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AT及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騰訊、阿裡、百度、華為等知名企業紛紛投入智慧城市領域,對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些智慧城市主流玩家,是如何發力智慧城市的?

一、騰訊智慧城市理念、解決方案與特點

BAT及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1、騰訊“WeCity未來城市”品牌理念

2019年7月,騰訊雲正式釋出“WeCity未來城市”品牌理念,旨在立足城市可持續發展角度,建構以人為中心的分布式智能、多中台協同、海量服務随需調用的技術體系,支援城市像生命體一樣可以靈活配合、協同作用和整體智能。

“WeCity未來城市”品牌理念包含以下内涵:

(1)城市即平台,城市是市民激發潛能發展創意的平台,城市成為對公共服務開源接口的操作平台。

(2)市民即使用者,人是城市的目标,人成為城市的資料節點,市民成為城市治理的參與者、城市服務的開發者和城市資料的貢獻者。

(3)連接配接即服務,基于廣泛的社會化平台與豐富的應用場景的崛起,服務形态漸漸趨向于“無需安裝,感覺觸發,即連即用”。

2、“WeCity未來城市”解決方案

“WeCity未來城市”以騰訊雲的産品和能力為基礎,從政務民生、數字政務出發,擴充到城市治理、城市決策、産業互聯,重新定義未來城市的服務、空間場景,給居民未來生活帶來豐富的可能性,并為數字政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和産業互聯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并通過微信、小程式等工具觸達使用者。

騰訊雲把網際網路思維融入到行業中,規劃了WeCity未來城市“1+3+4”總體架構,即一朵基礎雲(即集約背景),三大中台(即靈活中台,包括:應用中台,資料中台,人工智能中台),支援四大領域(即生态前台,包括:數字政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産業互聯)。

圖1:騰訊“WeCity未來城市”解決方案架構

BAT及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騰訊“WeCity未來城市”解決方案其優勢是“知”,即基于騰訊雲大資料、AI能力建構的“應用中台”、“資料中台”、“AI中台”,對城市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感”的次元,騰訊在2C城市入口具有天然的優勢,但在物聯網、視訊監控等擷取城市資料方面能力不足;“傳”也是其短闆,在騰訊的技術基因中,不具備網絡通信的能力;“用”主要靠生态合作。

3、“WeCity未來城市”特點

騰訊具有“與生俱來的2C基因”,在城市入口與市民應用體驗具有較明顯的優勢。騰訊“WeCity未來城市”理念也充分展現了“以人為本”,對實作智慧城市的“初心”勢必将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9年7月2日,騰訊雲宣布中标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這是騰訊雲智慧城市解決方案“WeCity未來城市”的首個落地項目。盡管“WeCity未來城市”還處于起步階段,缺少綜合性的案例和實踐,但“WeCity未來城市”的理念與願景值得期待。

二、阿裡智慧城市理念、解決方案與特點

1、阿裡“ET城市大腦”品牌理念

2016年4月,城市大腦在杭州啟動,由杭州市政府主導,包括阿裡雲、富士康、依圖科技在内的13家企業參與其中。2016年10月,在杭州雲栖大會上,城市大腦1.0版釋出,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口,開啟了利用大資料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2020年6月,阿裡宣布城市大腦更新到3.0版,更強調資料智能,通過感覺能力的強化,緻力于全城市要素資料的智能化深度融合。

正如“智慧城市”被IBM最先提出之後被業界廣泛使用一樣,“城市大腦”首先是杭州市的一個項目名稱,杭州市和包括阿裡在内的13家企業共同包裝了“城市大腦”的品牌名,已經逐漸被業界廣泛認同和使用。城市大腦是支撐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全新基礎設施,其核心是利用實時全量的城市資料資源全局優化城市公共資源,實作城市治理模式、服務模式和産業發展的三重突破。

2、阿裡“ET城市大腦”解決方案

阿裡雲ET城市大腦解決方案架構架構如圖3所示:

圖2:阿裡雲ET城市大腦解決方案架構

BAT及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1)穩定的“雲”:基于飛天雲平台的數字城市基礎設施,包括飛天雲平台、城市基礎網絡、視訊聯網平台、IoT平台、區塊鍊平台等。這一層阿裡自身能提供的是飛天雲平台,不具備“城市基礎網絡”的“感”和“傳”能力提供。

(2)強大的“腦”:包括城市運作中台系統(資料中台、業務中台)、城市領域應用(交通、城管、公共安全等)、城市運作管理中心(城市中樞系統、城市營運管理場景、上司數字駕駛艙等)。這一層是“知”和“用”,是ET城市大腦的主要内容,其中部分業務應用能力是通過生态合作來補齊的。

(3)靈活的“端”:包括政務移動端、企業移動端、個人移動端。這一層的“端”主要是指使用的使用者端,不是阿裡的核心能力。

阿裡雲ET城市大腦解決方案并不是一個完整的智慧城市“感、傳、知、用”解決方案,在“感”、“傳”等層次能力存在短闆。

3、阿裡“ET城市大腦”特點

“ET城市大腦”結合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為強大的決策、控制和服務支撐, 對實作智慧城市的“初心”也将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城市大腦的本質就是通過人工智能和大資料等技術優化城市管理。阿裡ET城市大腦以杭州城市交通治理為起點,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讓交通大腦具備信号燈優化、交通事件實時識别、應急車輛優先排程、重點車輛管控、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對城市管理水準提升是有益的嘗試。

三、百度智慧城市理念、解決方案與特點

1、“百度城市大腦”品牌理念

2016年9月1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大腦”1.0正式釋出,同時宣布對外開放百度AI核心技術。2020年5月18日,百度智能雲重磅釋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百度城市大腦白皮書》。百度擁有積累10年的AI技術優勢、資料優勢和生态優勢,将打造新一代智能基礎設施賦能城市,助力城市從智能化向智慧化發展,讓城市更安全、更從容、更通暢、更宜居。

2、“百度城市大腦”解決方案

圍繞城市治理這一核心體系,百度設計了“1(城市感覺中台)+2(城市資料中台、城市AI中台)+1(城市智能互動中台)”的城市大腦架構(如圖4),通過充分進行多源資料的時空關聯融合,提供“時空動态”的城市感覺和多方資料融合協同的能力,以資料為驅動力,提供全棧AI的智能協同響應,實作對城市全要素全狀态的全景洞察和發現。

圖3:百度城市大腦解決方案架構

BAT及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從上圖可以看出,百度城市大腦解決方案架構主要是基于百度人工智能能力建構的“知”,并不是一個完整的智慧城市“感傳知用”的解決方案,沒有把百度并不擅長的“感”和“傳”等層次的内容涵蓋在内。

3、“百度城市大腦”特點

百度基于自身在全棧AI、百度地圖和網際網路生态的優勢,可以将城市大腦布局在包括公共安全、應急管理、智能交通、城市管理、智慧教育等多個領域,為更好服務城市“人”、實作智慧城市“初心”有所裨益。

四、華為智慧城市理念、解決方案與特點

(1)華為智慧城市理念

2017年,華為在深圳高交會上提出智慧城市是從資料感覺到資料分析與處理完整閉環的有機生命體,基于城市神經系統,實作城市資料融合與多業務協同,提升城市運作效率與服務能力。

2019年,華為提出:“随着5G時代到來,萬物互聯變成現實,AI的加速發展實作虛拟與現實深度融合,智慧城市進入了孿生新時代”。華為通過提供“新聯接、新智能、新體驗、創造新價值”,多層次賦能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

2020年,華為基于自身在聯接、智能兩大領域的技術優勢,結合不斷積累的案例實踐,提出“1+1+N+X”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價值主張是“用簡約驅動智能普惠”。華為智慧城市方案依托安全可信的全棧化産品,融合的城市基礎IT資源,開放靈活的平台化能力,提供簡約化應用場景,實作社會普惠化的智能服務。

2、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華為提出“1+1+N+X”的集約化架構設計;即1個城市新基建+1個城市新大腦+N個垂直行業應用+X個簡約智能場景:

圖4: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架構

BAT及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華為智慧城市完整方案架構涵蓋了“感、傳、知、用”各層次的能力。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個進階生命體,城市的“眼、腦、手、脈”在方案中可全部生動展現。

3、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特點

華為在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要的5G、光纖通信、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區塊鍊、數字平台等關鍵技術領域持續創新,具備硬核技術實力,是業界唯一能夠提供涵蓋雲、管、端及PaaS層、SaaS層服務的全棧式解決方案的廠商。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有清晰的業務規劃,明确的業務邊界,基于“平台+生态”理念聚合了完整的智慧城市生态圈,可以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華為是全球智慧城市成功案例最多的廠家,為全球4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華為智慧城市案例既包括深圳、天津、蘇州等一、二線城市,也包括甘肅敦煌、山西靈石、河北靈壽、河南長垣等中西部四、五線城市。此外,華為有長期為政府客戶提供服務(2G)的經驗與服務團隊,在國内建立了覆寫到地級市的銷售服務團隊,可以貼近客戶快速響應,提供持續服務,是以華為近期提出了“普惠中國”的觀點。

互聯互通社群

互聯互通社群專注于IT網際網路交流與學習,關注公衆号:互聯互通社群,每日擷取最新報告并附帶專題内容輔助學習。方案打造與宣講、架構設計與執行、技術攻堅與教育訓練、資料中台等技術咨詢與服務合作請+微信:hulianhutongshequ

BAT及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