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幫大佬杜月笙的另一面及其後代現狀

文 / 王不留(微信公衆号:王不留)

我還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圖書館裡翻得最爛的書籍。

不是學術刊物,不是青春小說,而是“希特勒”、“杜月笙”這類人物的傳記。

不是因為大家氣憤而故意為之,是因為借閱的次數太多了。

這與政治無關。

其實大家很想了解,在那個特定的時代,他們是如何一步步爬上來的?

在目前的時代,我們覺得誰誰誰很有名,如雷貫耳;但是過了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幾百年之後,一個時代有時候僅僅能給我們留下那麼幾個人。餘下的名人可能漸漸都會被時光淡忘。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再過個五百年,關于民國那個時代,大概能回憶出來的能有哪幾個人呢?

杜月笙很可能就在這個名單上,剩下什麼總統、督軍、将軍,什麼政界大佬,可能一概都被曆史遺忘。

是以春節無事,我買了一本《人心至上-杜月笙》,花了一個假期将其看完。

我對杜月笙最初印象還停留在影視劇中,斧頭幫老大,青幫頭子,販賣煙土,無惡不作。

在那戰火紛飛,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年代,他能一步步從悲慘生活中走出來,崛起市井,通吃黑白兩道;長袖善舞,縱橫政商兩界,其經曆和為人處世的一些人生經驗,值得我們去研究。

對于這個一代枭雄,看他的傳記不是如何做地痞流氓,而是拿到他洞悉人心與人性走向成功的密鑰,反思自己有哪些品格可以改進?

觀其起伏跌宕的一生,他把人分為了三類:

1、有本事,沒脾氣 - 有本事是智商高,沒脾氣是情商高,這是上等人才。

2、有本事,有脾氣 - 這類人智商高,但有脾氣,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情商不高,這是中等人才。

3、沒本事,有脾氣 - 這類人智商低,情商更低。杜月笙将這類人列為劣等,他們不僅沒有希望成事,而且絕對會壞事。

杜月笙從最底層的賭嫖陋業起步,一步步向上攀登。

那時大上海黃金榮是赫赫有名的黑幫人物。杜月笙借着廣結的人脈,開始進入黃公館打雜。

自從進入黃公館,他如換了一人,變得老辣深沉,不多言不多語,不詢問不打聽。

他知道,有些事情你越想知道,别人越不願意說;你視若尋常,反倒會激起對方的傾訴欲望。所有人最終都會把他的秘密告訴你,你需要的隻是耐心。

黃公館中,真正主事的并不是黃金榮,而是他的妻子林桂生。這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老闆并不是老闆,老闆娘才是幕後的老闆。

他終于等來了機會。老闆娘大病一場,安排杜月笙伺候她。杜抓住了這個機會,在老闆娘面前盡心盡責,表現成功。

真正讓老闆娘重用,還有一事。

有一年突然應該運到黃公館的一麻袋鴉片丢了。這個時候黃金榮也不在家,底下的那些幫會成員有的都出去打砸搶了,也不在家,家裡就剩一個林桂生和一些普通的傭人。

這個林太太就很着急。

杜月笙說,要不我去處理。他就借了一把槍,在街上晃悠,看到有一輛黃包車拉着一個人,那個人坐在黃包車上,底下擱着一麻袋東西。

杜月笙就上去了,先是把槍揚了揚,顯示我是會玩槍的,然後不跟那個車上的人說話,直接跟車夫說話:

“喂,我曉得沒有你的事。不過,我倒要請你幫個忙。你把車子拉到同孚裡黃公館,我賞你兩隻洋。”

這句話,脫口而出,恰到好處,多一個字累贅壞事,少一個字威儀不足,也不足以成事。一定是恰恰好好37個字,才能夠達到目的。

就這麼一句話,可以分三層意思:

第一層:喂,我曉得沒有你的事。

這一層用來安撫車夫,避免車夫因為恐懼或慌亂而作出讓杜無法應對的事情。

第二層:不過,我倒要請你幫個忙。

這一層大氣恢宏,不卑不亢,輕易地占據了上風,奪得了主動權。

第三層:你把車子拉到同孚裡黃公館,我賞你兩隻洋。

這一層先說出黃公館來,是施以為威,讓車夫不敢抗拒;再承諾兩塊大洋,是誘之以利,讓車夫無法拒絕。

然後杜月笙再反過頭來跟車上的人說,橫财你是發不了了,但是命總歸還是有的,你跟我去黃公館,沒關系,跟桂生姐道一聲歉,命是有的;你要是不信,你就想一想,什麼時候黃公館裡面做過人啊?就是要做人我們也在外面做,怎麼能在公館裡面把人給弄死呢?

緩解了車上人的壓力。

在這樣的溝通能力上,杜極為擅長!而後,杜月笙經曆了各種波折和拼搏,最終成為“上海皇帝”。

讀完書後,也讓我自己受益匪淺,不隻是曆史知識的了解,也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這些牛人……

以前說道杜月笙,隻知他是青幫的頭子,沒想到其事迹以及社會影響如此之大,确實出乎意料!

1951年8月16日,在夫妻孟小冬和子女等的陪伴下,杜月笙病逝香港,這一年,他年僅63歲。

臨終前,杜月笙留下兩句遺言,其中一句遺言便是:“不讓後人走黑道!”

叱咤風雲的黑幫老大杜月笙留下這樣一句遺言,無異于向世人吐露:自己此生走黑道實是逼不得已,這條道不是好道。

杜月笙曾先後與五位女性結過婚,分别為原配沈月英、二房陳帼英、三房孫佩豪、四房姚玉蘭(姚谷香)、五房孟小冬等人。

他育有八子三女。

長子杜維藩(養母:沈月英)最終成了台灣一家銀行的進階職員。

次子杜維垣(1921-2020年3月30日,生母: 陳帼英),選擇了從政,後來任職于聯合國總部。

三子杜維屏(生母:孫佩豪)、四子杜維新(生母:孫佩豪),成為商人。他們的商業多集中在巴西、美國等地。

五子杜維翰(生母: 陳帼英),在黃埔軍校畢業後,留在了上海工作。他雖是軍校畢業,卻和父親一樣溫文爾雅,很有文人的儒雅氣質。

六子杜維甯(生母: 陳帼英)一直做着極其普通的工作,并最後在上海終老。

七子杜維善(1933-2020年2月7日,生母:姚玉蘭)先在台灣地質部門,後遷居加拿大經商。杜維善是杜月笙子女中露面較多的一位,他除了是商人外,還是一名知名度很高的古錢币收藏家。

八子杜維嵩(1936-1965年,生母:姚玉蘭)早逝于台灣,這裡不做過多贅言。

長女杜美如,在1960年代跟随丈夫在約旦定居,并經營餐館至今。

次女杜美霞,是四太太姚玉蘭所生,卻是孟小冬撫養長大,是以與孟小冬感情更好。晚年孟小冬就由他照顧。

三女杜美娟,嫁給了一位華裔美國外交官成為了外交官夫人。

想來,若杜月笙能看到子女後來的種種,他定會無比欣慰。

杜月笙的孫輩幾乎都在國外,他們中的很多,如杜月笙外孫文琦、文瑞等都不再會說中文,但他們都無一例外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的子女們都如他所期望的那樣:無一人從黑道。

他們不僅都幹着正經、光鮮的工作,還都在各行各業做出了相應的貢獻。

這是王不留的第 43 篇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