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程制造

摘要:流程型制造與其他類型制造有顯著的不同。在流程型加工企業選擇管理系統時,必需強調這樣的要求:如何優化業務運作,如何與業務運作保持适配。

  流程制造,慎重選型張賀晨從所周知,流程型制造與其他類型制造有顯著的不同。在流程型加工企業選擇管理系統時,必需強調這樣的要求:如何優化業務運作,如何與業務運作保持适配。本文将讨論什麼是流程型生産;讨論配方、包裝以及定價的話題。

  流程型的定義最簡單與最容易的方法了解流程式生産,那就是:一旦産品形成,則無法還原。也就是說,隻要将它組合在一起,就沒辦法拆開。試想你沖好了一杯咖啡,一旦沖好就不能再将它還原成熱水、咖啡伴侶、糖、咖啡粉等成份。同樣你也不能将果汁還原成桔子。相反,一台電腦可以拆散成CPU、闆卡、外設等部件,也就是說可以還原成原料。流程型生産在食品、飲料、化工、制藥、生物制品等行業廣泛存在。在流程型生産行業中,所用的名詞與離散制造不同,我們說組成産品的成份,而不是部件;我們說配方,而不是物料單。這不是搬弄詞彙,隻要您繼續讀本文,就發現在流程與離散之間的驚人差異。

  配方是個極易了解的概念,但不要以為它與物料單相同,一些軟體商也許會誘使你相信這一點。配方描述産品的成份,及其比例、機關(如,以磅、加侖、升)。你的第一反應該是它的度量機關的不同。為了适應配方管理,必需在ERP系統下具有多度量機關轉換引擎。同時,你還要能夠自行設定轉換規則,以适應你特有的業務需求。

  配方中的比例管理也帶來流程型的另外一個特性:伸縮性。舉例來說,如果你要生産一輛汽車,但隻有兩個車輪,于是你沒辦法生産半輛汽車,也就是說你必需備齊一個完整産品的所有備件才能生産;而在流程型生産中,如果你要生産1000升汽水,但是隻有500升的純淨水供使用,那麼你可以選擇隻生産品500升。在流程型的生産中,可以以最小庫存物料數量來生産相應數量的産品。當然,你所要實施的 ERP系統就應該提供這項計算,并應該提供預測分析。這樣的問題展現在市場及服務當中,你是願意跟客戶說"我在2個星期内可以提供1000升"還是"我今天可以提供500升,其它的兩個星内備齊"?顯然後者更容易打動你的客戶。

  流程型生産中,各種成份投入到生産過程中一定要與工藝注程及資源(如裝置)相結合。特别是在化工行業中,各成份不是在同一時間投入的。典型的次序是:磨碎?加料;攪拌?加料;反應?加料,以此類推。你可能希望ERP系統可以将生産過程加料操作與工位、工序、資源結合起來,但最後問題會集中在資料采集上面。不論是流程還是離散型的作業管理軟體,這種資料的轉換都是相當可怕與費時的一項工作。當這種轉換可以實作自動化時,程式設計與測試的成本可能還高過手工轉換。于是,當你選擇一個流程型制造業管理的軟體時,重點就要放在考查你現有的産品及配方是否可以納入到軟體商的所提供的體系當中。

  包裝包裝定義單與配方是相似的,用來描其産品如何進行最終裝配。一個包裝定義單要指出包裝物名稱及其要求,如容器、标簽、花邊、束紮等事項。流程型企業的産出品往往是散裝的,但運送到客戶處時卻不是散裝。例如,汽水廠的終産品每批是以數千升來計的,但當你在超市購買汽水時,通常是0.6升罐裝,或1.25升的瓶裝産品。如果你是餐廳采購,或許會是40升的桶裝産品。

  為什麼要提包裝這一概念呢?你是否想過可口可樂公司多久會更改一次配方?或者你是否想過它多久才更改一次包裝以示産品的又一次提升?去預計這些變化可能比預計天氣的變化更加難!如果配方與包裝定義單捆綁在一個軟體子產品(功能單元)中,每更換一次包裝則要求要更換一次配方,同樣,配方更改時也一定要改變包裝。這便會增加維護的工作量,同時也會增加出錯的機會。流程型的生産企業中,配方與包裝定義要分開在不同的功能子產品中進行管理,以減少關聯資料的維護工作。

  在一個生産周期中,可以發出生産訂單來生産散裝的産品,随後發出另外的包裝單,以指明散裝的産品如何進行客戶化包裝,及運輸方式等。這對于保持預制庫存與實作個性标簽非常重要。例如,一個日用品連鎖店銷售以他自已品牌冠名的汽水、肉食等商品,需要貼自己的商标。但這樣的連鎖店并其實并沒有自己的加工廠,他們必需購入。以汽水為例,加工商制造出無特别說明的存貨,無标簽的罐裝或瓶裝存儲于公用倉庫,于是形成了預制存貨(它們已罐裝、密封、高壓烹制,會在幾個月内過期)。

  通過将産品配方與包裝方式分開管理,可以預先下生産單進行生産,當客戶要貨時,再按客戶要求發出一個包裝生産單即可。這種管理方法在流程型的制造業中會帶來極高的效率。

  定價流程制造企業的産品定價時刻處于變化之中。由于産品的特性,定價政策必須不斷變化。像多層定價,數量折扣,地區折扣,擁金等,與其它産品沒有太多差別;但如果産品按月度定價、季度定價、特殊客戶群定價,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是以所選的 ERP系統的定價、報價功能一定要嚴格考查,以明确其是否符合您的一般及特殊定價算法。

如倉庫管理系統(WMS),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管理(ERM),生産排程(APS),維護及管理系統(CMMS),電子資料交換(EDI),供應鍊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采樣頻率(RF),等等。

  背景管理系統如總帳、應收應付等在制管理管理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是決定性地位。它不創造業務,隻是記錄業務。應更加關注的部分是那些産生收入、減少費用的業務管理。背景系統較适合于制造管理、存貨管理、客戶服務等業務中實時管理要求不強的情況下,作為一種替代方案。

繼續閱讀