱太後有诏,要其起兵讨伐司馬氏,并攜同姜維前來響應。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姜維苦心孤詣多年,一直期盼扭轉乾坤、光複蜀漢。眼見曹魏上下一片混亂,這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以當鐘會來信時,姜維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并誓要竭盡全力。

兩人合兵數十萬,氣勢如虹。兵到城下之日,鐘會已經腦海中描繪了自己受九錫,稱帝的盛況。可就在這時,護軍忽然來報,稱太後并未發出讨伐诏書。

鐘會臉色猛變,頓時明白大勢已去。不久,司馬昭的追讨大軍也到了城下,鐘會無力反抗,很快敗退潰敗。姜維則在混戰中受傷,不治身亡。

劉禅皇宮有一賬本,鄧艾一看,終于明白諸葛亮為什麼救不了蜀國

一場謀反,就這樣在初現端倪時便宣告失敗。鐘會此番與虎謀皮,終究是自取死路一場。他咬牙切齒,為這失敗憤恨不已。然而一切都太遲了,命運的洪流再難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